4月18日,2023上海车展拉开帷幕。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如今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的车展,其成立和举办,都离不开一个车企和一款车型的诞生——成立近40年的合资车企领头羊上汽大众,和刚刚度过40岁生日的桑塔纳参数图片)车型。

桑塔纳:为合作发展描绘新蓝图

细算起来,轿车作为交通工具直到20世纪初才进入中国市场。然而和西欧、美国、乃至东欧等国家不同,轿车并没有直接进入中国普通居民的出行生活,而是率先以公务车的身份入华,大街上的乘用车,或者说私家车少之又少。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20世纪七八十代,中国汽车工业百废待兴,国内消费者对于乘车出行的需求却是越来越强烈。

恰在此时,上海市政府正式将汽车工业列为上海第一支柱产业,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国内造车仍然缺乏明确的技术指导,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合资经营”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方向。上海市政府专门为此成立了“支援上海大众建设小组”和“桑塔纳国产化办公室”,希望借由汽车工业发源地德国方面的先进技术,打开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新通道。

随着上汽与大众合资谈判成功,中国式轿车时代也正式由此迈入新征程。1988年,朱镕基亲自为桑塔纳轿车盖上“上海工业希望”的戳。而这款新车不仅仅承载着上海工业的希望,更为合资发展指明方向。

桑塔纳的推出,不但适应了当时国内市场的出行需求,同时也做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外形饱满美观,空间舒适宽敞,更拥有可靠安全的综合性能。

即使站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国内汽车工业角度回望,桑塔纳车型都是当之无愧的经典明星产品。

上汽大众:人才是国产化未来的支柱

回顾上汽大众成立40年以来的峥嵘岁月不难发现,在艰难困苦的品牌向上赛道中,是无数上海汽车人的奋斗与执著,最终成就了今天屹立在国内车市的上汽大众。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政策研究会专家申东分析,上海人做事较精细,上汽大众项目放在上海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

此外,在上汽大众项目谈判期间,上海汽车拖拉机工业联营公司董事长,也是当时的主政谈判蒋涛回忆称,进入谈判关键阶段后,试装桑塔纳,成为决定谈判走向的关键一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外方为了考验国内工厂的诚信与能力,提出对桑塔纳车型进行试装试验,以充分测试中方的技术引进诚意与能力。蒋涛透露,在当时外汇短缺的情况下,中方仅用一通电话,就解决了组装100辆桑塔纳车型的资金缺口。

效率之快,令一向坚持“效率至上”的德国人也刮目相看。而上海汽车人凭借专业的职业素养和手艺,更实现了桑塔纳车型的一次性组装成功。

这一壮举,瞬间征服了外方谈判人员,也充分展示了上汽大众项目蕴藏的潜力与战略价值。毫不夸张的讲,正是他们共同撑起了上汽大众,乃至整个合资车企的国产化未来。

本土化创新:上海车展之路

时至今日,桑塔纳车型在国内生产数量已经超过200万辆,桑塔纳的问世,为上汽大众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实践经验和经济基础,并带动整个上海零部件企业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汽大众诞生后不久,中国首个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于1985年7月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之所以将举办地选在上海,现在看来,与上汽大众的合资经营密不可分。

正是有了上汽大众不断推进本土化创新策略,才使得由全国105家零部件配套企业、6所高校、7家科研院所等构成的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开启了国内车市全产业链的攻坚战。

选在上海举办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是集齐“天时地利人和”,为当时的上海汽车行业和产业建设搭建了有效的技术交流平台。

对此,时任上海汽拖公司总经理陈祥麟感慨称:“(上海车展)将帮助我们更多更深入,更及时地了解全国及全世界汽车工业的新技术和新成就打开了窗口。”

自此,两年一届的上海车展成为拥抱汽车行业新变化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为促进国内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立下了卓越贡献。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上汽大众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也在岁月长河中一一得到实践的检验与印证。桑塔纳的国产化,不再只是简单的一个轿车合资项目,更证明了中国汽车工业和无数汽车人的顽强与韧性。

历史将永远铭记,而属于上汽大众的未来,也将在下一个40年中,继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