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看似喜悦,其实幽怨的喇叭声中,香香身穿廉价的红嫁衣,披着红盖头麻布,手上拎着一个红色的包袱,没有彩礼,没有聘礼,形同木偶被牵着往前走,就像是赴刑场一样。
三个人的婚礼,就是香香的后半生。
这一幕刻画出了80年代女人的悲哀,同时也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封建社会真的迫害女人。如果换成如今这个年代,香香大可以一个人去城市,就算孤独终老,也不用嫁给这样一个个男人。
女人,还是不要太恋爱脑,在婚姻大事面前还是要听从父母的话。
当时,香香的母亲就阻止过女儿,最后还是无果。
香香,原本是黄花大闺女,如果没有遇到男朋友喜喜,她或许可以本本分分嫁给一个普通人,过着普通的日子。
如今,她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被迫下嫁给一个一无所有且无知的残疾人。她的后半生恐怕要在无尽的痛苦中度过了。
掀开红盖头那一刻,还以为香香会流泪。没想到她并没有哭。
张爱玲说过:人真正到了伤心处,是哭不出来的。
香香早已经哀莫大于心死了。既然爱情没有了,她也就心死了。一步一个脚印被牵着走向另一个世界,她已经麻木了。
香香的眼神中其实是带着怨恨的。这里的怨恨有2层意思,第一,她责怪自己不懂事,更怪男朋友没有担当和责任心。
在那个封闭的山村中,一旦和男人恋爱后,就意味着没人敢娶,更要被打折出售了。
第二,她是有些怨恨巧珍的。要不是巧珍助攻,用拖拉机把他们送出去,他们也许还不会走到私奔这一步。
她的命运被改写了,人生从此和“悲剧”划上了等号。
所以,她望向巧珍的眼神略带着一丝的哀怨和苍白。
香香这一段镜头真的绝了,还以为是励志美好爱情,没想到被现实摔了一身泥。
香香心有怨恨也是可以理解的。巧珍是好心办了坏事,她只考虑到了眼前,没有考虑到长远的生活。
她更加没有想到没有文化的香香和喜喜两个人会在城市无法站住脚跟,沦落街头。巧珍把爱情想过于美好了。
从香香的身上,是可以映射出巧珍和高加林的未来的。一旦,巧珍和高加林将来无法结婚,那么她就是第二个香香了。
她就无法选择自己的婚姻了,可能就没人敢娶她了。
好在,她还有一个追求者马栓一直在原地等她。可是,又有几个男人会像马栓那样执着呢?
香香的每一次出现,都是在提醒巧珍。只可惜,巧珍也是恋爱脑。
从香香身上,得知了“盲流”两个字。懂得了这两个字的含义,也就明白了高加林的内心的担忧。
香香和男朋友私奔后不久,她就被定义为“盲流”,被当地公安给遣送回了农村老家。
何谓“盲流”,简单的意思就是盲目的流动,特指为逃荒、谋生,从农村常住地迁徙到城市,无稳定职业和常住居所的人。
这也侧面说明了高加林的现实状况。即便他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就算可以去大城市打工,也不是他想离开就可以离开的。没有介绍信,他纵然再有才华也无法施展,只能老老实实当个农民,在城市是寸步难行,更有可能会被抓。
不是高加林(陈晓饰演)不愿意离开高家村,而是他无法离开。
高加林内心是高傲的,他是一个接受教育,满腔抱负的年轻人,他是有着自己的骄傲和自尊。在张克楠的供销社,他说的三句话,成为了高加林内心的一根刺,深深的刺痛了他。
爱情,其实就是高加林的拖累。他们不顾世俗的目光,高调的恋爱,其实都埋下了很多的隐患。
他和巧珍注定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他们精神世界无法匹配。他之所以选择接受巧珍,并不是爱巧珍,更是无奈之下的一种短暂的心里慰藉,更是一种在农村种地的认命而已。
巧珍的确能够给予暂时失意的他一丝的温暖。
可是,日子一长,他们的问题也就显现出来了。
异地分居的恋情,终究会输给时间。
做人还是要谦卑本分,不要好高骛远,过于张扬和高调。
有些人注定只能同苦不能共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