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组织纵容包庇、冠军光环加持、父母不懂教育、粉丝宠着惯着,最终塑造了一个扭曲空洞、自我毁灭的张继科。

——遇言姐

张继科刷新了塌房下限。

这场爆料中,除了受害人景小姐之外,没有一个好人。

一个是赌博、骗钱,把女友私密文件“抵押”给债主的张继科;

一个是借高利贷给赌徒,拿着私密文件去勒索景小姐的敲诈犯。

还有这个爆料的首席记者,乍看以为他是路见不平一声吼,其实人家是替敲诈犯鸣冤来的。

景女士当年没有把这件事说出来,就是不希望自己的隐私成为谈资。

而这位记者呢?一再揭景女士的伤疤,再惺惺作态地道个歉。

受害的女士有苦难言,反倒是高利贷的大耳窿+敲诈犯“S先生”的大名被保护得那叫一个严实。

这场貌似正义的爆料,背后的真正动机存疑。

再来说说张继科。

网传张继科年收入60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年入千万的人要去赌,瘾大到一而再地把钱输光,把自己的名誉前途全赔上,也是匪夷所思,这是图个啥呢?

这种病态的心理又是如何养成的?

2004年,年仅16岁的张继科就被爆出涉赌,之后又几次三番有类似消息流出,连德国媒体都抓到过张继科下了赛场进赌场。

然而,在“奥运冠军”、“大满贯”、“为国争光”这些宏大叙事下,运动员被罩上了巨大的道德光环,一些“小毛病”被选择性地淡化掉了。

直到这一次的恶性事件曝光后,大家才发觉,张继科的德行一直都是有问题的。

只不过这些点点滴滴流出的线索,一直以来被世界冠军的滤镜覆盖了,以致于他可以有恃无恐地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继科几次涉赌均被轻拿轻放,有评论员指责国乒不该捂盖子。

事实上,国乒一直有捂盖子的传统。

2006年,孔令辉酒后驾驶无牌保时捷跑车发生车祸,被送到交警大队后拒不合作大吵大闹,时任主教练的刘国梁说了一段婉妙的话——

“交通事故是很难说的事情”,“处罚要考虑其位置和身份”。

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的蔡振华也表示——

“对孔令辉的处罚以帮助教育为主”,“不会影响孔令辉的前途”。

最终,孔令辉因为要参加超级联赛被提前解禁,写了封道歉信了事。

5年后的2011年,孔令辉因不肯出示证件,跟大厦保安发生肢体冲突,又是刘国梁半夜去派出所捞的人。

孔令辉的负面新闻一直持续到2017年,一家新加坡的赌场起诉孔令辉欠债不还。

赌场表示,孔令辉曾向赌场借贷100万新币,尚欠45.5万新币未还。

这件事十分蹊跷,据孔令辉自己说,自己只是帮亲友取筹码,但是,什么样的亲友会拿着100万新币去豪赌,孔令辉又为何会借100万新币供他人赌博,这些疑团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涉赌事件最终还是无法兜底,孔令辉失去了女子队主教练职务,从此罕见于媒体。

张继科比孔令辉小了13岁,他走过路比前辈更为彪悍。

除了队里优待,为国争光的护身符罩着,张继科还有粉丝们宠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张继科的家庭环境也比较特殊。

张继科的父亲是乒乓球教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继科5岁时,父亲开始训练他打球,每天要打完15脸盆球,结束了还要跟着他爸的自行车从训练馆跑回家。

训练孩子的体能倒也算不上虐待,很多运动员都有个虎爸或是虎妈,但问题是,张继科的父亲像孙杨的母亲一样,缺乏从“道”的层面教育孩子的能力

张继科从小从父亲那里听得最多的是:“要拿冠军。”

但是,为了什么要拿冠军,拿到冠军之后如何,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满足,张继科是不明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继科的父亲对于夺冠的执拗包括:要求儿子每餐吃虾,因为虾米是弓着身子的,多吃虾就能打出弧圈球。

这种古怪的要求导致张继科小时候很害怕吃饭。

在采访中,张继科的父亲表示,儿媳身高要在168以上,要么是医生,要么是老师,因为做医生的方便照顾孩子,做老师的方便教育孩子。

诚然,你们老张家有择媳喜好的自由,但是这种公开发言是很令人不适的,说话的人给人的感觉也是没有什么水平。

上一次听到类似的话是在刘翔母亲那里。

刘母说:“找儿媳不要做记者的,因为记者生活没规律,肠胃不好。医生好一点儿,但是妇科医生不太好,外科医生不太好,内科医生也不行。”最后想了想说:“要不还是幼儿园老师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继科14岁进国家队,没有接受完整的学校教育,这就导致张继科的性格空洞化

一方面,他从父亲那里接受了“必须赢”的信念,另一方面,对于更深层次的体育精神和人生满足,张继科严重空缺。

这就导致了他在退役后失去了目标,只能从撩妹和赌博中寻找精神刺激。

张继科曾说,赢了比赛就像打了强心针,像被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当一个人对大量释放多巴胺形成了上瘾性依赖,离开赛场后突然失去了多巴胺来源,自己又没有形成健全的三观和人格,会发生什么呢?

2016年退役后,张继科的古怪行为变本加厉。

在综艺上,张继科表现得懒懒洋洋,吊儿郎当,似乎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今天曝光的劣迹看来,他通过交往女明星来填补虚荣心,把私密文件拿去与他人分享炫耀,明明不缺钱却深陷赌博不可自拔。

一个内心荒芜空洞的人,在失去了“赢”这个目标后,茫然混沌,只能从涉猎和赌博中获得兴奋反应。

另一个沉迷赌博的知名体育明星是乔丹

在乔丹的全盛时期几乎是万事可赌,连一两美元的下注他都不会放过,在NBA大赛前还能连赌36个小时。

对于那段时期,乔丹回忆说——

作为一名运动员,我有很强的好胜心,喜欢挑战和竞争,但却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最初我和朋友们凑在一起赌,从赌几把开始,之后我便通过赌博来充实自己。

乔丹说,自己喜欢处于神经崩溃和紧张状态中的快感,而赌博就像在悬崖之上计算自己的选择。

他还说自己不喜欢下小注,而是更喜欢将赌注加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类似的话张继科也说过。

他说打球是算计对手,一旦算计成功了自己就会很舒畅。

这种心理跟赌徒乔丹是不是很像呢?

写到这里,遇言姐搜索了一下乔丹的近况。

据说他年纪大了后稍稍能控制自己,戒是戒不掉了,但是可以做到连续几个星期不沾赌。

更重要的是,人家乔丹至少没有把女友卖了啊。

而张继科这个,等不到戒赌的那天他的人生就已经game over了。

有意思的是,他对自己的人生好像也不怎么在意,甚至不明白自己的行为意味着什么,否则也不会这些年来到处借钱去赌,在圈中臭名昭著。

就在涉赌事件曝光时,张继科还在直播带货,很难说他到底是心大,还是混混沌沌,根本就没有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张继科自里约奥运会载誉归来,凭着劲爆的球风、萌萌的帅脸,让无数迷妹为之打call,成功出圈到娱乐界。

那时候,张继科给自己的评价是,在别人心中的印象分是99

如今,一把好牌打成了渣,怪谁呢?

组织纵容包庇、冠军光环加持、父母不懂教育、粉丝宠着惯着,最终塑造了一个扭曲空洞、自我毁灭的张继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有教育学家说过:教育孩子要鼓励过程中的进步,而不是仅仅追求结果。

但是,我们很多父母的误区就是,以成绩为目标,只要成绩好,其它都可以忽略。

我想,“我要赢“的教育方向,应该被找寻“赢”的自我意义取代。

找到自己的热爱,找到人生不赢也可以自洽的幸福感。

然而,从成名之后到现在,命运给了张继科20年的时间,都没有教会他如何成就自我。

最终还是要怪自己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