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说,女性政客不会说话,那就更像是一种性别偏见了。

——遇言姐

和朋友聚会,因为遇言姐既是公开的Women's Empowerment(赋权女性)的支持者,又是演讲和沟通课程的老师,所以话题就到了:

你看看最近某国女外长说错了多少话?

这世界,女性领袖是不是太多了?

根据联合国妇女署的数据,截至2023年1月1日,有31个国家34名女性担任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只有13个国家的女性担任领导政策领域内阁部长职位的50%或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现在的发展速度,还需要130年,最高权力的女性平等才能实现

其实,遇言姐个人觉得,这个数字已经很高了。

要知道不到10年前,全世界的女性领袖的比例还不到10%

而且那时候,还主要是贝隆夫人、朴槿惠这样的代表,南美和东南亚政治人物的遗孀或者女儿。

先看看现在比较出名的女性政治家吧?

芬兰总理桑娜·马林(Sanna Mari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芬兰总理桑娜·马林(Sanna Marin)是社交网络的名人,她在Twitter上的一条跳舞视频都有几百万人观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马林和她的女性内阁成员

马林说:“我为芬兰感到骄傲。在这里,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可以接受教育并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马林为时尚杂志《Trendi》拍摄2020年10月份封面时,身穿一件黑色西装外套“真空”上阵,深V的领口露出“事业线”,引发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这张就是引发争论的照片,其实遇言姐想说:你怎么不看看马克龙

最新的消息是,她将不再担任芬兰总理一职。

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特·弗雷泽里克森今年45岁,是丹麦史上就任时最年轻的首相,也是继赫勒·托宁-施密特后第二位女首相。

2022年10月,梅特辞职,触发提前大选,但她最后继续担任联合政府首相(丹麦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只是国家名义元首,首相才是真正的一把手)。

她曾经和众所周知的川普大帝硬刚过。

2009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川普在计划访问丹麦前夕表示有意向购买格陵兰,梅特指出川普的建议“荒诞”,最终拒绝与川普谈论格陵兰潜在的交易。

结果,被川普批评为“无礼”,继而取消访问。

冰岛总理卡特琳·雅各布斯多蒂尔(Katrin Jakobsdotti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特琳·雅各布斯多蒂尔2007年起任议员,先后任多个委员会的委员,曾在2009年至2013年间出任教育科学和文化部长。

她在公众面前的表现一向比较淡定。

2021年11月20日,卡特琳接受电视采访时发生地震,受到惊吓,大叫“天啊,地震”,随后恢复平静,笑着说,“这就是冰岛”,然后接着回答采访问题。

爱沙尼亚总理卡娅·卡拉斯(Kaja Kalla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娅·卡拉斯(Kaja Kallas)就任爱沙尼亚总理,成为爱沙尼亚首位女总理。

当时爱沙尼亚总统还是克尔斯季·卡柳莱德(Kersti Kaljulaid),爱沙尼亚也成为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女总统和女总理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爱沙尼亚前总统克尔斯季·卡柳莱德(Kersti Kaljulaid)

立陶宛总理因格丽达·希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

因格丽达·希莫尼特是知识女性参政的代表,长期在立陶宛财政部和维尔纽斯大学任职,2009年出任财政部长。

2019年5月,因格丽达参加立陶宛总统选举,以败选而告终。

她至今未婚,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主张立陶宛向欧盟、北约靠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摩尔多瓦总统:马娅·桑杜(Maia Sandu)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0年,马娅·桑杜获得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马娅曾于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任教育部长,2016年参选总统,但以些微得票差距落选。

2019年大选后马娅当选总理并成功筹组联合政府。

马娅至今未婚,在她竞选总统期间,外界曾质疑马娅的性取向,都遭到她的否认。

希腊总统卡特里娜·萨克拉罗普卢(Katerina Sakellaropoulou)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特里娜·萨克拉罗普卢2020年1月当选希腊总统,成为希腊首位女性国家元首。

她在希腊最高行政法院工作近40年,2018年10月被推选为最高行政法院主席,获总统提名后辞去最高行政法院主席职务。

塞尔维亚总理安娜·布纳比奇(Ana Brnabi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娜·布纳比奇是一位公开的同性恋者,她于2017年上任时曾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力挺安娜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曾说“布尔纳比奇拥有胜任总理一职的职业素养和人格品质”。

2019年,安娜的同性伴侣米丽卡·杜尔季奇(Milica Djurdjic)通过人工受孕的方式产下一名男婴,安娜也成为全世界首位与同性伴侣育儿的在职国家领导人。

波黑轮值主席热莉卡·茨维亚诺维奇(Zeljka Cvijanovi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波黑的国家元首有三人,称作波黑主席团,由来自波什尼亚克族、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的各1名成员组成,任期为4年。

主席团主席为轮值制,由三族代表每8个月轮换一次,现任主席团主席为热莉卡·茨维亚诺维奇。

意大利总理乔治娅·梅洛尼(Giorgia Melon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意大利极右翼政党意大利兄弟会领导的领导人乔治娅·梅洛尼2022年10月底出任意大利总理。

她是意大利历史上的第一个女总理,同时,她领导的意大利政府也会是二战以来最右翼的政府。

如果小伙伴不能理解什么是最右翼,可以自行查一下墨索里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兄弟会前身就是墨索里尼的追随者创立的。

乔治娅·梅洛尼年轻的时候,没有读过什么书,兼职做过保姆、夜店里的服务员,还练过摊儿。

总之,她和欧洲大部分高学历、高就职经历的女性领导人很不同。

美国副总统兼参议院院长: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

除了欧洲一系列女性国家元首,在北美洲还有一些段位比较高的女性国家领导人。

比如美国副总统兼参议院议长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她还有一个很好听的中文名字:贺锦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2022年底数据,贺锦丽的支持率只有28%,被称为“最不受欢迎“的副总统。

加拿大副总理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拿大首位女副总理方慧兰,曾经是专栏作家、财经记者的她也是加拿大第一位财政部长。

其实遇言姐无法理解的是没有财务管理经验的她是如何与财政部长建立联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加拿大副总理,她在4月11日召开记者会时,被一名男子当场质问“是不是战争贩子”。

该男子是加拿大作家伊夫·恩格拉(Yves Engler)。

4月12日,他在社交平台推特上发文称,曾打断副总理的记者会,批判其支持对乌克兰的军援以对抗俄罗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副总理是女性之外,小土豆的内阁中有超过半数的女性部长。

下面是13个女性部长超过半数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性领袖会不会说话

被问到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因为女性领袖对外频说“错话”。

比如——

有人向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普京继续担任俄罗斯总统,乌克兰是否有机会实现长期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贝尔伯克说了一句“如果普京不做出360度转变,就不会”。

大家都知道,360度转变是原地不动。

还有,之前贝尔伯克公开讲话的时候说到“俄罗斯”,提到了“几十万公里之外的国家”,而地球子午线和赤道长度也就4万公里左右。

让舆论觉得她的基础知识是不是没有学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最短命的首相特拉斯,在担任英国外交大臣的时候,也曾经拒绝承认俄对沃罗涅日州和罗斯托夫州的主权。

英国驻俄罗斯大使不得不尴尬地提醒特拉斯,这个州自古就是俄罗斯的领土。

搞得现场气氛十分尴尬。

这就让人觉得:这个外交大使的外交历史功课不够充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性部长因为经验不足而辞职的,还包括前德国国防部长Christine Lambrecht。

2023年1月16日,她因为一些公开的发言失误,而宣布辞职。

尽管如此,遇言姐还是非常相信——

女性担任国家元首、政府高官,虽然经验不足,但这个时代总是需要更多的尝试,来鼓舞更多的女性参与到这些职务中来。

至于说,女性政客不会说话,那就更像是一种性别偏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川普大帝在任和卸任后的各种疯狂言语,导致他在各个社交平台被删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登成为继任之后,发言也常常失误。

比如他上个月对美国希腊东正教大主教管区神父亚历山大·卡卢索斯说:“神父,我说的话会毁了你的名声。”

美国《纽约邮报》称,这明显是一次“弗洛伊德式错误”。

他还在加拿大众议院发表演讲时称自己“为中国鼓掌”,随后他又改口称搞错了,自己是要“为加拿大鼓掌”。

而女性领导人的自我修养也在渐渐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作为财经记者的方慧兰曾经参加过TEDTalks演讲,她的演讲目前已经播放超过2百万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许许多多充满智慧与力量的女性,不胜枚举。

虽然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与制约,并未彻底消除,但一个事实是——

女性力量,在这个时代,越来越被看到。

或许应该承认,我们生逢其时。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