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不住正态分布的蔷色

希望你看,是因为这本书写的非常好,书中以一位女性接受心理咨询为主线,呈现了一系列跟创伤有关的症状和背后的原因,以及这些症状是如何被缓解和消除的。

本书作者余灏,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临床工作十四年,擅长用细腻的文字描写心理。她的专业和细腻都体现在这本书中,但正因为如此,看这本书要慎重。

作为普通的读者,我们很容易代入到受了创伤的来访者身上,本书的来访者身上的创伤太多了,如失眠噩梦、创伤代际传承、强迫性重复、施受虐、解离等等,与她共鸣,为她伤感,为她愤怒,为她揪心。但这种代入搞不好了很危险的,我们可能在他人的创伤中受伤,或者是激发自己的创伤。

这也是我不希望你读的原因。每个人都会受伤,有些伤可能很重,如果不去触碰,没有觉察的话,生活还可以平淡的进行着。

一旦我们触碰了,觉察了,但没有能力去疗愈,创伤可能就会变成了我们的一个心魔,直接让我们本就不易平衡的心理和生活直接失衡,造成二次伤害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这几年原生家庭的话题很多,豆瓣有个小组甚至叫“父母皆祸害”,有的人本来并不觉得自己的父母不够好,但看了相关的文章突然觉得,原来父母当年曾伤害过自己。于是把一切错误、失败都归结为父母的错,导致亲子关系很糟糕。这就是把伤口打开了,但并没有疗愈的能力,导致生活失衡了。

这本书在内容上的专业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我刚开始看的时候,非常的难受,甚至觉得胃里面都堵得慌,有点共情过度了。所以,我的建议,在你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不要看这本书,或者是找一个能接住的人来陪你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从这本书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

1.遍体鳞伤长大的孩子,最终把自己陷入到了施受虐的深渊中

本书中的来访者,承受着来自父亲和母亲各自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这种代际传承的创伤影响了她生活的方方面面。

来访的母亲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成了一个孤儿,结婚后夫妻关系不和,两个人在一起总是吵架。母亲有时候对来访很好,但更多的时候,会控制不住疯狂的殴打来访。吓唬来访因为来访是女孩子,父亲可能会不要她。警告女儿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去荒凉偏僻的地方。长大后的来访想起童年,脑海里出现的事,她与母亲在一个与世隔绝的黑暗角落里,在一个被时间遗忘的空间里,没有山林河流,没有日月星辰,没有人与动物,只有他们俩,坐在永恒般的黑暗中,永恒地相互依伴。但在咨询师问到,如果时光重来,你还愿意跟母亲这样子在一起吗?来访坚定的回答,肯定是愿意的。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访的爷爷身份特殊,在特殊年代去世,这让来访父亲的人生整个来了个急转弯。来访的父亲重男轻女,长期忽视来访。父女两个人多年没有联系。后来父亲意外身亡,在办理父亲的葬礼期间,来访才开始真正的了解父亲,也回想起了父女之间曾有过的温情时刻。

来访的奶奶出生在大富人家,是一名教师。对外人温柔体贴,却非常重男轻女,偏爱小儿子,不待见大儿子也就是来访的父亲。父亲结婚后,因为婆媳矛盾,奶奶很快就让他们搬了出去,也很少跟父母说话。在不得不照顾来访的期间,天天给来访吃发霉的食物。晚年的奶奶得了老年痴呆症,却能清楚的记得来访的事情,她的大名、小名、住在哪个城市、啥时候结婚了等等。来访开始理解奶奶寡居四十多年辛苦坎坷的一生,虽然她很难去爱那些伤害过她的亲人,但也不能去恨他们。

由这些人组成的家庭氛围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来访惶惶如丧家之犬,那些创伤经过她,穿透她,把她拖入到了爱与虐的深渊,似乎只有在这样的深渊中,她的人生才能继续。

在生活上,来访失眠,睡觉的时候,总觉得有个看不清面目的“鬼”在自己房间里,平时也不大跟人说话,没办法融入到热闹中。在书中,来访说了三次,热闹是他人们的,我却什么也没有。她就像是一个旁观者,是别人生活的旁观者,也是自己生活的旁观者。但同时来访也有严重的分离障碍。所谓缺爱的人,总会以某种方式拼命的去抓住那些给了她哪怕一点点依恋的人。

这样的来访,不是任何咨询师都能够承受得了,因为她把自己极限人生中的创伤,一股脑儿的复制到了跟咨询师的咨访关系中。

在跟谭先生工作期间,来访通过各种胡搅蛮缠的方式来打破咨询设置,像是一个任性的小女孩,来访单方面决定结束咨询关系,却认为是谭先生把她扔掉了。其实是谭先生承受不了她,因为她的创伤太深了,太惨烈了。谭先生也一直给来访讲,我担心你,不要换咨询师,其他咨询师可能扛不住来访、会伤害她。

但来访并不认同,她开始去找不同的咨询师工作,而且明确告诉这些咨询师,她有固定的咨询师,就是想看看其他的咨询师。这样的态度更像是孩子般的挑衅,挑衅谭先生,挑衅其他咨询师,也挑衅她自己的创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木是其中一个工作时间相对长的咨询师。对于来访,老木采取了严防死守的防御机制,不让来访打破咨询的边界,咨询时间必须按老木的设置,早到一分钟都不行,不允许跟来访身体接触。老木坚若磐石的稳定,既让来访觉得安全,但又特别想打破老木的稳定,让老木慌乱。在老木的严防死守中,来访却可以开始去言说自己的痛苦。

老刘则是另一位咨询师,来访找老刘的原因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气谭先生。在老刘这里,来访强烈的施受虐模式有了改变,没有了难以抑制的激情,像燃烧过的木头,开始讲一些生活中琐碎的烦恼。与老刘的关系也是不远不近,不好不坏。但当来访在咨询之外不停地跟老刘发短信,诉说自己的焦虑,但在咨询中有不肯言说焦虑背后的东西时,老刘很果断的拉黑了来访的所有联系方式,消失在来访的生活中。但当疫情来临,来访在异国他乡需要支持的时候,她还是联系上了老刘,老刘也让她感受到了温暖、支持与关怀,也消除了之前带给她的抛弃感和绝望感。

在这种极限拉扯撕裂较量的关系中,来访一步一步反反复复的往前走。那些代际创伤、施受虐的模式、强迫性重复、丧失的感觉等并没有那么容易离开,它们一遍一遍的回到来访者的生活中,想要把她拉入深渊。

创伤的力量是强大了,好在来访也是强大了,她觉得自己很弱小,但其实从那么多磨难中走出来的她拥有非常强大的力量。

2.每一个没有被生活打败的人,都是生活的强者,都是有力量的

来访一直认为是脆弱的,是幼稚的,是糟糕的,是要依恋某个人,否则没法活下去。

但其实她是有力量的,她的存在是意义的。

用两句对比的话来总结就是,之前来访者一直认为:热闹都是他们的,我却什么也没有。到了最后,一位哀伤辅导专家的话让她醍醐灌顶,她想起了那句话:那些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强大。

来访的过往经历可谓是被悲惨:挨打、挨饿、流浪、怕鬼、被抛弃、被囚禁、母亲的去世、父亲的去世、谭先生的去世,她在不知不觉间承受了那么多的痛苦和磨难,她才意识到,能熬过这些痛苦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了,她的生命力原来如此的顽强。她是有力量的,但一直被自己的习得性无助和自我贬低惯性思维给忽视了。

就像《六祖坛经》里说的,迷时师渡,悟时自渡。

在跟多个咨询师的工作和拉扯中,特别是谭先生的意外离世,让来访觉得自己再一次被抛弃了,用了一年的时间来疗愈这段丧失,每一个咨询师都给了来访者帮助,陪伴她走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刻,才有了最终那些醍醐灌顶的领悟,才真的像是凤凰涅槃一样完成了对自我的疗愈,开始认真的拥抱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心理咨询中,有一个常识,来访者是自带解决方案的,TA走不出生活的困境,可能只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咨询师就是要去帮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的力量。

本书的来访者,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活下来。当她意识到仅靠自己是无法疗愈创伤时,她选择了去学习心理学。

来访还选择了去看心理医生,疗愈的过程是痛苦的,在疗愈期间,来访失去了父亲,失去了奶奶,失去了谭医生,失去了给她领悟的小和尚,亲眼看着被疫情逼得跳楼的外国邻居,但她都一路坚持了下来。

咨询师说来访来寻求帮助,体现了来访对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的需要,来访便试着去跟同学交流,一起吃饭聊天吃宵夜,渐渐地也可以加入其中,跟着大家大叫大笑,总算像是正常人了。

在咨询中,来访决定重返当年让她受伤严重的城市,重新回到极度痛苦中,开始艰难的疗愈。在这里,她文身体验死亡,也觉察到了她一直在重复母亲的苦难。来访也意识到,这个城市不再是过去的城市,而她也变了,已经不再是过去的自己,她与过去的她在时光教会中开始互相理解和抚慰。

更不用说,在咨询中,来访一直在拼命的挑战着咨询设置,挑战咨询师的专业和耐心。在施受虐的模式中,扮演了施虐者的角色。这些都是她强大的证明,只是她把强大投射给了咨询师,把糟糕的部分留下来内化给了自己。

所以,当来访重新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人生经历,咨询关系,她才意识到她原本就很强大。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强大了,都有着自己不知道的力量让我们可以在这个世界艰难而勇敢的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来访是幸运的,她最终看见了自己的力量,疗愈了自己的创伤,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和解,与丈夫的婚姻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学会了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3.结束语

这本《爱与虐》呈现了一个时代的创伤,来访者虽然只是一个个体,但她的身上,承载着许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时代的创伤。

祖辈父辈所看见的、所经历的创伤,最终来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我们经历创伤,承受创伤、传递创伤,最终疗愈创伤,跟创伤和解。

那些杀不死我们的,终将是我们强大。在别人的故事中,疗自己的伤。

还是那句话,这本书很好,专业,细腻。但慎重看。

愿你我都可以找到那个强大的自己。

作者:记不住正态分布的蔷色,爱读书爱学习的全职妈妈,经常又佛又丧,偶尔积极上进的心理咨询师,世界和我爱着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联系处理。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