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干部下基层调研,习惯于走既定路线,走马观花的走一走看一看,一群人前呼后拥,每到一个点位,讲解员讲解一番,站在那里听上几分钟,留一些镜头和照片,随即上车走人,赶赴下一个点位。半天时间,有时候走上好几个县区,忙的不亦乐乎,基层准备好长时间。解决了什么问题?可能连问题是什么都没搞清楚。
作为基层,最讨厌这样作秀式的调研,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基层为了迎接一波接一波的调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搞得基层没时间去抓工作落实,不胜其烦。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调查研究?老人家早就给出了答案。近日,重读老人家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从中找到了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7年1月,经批准老人家回湖南老家养病。借此机会,他历时32天,走了700多公里,足迹遍布湘潭、衡山、醴陵、湘乡、长沙5个县,对湖南的农民运动情况开展调查。每到一个地方,老人家都召集当地的农民和开展农民运动工作的同志开调查会,听取当地农运工作开展情况,摸清真实情况。
调查结束以后,老人家迅速撰写调查报告,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为当时的农民运动做出准确的判断,并指明了方向。
这篇报告,可以称之为调研报告的典范,实事求是,数据翔实,观点明确,不说废话,开门见山。放在今天来看,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老人家一辈子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是今天很多干部缺乏的。弄虚作假、粉饰太平、欺上瞒下,搞调查研究走形式,写调研报告拍脑门,完全没有一点真东西,早已背离了调查研究的初衷。
现在的工作,需要的是真调查真研究!老百姓期盼的是真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干部。如果,不知道如何搞调查研究,就去重新读一读老人家的文章。
不唯上,只唯实,坚持实事求是,才能调查到真实情况,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