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银杏叶黄了又掉了,面对寒冷,她选择了蛰伏,等待下一个春天。风,少了温柔,多了料峭;雨,少了缠绵,多了凛冽。四时更替,万物代序,这是自然的规律。党员干部也要适应环境,积蓄力量,在春回大地之时,展示全新的姿态。

“冬眠”是积极适应环境。为了熬过漫漫寒冬,积极适应环境,很多动物降低呼吸、心跳,几乎不摄入食物,进入“冬眠模式”,待到万物复苏便再次醒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任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的时代,新的思想、新的任务、新的征程,党员干部必须要适应新时代,投身新时代。动物为应对严寒、食物匮乏会选择冬眠,党员干部为适应新时代、投身新时代也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行动。“冬眠”是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党员干部在新时代也不能还是“老一套”。

“冬眠”是准确认知自我。不是所有的动物都会冬眠,正如不是所有的鸟类都需要追逐太阳的温暖迁徙越冬。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着一句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核心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员干部工作内容、形式、任务等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变化里,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准确定位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水平、长处、短处等,通过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在新时代有新作为。

“冬眠”是伏久者必飞高。冬眠也叫“冬蛰”。蛰,藏也。冬天把自己藏起来,待到万物复苏时再显露出来,开始新的生活。“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梅花之所以暗香扑鼻,是经历了四季的历练;大鹏之所以能同风起,是因为积累了扶摇直上的力量。党员干部,也要学会蛰伏。基层是个大舞台。党员干部要扎根基层,在基层锤炼群众工作能力,始终怀揣一颗热心、真心、诚心和恒心,扎根基层,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民之所需、民之所想、民之所困作为谋事之基,从群众最希望做的事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改起,在基层增加营养,汲取伏久飞高的力量。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不经意间,风已经很冷了。但笔者相信,“冬眠”过后,必是莺飞草长,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