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嵩县。一老人的卡被冻结,原因是他在某行贷了150000元没还。不久,该行还起诉了老人把他拘留了15天,随后老人的困难户补贴也被冻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某是该老人的侄子,老人的补贴,每次都是他去领,现在丁某发现伯父的钱取不出来,就着急的赶到某行去问明白原因。

柜员告诉丁某,他伯父借的15万元款没还,所以就冻结了他的卡。

丁某表示,自己的伯父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与人正常交流,更没有工作能力,不可能办这事。

该行根本不听他的解释,他们告诉丁某,老人当时是签了字的,该行放这笔款没有任何问题。至于说智力的问题,让他出具精神鉴定证明,否则必须要还这15万元。

随后该行起诉了老人,老人被拘留15天,之后该行还冻结了老人的困难户补贴。

丁某不能接受这件事情,就又去找该行说理,伯父就靠吃补贴维持生活,现在被停了,让他怎么生活下去。

他要求该行把老人办的手续拿出来看看是怎么借的款,该行拒绝提供,为此,丁某跑了好多趟都没用。

丁某拿着老人的卡查看账户流水,发现这笔钱一放款时,立马就被取走100000元,紧接着很快又被取了20000元,卡上只留了30000元。

他觉得这件事太奇怪了,不弄明白这笔钱的去向,伯父以后可怎么办,于是他举报了此事。

没想到,在他等待受理的时候,突然有个姓崔的人告诉他,愿意偿还这笔钱,并要求他不要再追究此事,可以协商解决。

这位突然出现的崔某,使这件事有了新进展,丁某据此也了解到了一些新情况。

原来,这个人以带着伯父去玩为由,将他带到城里,给了他300元,并带他去该行签字,伯父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看来这人利用伯父是一个智力不全的人,又有补贴,就想到了这种办法去借钱。现在见事情闹大就想息事宁人,找丁某商量解决此事。

就在丁某信以为真时,却怎么都找不到崔某了。

丁某想不通的是这样一个老人,话都说不通,连1到10都数不清楚,又没文化,怎么去办的手续,一个吃补贴的人肯定没有还款能力,又是怎么被审核通过的。

目前,丁谋再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继续等待受理通知。

对这件事,从法律方面来说怎么看待呢?

老人表面看是被崔某带到城里去玩,实际上是给三百元哄骗他,让他在不知干啥的情况下签字,其目的很明确,就是去签字的,所以他的行为就是直接故意的。

他故意骗老人去签字办理,其目的是为了自己拿到这笔钱,这是一种非法占有的行为,此行为属于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崔某不仅哄骗老人签字,而且在放款后,他就分两次转走十二万元,诈骗数额巨大,达到了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应当认定数额巨大。

崔某的诈骗罪如果被定性,应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罚款。同时老人被崔某带去签字办的手续,属于无效协议。

老人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他的侄子说,有时连自己都不认识,对于崔某给他钱也不知道咋回事,这些状况来看他就是一个行为能力低下的人。

民法典第二十一条说,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位老人就是一个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还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此条也就说明老人与该行签的协议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该行也无权追究老人的还款责任,更无权冻结老人的补贴。

另外,该行在处理业务时,审核存在问题。

民法典规定,申请贷款的办理条件是要有固定收入,要看工资明细,有偿还的能力。

不知该行对老人的收入及还款能力有没有真正考察过,竟然对老人这种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放贷。

对于此事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