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第一个对中原王朝产生巨大震撼的游牧民族,任何一部试图编撰和构建整个欧亚大陆中部历史的书籍都不能忽略他们,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骤然兴起,又去向成谜的游牧民族吧!

一、匈奴的由来

匈奴是生活在我国北方蒙古高原的一支古老游牧民族,有关这支民族渊源,司马迁有记载。

太史公司马迁的《匈奴列传》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匈奴系统全面的记载,太史公认为:匈奴是夏朝的苗裔,在上古时代以“胡”、“戎狄”等不同名字为人知晓,后来有学者认为商代的“鬼方”也有可能是匈奴。

但是太史公说的这一切,我们现在只能说是一种推测,我们现在知道的是:直到战国时期,“匈奴”这一族名才正式作为族名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匈奴的人种

有关匈奴人种问题,也是众说纷纭。中国史书上并没有给人留下特别详细的记载,唯一涉及到匈奴人外貌描写的也就是《汉书·金日磾传》。这金日磾原来是匈奴休屠王的儿子,后来辅佐霍光辅佐汉武帝儿子汉昭帝。史书记载这位传奇的金日磾身材高大,也没见有关他什么“高鼻深目”之类的记载。

另外如果匈奴人与汉人长相特别不一样的话,按照汉朝人的笔触,他们肯定要在史书上记载一大笔的。

20世纪以来的考古学又为这个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作证,前苏联学者曾对出土的38个匈奴墓葬头骨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头骨的主人属于蒙古人种北部亚洲类型。

后来学者又在伊沃尔加墓地发现了一例欧罗巴人种的例子,在蒙古那伊玛、托勒盖匈奴墓地中发现了三例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混血的特征,还有的墓地有少量蒙古人种东亚类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于这些,主流观点认为匈奴主体是蒙古人种北亚类型,有其他类型,比如东亚类型或者欧罗巴类型,这属于匈奴在对其他民族征服过程中的人种混血现象。

三、匈奴的崛起:以冒顿之名

匈奴自战国时代登上历史舞台,早在他和汉朝对垒之前,就对中原产生了威胁。为了应对匈奴威胁,战国七雄中靠近匈奴的秦国、赵国、燕国纷纷修筑长城以自卫。

在战国时期,“诸夏”们也会主动反击,特别是赵国。最著名的一次对匈奴行动是由名将李牧带领。公元前244年,李牧率领由骑兵、步兵、弓弩兵在内的20万人对匈奴发动突然袭击,打败单于亲自率领的10万多人,单于最后带着少量亲卫逃脱,这次战役的失败是匈奴扩张路上的一次大挫折。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他统一之后派遣大将蒙恬攻打匈奴,收复河套之地,使得匈奴不敢“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被秦朝打败的匈奴,当时面临着很严峻的形势,西边有居住在今天甘肃和新疆东部的月氏;北方有居住在今天贝加尔湖周围到叶尼塞河以北地区的丁零;东方有强大的东胡。

面对这种情况,匈奴出现了一个天降猛男,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冒顿单于。

冒顿单于是头曼单于的儿子,他原来是头曼单于的继承者,但是后来头曼单于想立自己与第二任妻子生的儿子为下一任单于。就派遣冒顿单于到敌对的月氏那里当人质,然后再派兵攻打,想要借助月氏之手杀掉冒顿。冒顿偷了一匹马逃回了匈奴,头曼一看冒顿这么勇,在强者为尊的草原社会也不敢随意杀死勇者,还给了他一万骑兵。

莫顿不久之后就着手弑父计划。《史记》记载了他夺位的传奇经历,说他训练了一批无脑执行他任何命令的人,后来抓住机会将箭头对准父亲头曼单于,头曼单于身死,冒顿即位,这一年是公元前209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1年前秦始皇去世,他死后中原陷入战乱,原来驻守边疆的秦军纷纷被召回内地平叛,这给了冒顿崛起的大好良机。

他先选择向东边的东胡下手。东胡的势力曾经非常强大,主要族群包括乌桓和鲜卑。他们控制着从今天内蒙古南部到东北南部的广阔土地,冒顿单于出兵之后,东胡被打败,从此东胡部的乌桓成为匈奴控制下的臣民,每年要向匈奴上贡,鲜卑的情况也大致类似。

东边平定之后,冒顿向西攻打月氏,不久就从他们手中夺取了河西走廊的大片地区,公元前175年,冒顿再次对月氏发起攻击,之后月氏就分裂为两部分:大月氏和小月氏。大月氏西迁,先是到了伊犁河流域,再被乌孙打败,定居到了阿姆河地区,公元前1世纪初征服阿姆河南的国家,后来建立贵霜帝国;小月氏退到了祁连山南部,后来融入到羌族之中。

打败月氏,控制西域让匈奴的势力大为扩展,西域诸国中的很多是过着定居生活的,他们不仅蓄养牲畜,还耕种土地,经济上比东胡更先进 。控制了西域,匈奴不仅能得到更加充足的人力物力支持,还能占据当时中西方最重要的交通要道,税收那是基本操作。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为什么后来汉朝和匈奴在西域的争夺上如此激烈。

冒顿在解决了东边和西边的问题后,这时再看向南方的中原,这片土地换了一个朝代,是刘邦建立的汉朝。

匈奴和汉朝发生冲突是公元前201~前200年的事情。这场战争的引线是原来防备匈奴的韩王信投降了匈奴,并且反过来帮助匈奴入侵汉朝边境,汉高祖率领军队出击,但是却在今天山西大同的白登山遭遇白登之围,被匈奴骑兵困了七天不得逃脱,最终还是在陈平的计谋下仓皇逃脱。

白登之围对汉匈关系有以下影响:

1、确定了从高祖朝到汉武帝初年对匈奴态度的基调——和亲绥靖。

2、处理与匈奴的关系是汉王朝处理诸多对外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

白登之围后,冒顿率领下的匈奴继续向西攻打,在西域的势力进一步壮大,公元前174年冒顿去世,留给继承者的是一个空前强大的匈奴。

四、匈奴与汉朝在和亲政策下的大致和平

自从汉高祖与冒顿单于定下和亲政策后,历代的汉朝统治者迫于国力不强,基本遵守这一政策, 主要内容是:汉朝派出一位公主嫁给匈奴单于;汉朝要给匈奴大批礼物,包括丝绸、酒、粮食;匈奴和汉朝约为兄弟之国,是地位平等的国家。

尽管和亲政策看起来对匈奴有利,实际上也有利,但是匈奴并不满足,一次次要求增加汉朝供给匈奴物品的数量,还多次劫掠汉朝边地,比如公元前166年冒顿单于儿子老上单于率军入侵安定。公元160年军臣单于率军入侵上郡、云中,汉军点燃烽火台,烽火台的烟火在长安就能看到。公元前142年,匈奴入侵雁门,守将战死。

匈奴单于有时候也会对汉朝统治者进行侮辱,最著名的一次是西汉初年,冒顿单于给吕后写了一封侮辱性极强的信件,大概意思是:我和你吕后都是空虚寂寞的人,要不我们互通有无一番?吕后以年老色衰为理由回绝了冒顿单于,还继续着和亲政策。

汉文帝时期,匈奴与汉朝修订和亲政策,汉朝不仅开通边境贸易,还要给匈奴更多的金钱物资。

从公元前198年和亲政策开始,到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决定对匈奴政策由守转攻的马邑之谋前,汉匈之间签订的和亲政策不少于10次,每次签订,和亲政策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这种情况下,加上汉朝国力在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下日渐强盛,汉武帝决定对匈奴由守转攻。

五、汉武帝的反击

公元前133年,汉朝发动马邑之围,要对匈奴来一场诱敌歼灭战;但因为密谋败露,马邑之谋破产,之后匈奴断绝了与汉朝的和亲关系,进攻汉朝边境的次数更加频繁。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派遣卫青、李广等四位将领率军匈奴,这次出击并没有给匈奴致命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127年,卫青率军进攻匈奴盘踞的河南地,之后在这里建立了朔方郡和五原郡。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领骑兵西出陇西,深入匈奴,一路斩杀匈奴折兰王和卢侯王,俘虏了浑邪王之子,从匈奴手中夺取了焉支山和祁连山,迫使浑邪王带着4万人投降汉朝,浑邪王负责驻守河西走廊,他的投降标志着匈奴西部纺线的崩溃,后来汉朝在休屠王故地设置武威郡和张掖郡。

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另外有步兵和运输物资军队十万余人,追击匈奴,掀起漠北之战,追击匈奴单于主力部队。其中卫青追击单于到今天蒙古国杭爱山返回,斩首一万九千余;霍去病抵达瀚海,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畔,至狼居胥山,在山上祭天。

这场战役的结果让匈奴元气大伤,从此漠南无匈奴王庭。

六、汉朝与匈奴在西域的争夺

由于汉朝对河西之地的占领,汉朝势力进入西域,同时匈奴对西域还保有强大的影响力。从公元前115年到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的半个世纪,是汉匈争夺西域影响力和统治的时期。

西域东边以玉门关、阳关为界,西到葱岭,西域内部地形复杂,高山和盆地相间,虽然气候干旱,但是周围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形成了若干内流河,孕育了片片绿洲。

这里物产丰富,不仅生产优质马匹、驴等,还盛产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以及其他葡萄、玉石等中原原来不曾有的特产。

西域无论对于匈奴还是汉朝都干系重大。

对于汉朝来说,西域的得失关乎王朝西北部、北部边疆的安全,想要遏制匈奴,就要取得西域,防止这片土地和北方形容强大联盟;在汉武帝的形容中,取得西域就如“断匈奴右臂”。

对于匈奴来说,西域是草原民族的重要物资补给点和战略要地,如果匈奴能从这里稳定获取物资,就能成长成足以与中原王朝匹敌的力量。冒顿单于击败月氏,匈奴迅速崛起就是明证。

图/摄图网

公元前115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与大宛、乌孙等国家取得联系。汉朝联合西域国家是时采取和亲政策。比如公元前105年,汉朝一位宗室女嫁给年老的乌孙王。

匈奴一看汉朝这么做,也让乌孙王娶了一位匈奴公主,两位公主的地位平等,这表明至少此时在西域国家的认知中,汉朝与匈奴的实力不相上下。

除了和亲,汉朝和匈奴不约而同采取了纳质的政策,西域诸国惹不起汉朝和匈奴两大国,两头派遣人质,比如楼兰王就分别向汉朝和匈奴派遣王子作为人质。

汉朝还向西域展示武力,比如汉武帝曾经派遣李广利伐大宛,战争结果是西汉获得大宛优良的战马,并且还客观上展示了汉朝的实力。《汉书》记载:自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

随着匈奴势力的更加衰微,其他民族对匈奴产生了一种“趁你病,要你命”的想法,公元前72年,乌孙骑兵在汉朝的帮助下攻击了匈奴的右谷蠡王都城,不仅俘虏了4万匈奴人,而且还夺取了马匹、公牛、羊群、骡子和骆驼等75万头。公元前71年,北方的丁零、乌孙、乌桓等对匈奴发动联合攻击,这次攻击使得匈奴损失了30%的人口,牲畜损失高达一半。从此,匈奴对诸国的控制全面崩溃。

西汉和匈奴对西域的争夺,以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为标志,西域都护府不仅是汉军在西域的最高军事首领,同时他还负责协调西域各个绿洲国家之间的关系。

七、匈奴的分裂

在汉朝的连续打击下,匈奴衰弱下去,而且内部出现分裂,出现了“五单于争立”的局面,五位单于同时存在,互相激烈斗争。

这种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公元前54年,匈奴出现了以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为首的两大势力。

为了抗衡郅支单于,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求助,并且决定成为汉朝的附属。汉朝和匈奴打了一百多年,这一切突然之间单于想带领匈奴人归属汉朝,很多匈奴人想不通,因此在投奔前,呼韩邪单于召开高层开了个会,《汉书》说:今汉方盛,乌孙城郭诸国皆为臣妾……匈奴日削……今事汉则安存,不事则危亡。”

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派遣一个儿子到长安。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率队到长安溅到了汉宣帝。

汉朝给了呼韩邪丰厚的回报,黄金二十万、钱二十万、衣被七十七裘、锦绣等八千匹、絮六千斤,最重要的是给他匈奴急需的粮食。公元前51年呼韩邪返回南匈奴之后,提供三万四千蒲式耳干谷子;公元前48年,汉朝又提供了2万蒲式耳谷物。

之后南匈奴和汉朝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昭君出塞为标志。王昭君原来是一位宫女,而非公主,她嫁给呼韩邪单于标志着南匈奴的地位比较低。

昭君的儿子后来在匈奴成了右谷蠡王,一个女婿在单于庭掌权,他们执行亲近汉朝的政策。在公元前33年到公元11年间,汉匈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亲密,这种亲密关系也被考古学证据证明。在沿着内蒙古长城的古代遗址中,人们发现了许多汉瓦,上面有“单于和亲”或“千秋万岁、安乐未央”的字样。

南匈奴选择归顺汉朝,北边的郅支单于也没有选择和汉朝死磕,而是多次派出使节要求和汉朝平等交往,但是汉朝在两相对比之前,选择了南匈奴。

郅支单于选择向西发展,他先是攻打乌孙,但是乌孙杀死了郅支单于的使者,为了自保选择和汉朝靠近。

汉朝和乌孙联合让郅支单于越发难过,公元前44年,汉朝使臣被郅支单于杀害,后者选择与汉朝撕破脸,之后郅支单于不断迁徙。

公元前36年,汉朝的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在康居诛杀郅支单于,事后陈汤在给汉元帝的上书中说:“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八、北匈奴的解决

汉朝虽然杀掉了北匈奴的郅支单于,但是汉元帝之后的西汉,已经进入到王朝的生命后期。王莽称帝改制,随后是赤眉绿林起义、天下大乱。

北匈奴趁乱趁着汉朝无力管理西域,借着西域的滋润再度壮大起来。

后来虽然东汉建立,北匈奴试图和东汉建立联系,但是光武帝害怕疏远了南匈奴,拒绝了北匈奴,加上光武帝暂时忙于内政,休养生息,管不上西域,这为北匈奴在西域加强政治和军事力量提供了大量空间。

北匈奴一次又一次冲击东汉边境,汉朝的河西四郡到了白天也不得不关闭,于是处理北匈奴随着东汉国力的恢复,再一次摆在了东汉统治者的案头。

公元73年,窦固率军击败北匈奴,恢复了汉朝在西域的势力,重建了空缺半个多世纪的西域都护府,设立戊己校尉,负责屯田等事宜。

之后北匈奴在与窦宪率领下的东汉军队发生战争,遭到巨大挫折。一万三千匈奴人被杀,20万匈奴人投降汉朝。在这里兰初君说明一下,匈奴巅峰时期的人口,不同学者有不同说法,大概在100~200万人之间,20万人投降,可谓相当大的比例了。

之后北匈奴在汉朝和其他民族的大量打击下崩溃。公元85年,“时北虏衰耗,党众离畔,南匈奴攻其前,丁零寇其后,鲜卑击其左,西域侵其右,不复自立,乃远引而去。”

北匈奴战败,远走到伊犁河流域,腾出的空间被鲜卑人占领。

公元155年,鲜卑首领檀石槐占据匈奴故地,给了北匈奴最后一次致命打击,匈奴再次分裂,从此消失在中国史书的记载中。只不过罗马帝国末期,史学家马塞里努斯记载了一支叫匈人的人群。匈人在欧洲大杀四方,连续击溃阿兰人、日耳曼人等民族,入侵罗马帝国,引起了了欧洲民族的大迁徙,这对后来欧洲历史有重大影响。

至于西方记载的匈人和中国史书中“匈奴”是不是一回事,这个问题有争议:匈奴、匈奴人是一个民族在20世纪末就被欧美主流史学界抛弃,到如今我国史学界大多坚持匈人就是起源于匈奴,把欧美史学家的观点看作是“种族偏见”。

九、留在中原的匈奴人

两汉时期,就有不少匈奴人在单于的带领下选择内附,他们被汉朝安置在边疆地区,汉朝政府让大量汉人前往边境与匈奴杂居。

东汉末年,曹操下令加强对匈奴的管理,他采取一种间接统治的政策:单于在首都当人质,由匈奴左贤王在当地实行管理;下一步是分而治之,另外派遣汉人为司马加以监督。

后来司马氏取得曹魏政权,进而统一天下,中国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但是暗地里危机重重。比如汉朝故都长安附近的关中地区氐人日渐增多;太原周围有匈奴十九部,他们还保持着自身的政治组织和生活方式;东北地区有大量鲜卑人。

西晋后来内部发生极为丑恶的八王之乱,各个集团互相杀伐,并且与边疆部族相互沟通联系,想获得他们的支持。这场内乱持续了好几年,最终西晋分崩离析。

在西晋末年的内乱中,匈奴的角色“抢眼”,他们不仅在中原地区建立国家,称王称帝,晋怀帝和晋愍帝成为他们的俘虏,并且为他们所杀,晋朝皇后也变成匈奴的皇后。这是在之前的秦汉历史没有过的。

西晋灭亡后,中国进入东晋十六国时期。南方是东晋,北方陷入分裂,在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先后涌现出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有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因此得名“十六国”。

十六国中的三个,是由匈奴人所建。分别是刘渊建立的前赵、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

前赵被羯族石勒建立的后赵所灭;

其中赫连波波建立的夏有点意思。他的国号由来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他说:“朕大禹之后,世居幽朔。祖宗重晖,常与汉魏为敌国。”公元418年,赫连勃勃进入长安,即皇帝位。公元431年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所灭。

沮渠蒙逊是汉化的匈奴人,他于公元401年建立北凉,这是最后一个匈奴人建立的王朝,也是最后一个被北魏灭亡的少数民族建立的王国,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统一中国北方地区。

在魏晋南北朝的大乱世中,各个民族分分合合,留在中原王朝地区匈奴也一样,大多融入到了汉族之中,其他融入到了鲜卑、柔然等民族之中。

参考资料:

[1]]中国大学MOOC:《古代游牧文化》,西北大学,马健

[2][日] 杉山正明著.游牧民的世界史(修订版).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9:67.

[3][美] 丹尼斯·赛诺主编.剑桥早期内亚史.商务印书馆.2021.96

[4]马利清. 关于匈奴人种的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C]// 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 2005.

[5][美] 托马斯·巴菲尔德著.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167.

[6]汤国娜. 西汉、匈奴经营西域策略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22.DOI:10.27224/d.cnki.gnmdu.2022.001091.

[7]王兴锋. 百年来匈奴族历史地理研究综述[J]. 唐都学刊, 2016, 32(5):9.

[8]徐德亮. “匈人”是“匈奴”吗?[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7(3):4.

[9]陈序经著.匈奴史稿.后浪出版公司.2018:389.

[10] [日]泽田动.匈奴:古代游牧国家的兴亡.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