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 《解放日报》

近日,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北京十一学校联盟学校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希贵在北京教育学院作了有关家校共育的主题演讲。摘登如下。

帮助家长进行自我诊断

通常,老师会组织家长一起参加一些学校活动,这是家校共育的好机会。大部分中小学都会组织三个仪式——小学四年级的10岁成长礼、初二14岁的青春礼和高三18岁的成人礼。

青春礼是最难设计的。因为14岁的孩子不像小学生那样完全听你的,他们有自己的主意,但又没有像高中生那么成熟。我们设计了两张问卷,让孩子和家长一起自我诊断。第一张问卷是关于家长对孩子的判断和孩子的自我判断。比如,问孩子“你是不是开始看不上父母了”,问父母“你感觉孩子是不是开始看不上你了”,选项分为“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如果13个题目中“基本符合”的达到一半以上,说明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

第二张问卷是关于家长经常说的一些话,也是由家长和孩子分别填写。我们列举了家长经常说的一些话,分为“经常说”“偶尔说”或者“一般不说”。通过这种方式,让家长对家庭教育进行自我诊断和反思。通过整理和统计数据,我们发现,明明孩子犯的是个小错误,但家长的反应往往过激。我们还发现,对孩子的表现作出过度反应的,爸爸多于妈妈。很多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一见到孩子就想训话。而且,爸爸很容易看到孩子的缺点,而不能看到孩子的全面表现,因为爸爸常在家庭教育中缺席。

问卷反馈的这些信息,是我们要向家长指出的,我们希望引导亲子关系慢慢走向相互理解。

让家长孩子都满意的家长会

家校活动的设计原则是必须共赢。就拿开家长会来说。学校组织的家长会,经常表扬好的学生,批评不好的学生,甚至还会把分数排名列出来给家长看。孩子很痛苦,家长也很痛苦。在北京十一学校联盟学校中,我们全部采用一对一沟通的形式。一个家庭的三口甚至五口人,一起来到学校和老师沟通。家长特别感动,孩子也很开心。

以往的家长会,老师为了提振家长的信心,会让一些家长分享育儿经验。但如果设计不好,效果会适得其反。比如,家长介绍育儿经验挺高兴,但孩子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孩子在同伴中会被取笑:哎呀,你妈妈来了,说你怎么怎么样。家长介绍育儿经验,我们一般不放在本年级,而是到低一个年级去介绍。这样,可以避免涉及孩子的隐私。而且,因为高一个年级,家长作为过来人,他的经验对后来者特别有启发和针对性。

家校关系是三方关系

家校关系不是只有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而是三方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一方其实是孩子。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很多孩子之所以能够学好一门学科,就是因为他喜欢这个老师。所以,师生关系一定是最重要的关系。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上显得力不从心。

我提供一些家长专用的“工具箱”,工具箱里一定需要这样一个工具——“三明治法则”。它指的是,任何时候,如果你想指出别人的问题,首先要表扬一番,然后把你想说的问题包在中间,最后再提一个期望。这是一个简单的教育法则,当家长开始教育孩子时,最好从表扬开始。

还有一个工具叫“三句话公式”。第一句是“你说呢”。当孩子有什么事弄不清楚请教你时,你不要马上告诉他方法,而是先问一句“你说呢”。第二句话是“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你不要轻易表态,而是问他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启发、引导他,但你不能直接给他答案,让孩子自己全心全意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三句话是“太棒了”。你要明确告诉他为什么表扬他,比如,“这件事让你感到很愤怒,但是你很好地管理了自己的情绪,你太棒了”。这样一来,孩子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微信号:shi_read

打捞尘封历史 解读中国现实

分享真知 开阔眼界

声明

为了支持微信方打击抄袭行动。一些文章基于未能及时联系到原创者,士读君深感抱歉,决定删除历史上未获得授权的文章(欢迎原创者在删除前认领稿酬),而每篇新发文章会保留一段时间(如觉侵权,士读君会第一时间内删除)。此外士读君欢迎原创投稿,带上您希望获得微信支付的二维码,而一旦刊用,士读号本身会按现行版权规定支付稿酬。

投稿邮箱:bkwz@vip.126.com

且思且读

报刊文摘

智能读报版,电子报可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