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不住正态分布的蔷色

最近几年关于数学退出主科、退出高考的声音时不时的出现,那些人的理由不外乎,数学平时也用不到,高考卡了很多人等等。

如果你也有过这样的怀疑,或者是上学时讨厌数学,我劝你放下这种情绪。

因为如果缺少了数学思维,你对很多事的看法可能是片面的。比如 ,你做事没有成功,你可能认为自己不够努力,或者是运气不好。但如果你具备数学思维,你可能会认为,不是你不够努力,也不是运气没站在你这边,而是数学规律如此。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心中有数:生活中的数学思维》,作者刘雪峰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是知识星球上广受欢迎的计算机老师,这是刘雪峰的第一本书。作为一本数学类的普及读物,该书入选2022年5月的“中国好书榜”,被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转载推荐,同时上榜2022年豆瓣年度读书榜单。

这是一本关于数学的书,但没有止步于单纯的数学公式,而是深入到公式背后的数学思维,用严谨的数学思维去拆解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让我们可以看清纷杂生活背后的底层逻辑。看了这本书,也许你会发现,成功的事业、幸福的生活其实都是有方法论的,这些方法论还是数学告诉我们的。是不是听上去很神奇呀,那就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有时候我们需要认命,然后努力去改变自己能改变的

这几年原生家庭的话题很多,关注的人多,讨论的人也多,很多人把自己不成功、不幸福、性格不好等等的原因都归罪为自己有个糟糕的原生家庭。之前豆瓣甚至有个“父母皆祸害”的小组,很多人在上面讨论自己的父母如何不堪,而且就他们的描述,那些家长确实不是合格的家长,给孩子带来了很深的伤害。

但对于有些人对父母心生怨恨,就此躺平、啃老,把自己失败的原因推卸到父母身上,让原本还不错的亲子关系蒙上了阴影。

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遇上什么样的父母,自己是无法控制的,可以说,完全是听天由命。

可能出生在富裕的家庭,遇上善解人意成熟理智的父母,也可能出生在穷苦人家,遇上简单粗暴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父母,你看,这根本无法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即便你出生在一个糟糕的家庭,遍体鳞伤的长大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人生就是灰暗的,你完全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人生。

在《心中有数》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三种世界观,分别是“宿命论”、“事在人为”和“概率的世界观”

现在,我们用这三种世界观去理解原生家庭,特别是糟糕的原生家庭。

“事在人为”的观念认为:虽然人生很无奈,但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用这种观念来理解原生家庭,就是,我的父母脾气暴躁,擅长打击我,我一定要改变他们,让他们理解我,支持我。这种想法虽好,但过于理想化了,改变自己都已经很不容易了,要让父母改变他们几十年的老习惯就更难了,这不是你发挥多少主观能性就能实现的。所以,这种观念是不可取的。

"宿命论”的观念则认为:我有一个糟糕的家庭和父母,他们对我的伤害导致了我自卑懦弱,我又不能回到过去重走童年,所以我无法改变自己,我什么都做不了,我只有认命,破罐子破摔了。这种观点太过悲观,完全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概率的世界观”则认为:第一,我们无法在事前保证很多事情的最终结果,这一点与“事在人为”完全不同。第二,虽然不能保证结果,但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结果的概率,这是跟“宿命论”最大的区别。

面对糟糕的原生家庭,概率的世界观所持的人生态度就是:平静的接受现实,接受原生家庭童年经历对我们的伤害和塑造,但不要认命,要努力的去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

2.改变对命运的看法,完全可以改变命运的方向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我也想接受现实,可是他们确实给我造成了伤害,我没办法过好自己的生活。那你先来听我讲一个故事,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故事。

有兄弟俩,他们的父亲脾气暴躁,对他们非打即骂,母亲护着他们的时候,连母亲一起家暴,后来父亲直接离家出走杳无音讯了。

兄弟俩长大后,哥哥跟父亲一样,也是酗酒家暴,而弟弟则非常自律,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当有人问起兄弟俩他们是如何变成现在的样子。

哥哥说,我能怎么样呢,我有一个那样的父亲。弟弟呢,也是同样的回答。但同样的话,背后的意思却截然不同。

哥哥的意思,我有一个糟糕的父亲,我只能成为一个跟他一样的人。弟弟的意思是,我有一个糟糕的童年,我一定不让我的孩子经历同样的事情,我要做一个好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心中有数:生活中的数学思维》中,作者提到了一个数学思维:条件独立。条件独立简单的说,就是两件事看似相关,但其实是关于另外一个事件条件独立的。作者举了情绪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该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引发C的直接原因是对事件A的信念B,也就是说,A引起了B,B引起了C,从数学上来说,A和C是关于B条件独立的。

让我们再回到上面兄弟俩的故事。激发事件A是一样的,同样的糟糕的原生家庭。信念B是不同的,哥哥认为无法改变,弟弟认为是可以改变的,这就导致了他们的人生态度C的不同。也就是说,两个人的人生跟他们的家庭之间是独立的,是不相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可以换一种信念去看待自己糟糕的原生家庭。

比如,父母也是自己原生家庭的受害者,他们并没有从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学到如何跟孩子相处。

再比如,小时候父母对我要求严格,非打即骂,磨练了我应对挫折的韧性,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最为重要的是,你要告诉自己,以前小,不得不受父母的影响,现在我长大成人了,我有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童年的遭遇只是童年的,并不能定义我的未来,我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疗愈自己,给我的孩子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

换一种信念,可能就换一种人生。有一个糟糕的童年,不代表就一定有一个糟糕的人生。关键在于你用什么样的信念去生活。

一本关于数学思维的书,让我们读出了解决不幸福人生的方法。这也是刘雪峰教授写《心中有数:生活中的数学思维》这本书的初衷,用数学公式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老祖宗说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看上去高深莫测的数学,跟鸡毛蒜皮的日常生活,背后有相同的底层逻辑和智慧。拥有这些逻辑和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看清这个世界,让我们以科学的方法去做决策,去行动,去打开新世界的窗户。

就像这本书说的,我无法保证这本书能让你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可以保证的是,如果你看了这本书,即便是只有几句话、几个字让你印象深刻深入思考,那么大概率,你的人生会发生微不足道的变化,或者是改头换面让人刮目相看的转折。

结果谁也无法预料,但起码先把这本书读一读,读了就有另一种可能,你说是不?

作者:记不住正态分布的蔷色,爱读书爱学习的全职妈妈,经常又佛又丧,偶尔积极上进的心理咨询师,世界和我爱着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联系处理。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