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王智远| ID:Z201440

看几个现象:

法国男子Frederic曾在Interparfum公司担任经理,因失去一位重要客户后,公司安排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他陷入抑郁当中;最后,因为极度“厌烦”,这家伙直接去法院起诉了,并得到5万欧元(约40万人民币)的补偿。

社群的朋友吐槽,“请问,大陆什么时候适用”?

伦敦政治学院,人类学家雷伯(David Graeber)所写的《毫无意义的工作》可谓大火,他在书中指出,21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特征之一,公司充斥着大量无意义工作岗位和内容。

无数缺乏价值的工作被创造出来,处在其中的人,被“非人化”,如同机器零件一样,以维持官僚组织的运转,服务于组织效率最大化目标。

可是,精神学说奠基人弗洛伊德认为,工作是一种升华式满足途径;查理·芒格则觉得,工作除赚钱外,会让生活更加充实......

这些故事、角度、批判给我很多感慨。

让我禁不住思考,意义缺失,是不是一定要归属到个人“层面”?公司就没有责任吗?领导在当中起什么作用?我试试追根溯源,解答下这个问题。

职业的倦怠

你谈过恋爱没?如果谈过,大概率有这种感受。

两个人相处越久,越会变得无话可说;工作也一样,刚开始,内心充满期待与斗志,感恩公司提供平台与机会让自己施展拳脚,发挥才能。

于是,努力学习,卖力加班,只因为喜欢这份工作,体会着每一次微进步带来的喜悦与成就,然而,时间长了对工作的新鲜感荡然无存。

尤其是情绪劳动者(客服、销售、医生、教师)面对各种疑难杂症,你会发现,日复一日重复而琐碎的事,令人身心疲惫,甚至回家连话都不想说半句。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分手却是一个人,工作也是如此,当初两情相悦,情投意合走到一起,为何出现消极疲倦?其实,不想工作是心理对上班产生抗拒和抵触情绪,心理学家把它称作“职业倦怠”(burnout)。

没有什么事情会偶然发生,职业倦怠并非一蹴而就,什么原因造成的?

  • 其一:工作特征

虽然HR会告诉你清晰的岗位职责,但公司业务会随着市场变化,一旦老板画的饼和实际做的事有差异时,内心自然会感到失落。

其次,与客户直接打交道的工作,需要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当你发现每天花24小时都无法完成,亦或超出自身能力范围,又找不到请教的人,你会不会感到焦虑?

这种长期压力,得不到积极的支持和反馈,会留在心中;久而久之,会不声不响地在工作中表现出来。

  • 其二,组织因素

我身边有位程序员朋友吐槽,公司连像样的电脑都配不齐,还要求自己带“家伙儿”来工作,工位又靠近销售和客服,每天头要炸裂。

好吧,公司规模小咱就忍一忍,物质上给不了支持,精神上总要培养一下,是不是?但是,根据Forbes调查发现,中国企业领导力近几年普遍下滑。

主要原因,一方面较多中层干部内部培养,有部分专业知识缺失现象,业务能力强不同等管理能力强;另一方面,中层更注重业绩KPI,对员工精神层面关心不够。

加上公司奖惩机制不明显,所以对工作没兴趣、冷漠、产生怀疑,易怒缺乏耐心,自然影响到个人能力的发挥;诚然,工作意义缺失,企业文化才是罪魁祸首。

觉得不够客观?再看一组数据。

2021年,德勤公司携手《福布斯观察》对全球主要行业560名员工进行深入调查,发布一份题为《人才2022:从员工角度调查人才悖论》的跟踪报告,主要解析员工对公司组织、工作态度的认识,以解决“人才悖论”困境。

什么是人才悖论?

企业需要招聘高素质的人,来提升业务水平,但在现实中,这些高素质的人,往往不愿意加入低水平的企业,或在低薪资的情况下工作,从而使得企业难以招聘到高素质的人才;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通过提高薪资和福利待遇,或者改善企业的发展环境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最后,什么结论?

报告指出,31%受访员工对当前工作非常不满,认为自身技术和能力并没有得到发挥、计划跳槽的人将职业发展不足(37%)和工作缺乏挑战(27%)视为影响其决策的两大因素。

换言之,离职率居高不下是因为,大家认为自己所做工作缺乏意义。显然,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要么让员工做有意义的工作,要么眼睁睁看着人才流失。

但是,有意义的工作并非唾手可得。

一方面,很多人本身没有目标感,找不到自己所谓的“意义”,另一方面“有意义的工作”在于创造巨大价值,价值背后伴随专业技能和经验,需要长期积累。

基于理性人假设和科学主义视角,中国管理学把有偿工作,视为获取酬劳和参与生产的方式之一,只要钱给够,活儿就能干好的理念,再次削弱了文化维度的关注度。

可是,这些文化维度,恰巧是帮助员工从工作中获得意义。

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预言的那样,当下进入知识时代,知识型工作者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资源,如何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创新性、激发内在动力,也随之成为企业领导者管理的难点。

老板看意义

什么是有意义的工作?我经常关注创始人对此问题的看法。

他们并非基于自我工作职责,为组织塑造意义,而处于“意义动力(dynamics of meaning)”的驱使;创始人会根据过往经历总和,来塑造公司使命、愿景、价值观。

星巴克首席执行官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曾在公开场合提到自己创业历程。

他说:

我父亲在美国工厂担任蓝领工人、勤奋善良、任劳任怨,但流水线和螺丝钉般的工作,并没有让他获得个人价值和尊严。

而后,我们看到的星巴克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的商业价值才显得格外明显;同样,星巴克工作过的朋友也谈到,不管内部组织、还是人事制度,人的因素同样被放在第一位。

不论怎么样的宗教背景,具有一定超越性的信仰、担当精神和利他价值的创始人,也会将“有意义”和自身价值观、志趣结合起来,从中获得一种用不懈怠的工作激情。

比如:

网络中搜索“玻璃大王”曹德旺;随处可见“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创新精神、责任担当、传承文化、顽强拼搏”等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与他《人生是一场修行的旅程》,借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步骤,最后达到般若,完成人生轮回相匹配,彰显他作为企业家对“意义及责任感”的看法。

比如:

穷查理宝典中,古罗马哲人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将军”,上帝的命令(人生意义),没有人应该放弃自己。

老年人不应该只追求生前享受。有价值的生活方式,是努力为后人造福,哪怕自己可能看不到这种努力的结果。

西塞罗批评“提前退休”的做法,他们认为不可思议,晚年并不是人生较差的那一部分,是年轻时美好生活的残留,“先把人生这杯美酒喝掉四分之三,然后愿意和夫人分享杯中剩下的三分之一,反而更幸福”。

查理·芒格正是受到古罗马哲学的熏陶,才总结出,工作是生命的需要,而不是其他的看法,正是这种思维,让他在“投资领域”取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丰功伟绩。

比如: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中国科技圈知名人物之一,多次在演讲、采访中谈到对于意义的思考总结。

他认为,人生重要的是要有梦想、有追求、有信仰、才能有真正的成就感;此外,他也强调人生信条的重要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认为,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只有不断地学习进步,才能保持年轻的心态。

换句话说,一个人可能在28岁担任公司总经理,37岁财务自由,但不一定53岁时,依然可以站在高光时刻,持续跨越鸿沟,正是这种对“意义”的不同定义,让其主动且愿意做更多高难度的挑战。

这,就是自上而下,对意义的另一种解法。

创始人希望通过经历、信仰、来塑造公司使命、文化、愿景,让大家在工作中获得意义,职场人渴望在工作中自我实现,获得价值,不满足作为”螺丝钉“般的存在。

那,中高层管理者,扮演什么?显然是“纽带关系”。他们需要理解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行动计划,以推动企业发展和实现员价值实现。

领导的意义

怎么实现?让HR部门不定时提高福利,逢年过节发放小礼品?如果这样理解,可能有些肤浅。

与员工不同,领导者是“个人+组织人”双重角色。作为部门当中成员之一,需要承担自身职责,也要作为管理者,承担对下属的领导职能。

所以,如果你是一名领导者,可能面临三个层面问题,即:

我是谁(Who am I)?我在做什么(What do I need to do)?别人怎么看待我(The way others see me)?

因此,中高层管理者对于“意义”的感知,来自于自身工作的合意,也来自于下属正向反馈,通过满足下属意义的需求,来构建自身工作意义。

世界最大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美世咨询”,疫情期间做过一次职场健康调查,他们发现,从公司得到良好支持的员工,将自己疫情期间的工作经历,视为负面的比例更低,同时,得到良好支持下,53%的人表示不会离职,85%的人因此感到工作更有活力。

换言之,疫情期大家经常保持“线上沟通”,每天都有来自同事对于健康、饮食方面等关心,以造成,大家更团结,更感受到温度。

这说明什么?

其一:领导应该承担团队精神建设责任。

现在想想看,你有两名领导,一位只喊喊口号,走走形式,你会不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另一位率先履行工作承诺,践行团队目标,严格用团队精神和价值观,要求自己,你会不会感受到真诚,愿意相信,并支持领导行动?

领导让要同事感觉到“被鼓舞、被激励”,而不是有“驾驭操控、管理操控”的感觉,他才会主动跟随你。

1994年,美国组织行为学、圣迭戈大学管理学教授斯蒂芬·罗宾斯(Stephen Robbins)将“团队”概念引入管理学领域后,团队合作被认为提高工作效率、调动员工才智,最重要的方式。

韩都衣舍阿米巴模式、海尔平台创客、以及华为狼性团队,都依靠企业文化,以及自身独特,又凝聚力的团队精神,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所以,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想要发挥1+1>2的效果,那么,我认为《论语》中这句话,值得背诵下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领导应该满足情感与业绩双绩效。

情感、难道要让我和下属谈对象?并不是。这种情感来自于创始人人生观边界、和企业文化;如:稻盛和夫经营十二条之一中,“以关爱和成事之心待人”就是标准之一。

也就是说,不只是考虑自己利益,也要考虑对方利益,即使需要牺牲自我,也要有为对方尽力的美好心灵。

同理,依据社会交换理论,你一旦有坦诚布公的同理心,下属也会与你建立“情感信任和业绩认知”双重桥梁,并且给予领导较高绩效评价。

要知道,动荡环境下,公司一般面临高度不确定的经营前景。

大家不仅会为职业发展前景而焦虑,也会,为自身工作稳定性而烦恼,如果管理者能包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会因为不会做,而指责,这种情感支持,反而会对下属身心健康发展、组织承诺产生积极影响。

陈春花教授曾说过:

能够成为一名优质管理者,自我认知上有三样东西绕不开:自我、经验、事实;领导要摆正自己和企业的关系、和下属的关系,把需求转化为常识,才能让下属感受到,工作在为意义前行。

是的,这就是领导的“意义”。那么,下属眼中的意义,除了赚钱、情感满足、团队氛围外还有吗?当然。

下属看意义

道德规范(moral correctness)、自我发展学习的机会、自主性、认可度、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贡献;6个维度也是工作意义不可缺失一部分。

跟你讲个故事:

“涩泽荣一(Shibusawa Eiich)”是日本近代资本主义之父,他祖父那一代,家业衰退,但他父亲品行正派,勤俭持家,为他的扎实学问打下了基础。

江户时期时代变革,涩泽荣一主张“义利合一、儒士商才”的理念,真正改变了人们传统眼中商人被丑化的形象。

他希望通过《论语》来提高商人道德,并让其他人知道“求利”并不违背“至圣先师”的古训,因此可以放手追求“阳光下的利益”,不必以为于道德有亏。

这就是道德规范(moral correctness)。简单讲,企业文化与主流社会价值相匹配时,更容易让下属接受,为公司而自豪;反之,当公司行为与社会价值观存在割裂,就会导致认知失调,陷入要么离开,要么违背本心的困境。

自我发展和学习的机会,顾名思义,除福利待遇保全原则外,我需要具备较高成长空间,所以,它和自主性有一定关联。

什么是自主性?

以往,大家接到上级命令,按制度办事,工作有一部分非自我决定行为,会迫于外部压力和标准而执行,有点“照章办事”现象;现在的自主性,下属需要将工作一部分内化为主观选择,进而积极解决问题,并承担改善的结果,从中获得成就和归属感。

这一切怎么来?

选人时,看“能力、个人追求”与公司匹配度。有了自主性还不够,工作场合、非正式组织环境,也对工作有“意义”贡献。

大家处在宽松氛围下,精神不那么紧绷,会有能动选择;反之,一个公司天天不说话,工位与工位之间“树高墙”,大家自然会划清界限,慢慢那句“我们不熟,只是同事”,就会出现在交谈场合中。

大家还讨厌什么?

官僚主义、下属要绝对服从、做任何事要左右推销、带着厚重面具发言、生怕被穿小鞋,这些涉及驭人的方法,都无法在工作中形成良好氛围。

除此外,社会贡献,也日益成为很多人对工作意义的诉求;大家觉得,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主流话语体系中的某些宏达叙事关联时,会更能产生意义感。不过,并不是那种擦边式假公益。

比如:

松下电器创办人,松下新之助(Konosuke Matsushita)。

经营哲学中,将企业经营目的不是利益,而将寄托在,我们肩上的大众希望,通过数字表现出来,完成对社会的义务。

如果能像自来水一样,不停生产,从而价格降到最低,人们生活会更美好,社会更富裕作为蓝图,也是“意义构建之一”。

上述一切,正是埃斯特尔·莫林(Estelle . Morin)等研究者提出的“工作意义六维模型”,作为领导,如果你掌握了心理预期,以及“意义设计图纸”,也就,一窥工作无意义的答案。

总结一下:

意义,是一场双向奔赴。

我们终将会面临“职业倦怠”,老板们也同样;不过,他们说,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向都不会顺风。祝你,找到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