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过去了,好像就忘记了。

但其实,已在心里划下深深的一刀。

下面我讲的这些事,你就当虚构的故事就行,全当发生在一个子虚乌有城市的街头趣闻。

只是偶尔可以思考,让孩子上学,究竟是为什么?孩子们其实需要,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让其他学生,把礼物扔进垃圾桶

那天,我从海边的那所80多年的公办牛校出来,在参天大树的阴凉里,拦下一辆出租车。

出租车司机说,他每次开车经过这所小学,都会很难过:他的孩子就在里面上学。

教师节那天,他拉上这所牛校的老师。他亲眼看到,在这位老师的指挥下,成簇的鲜花,被几个孩子扔到垃圾桶里。

“Beyond的家长不懂事,光送这些不值钱的东西”,上了出租车后,这位女教师口吐芬芳,骂了一路。

出租车司机不由得心中哆嗦,尽管自己很穷,但是家里在附近留下一所小房子,孩子得以进入牛校之中,而他就是给老师们送花束的家长中的一个。

一进学校就统计,家长是做什么的,能用得到的,都盘算在握。这位出租车司机说,学校的一些活动,都根据各种看不见的规则,把孩子们也安排好了。想到自己无权无势,就会觉得孩子也受到无端的折磨。

她手握一把条子,然后直接撕掉

今年海边东部的一个区,又要调整校长了。

我的一个朋友,当年就曾经被校长对调的情况架空过。

提前打点处理好了,可以进天主教堂旁的牛校。结果李学海这个王八蛋,新学期一开学,把校长们对调了。

本来就不在海边的学区,以为一切都搞定了,本片区的也没有报名,这下孩子彻底落到空里。还是找到主管部门沟通,孩子得以进入和其齐名的另一所牛校,最后进入26中。

李学海在的时候,还发生一件大事。他批的条子太多,牛校实在是安排不过来,不知道该安排谁了。校长索性后来就都不安排,一把撕掉,后来本人也因此离职出走。直到李学海犯事后,她才回到麦岛重新执教。

她生病了,家长们比她病得还重

我有两位前同事,孩子都送进了八大关里面的一所牛校。

这位男同事说,孩子从来不让他送到校门口,而是老远就下来,自己走过去:不是孩子谦虚,是嫌弃他十来万块钱的车,又旧又破,怕被同学瞧见笑话。

那位女同事,则说了一件,连她看来都不可思议的事:

班主任不小心把腿摔骨折了。于是家长们决定,每天开车接送这位老师上下班,为了表现诚意,还给志愿报名的家长们,排上了班。

这不是犯贱么?她说,虽然老师也不容易,但是至于如此去讨好老师么?

家长和老师之间不平等的地位,相信很多市区的家长都体味过。在家长群里直接@家长,说你家孩子学习成绩排名怎样拖后腿啦,等等,让家长增添众多压力,心中烦躁不已。

一位之前的邻居则告诉我,孩子的班主任是这么告诉他们的:上课时间不要打电话,我在工作;下课之后更不要给我打电话,我已经下班啦。也就是说,除非老师主动找你,请你永远不要打电话给她。

被两件事刺痛,她坚决为孩子转学

一个朋友的孩子,先在国外读了几年书,又回到市内公办学校。有两件事刺激了她,决定一定要为孩子办转学:

有一次,孩子学校举行活动,她也跟着去彩排。四年级的一位小姑娘,突然想去上厕所,结果被老师一顿训斥,没有敢去,一直到半小时后排练结束。

另一次,她和一些企业家去某个区市的学校捐赠。按照学校安排,会有些孩子拿着假花列队欢迎。结果有个孩子把假花忘在家里了,当着众多嘉宾和很多孩子的面,老师把这个孩子一顿痛骂。

她说,在一瞬间,我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也是待在同样的环境里,上厕所的自由都没有,会因为一点失误,而被毫无尊严地对待。

经过种种努力,孩子得以进入更加宽松的民办学校。她总算长吁了一口气。

现在正是择校季。很多人都在想,怎样把孩子送到更优质的学校。

而我认为,应该想明白,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希望他待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其实,和择校相比,更重要的是,家长选择和三观一致,理念相符的学校,同时尽量竖直腰杆,给孩子做个正直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