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网上流传一则消息,说青岛五十八中要扩招三个班,其中高新学校增加2个班100人,这样高新学校的高中招生将达到400人。

可惜,都未经向教育部门和学校方面证实。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有确切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无论是从家长还是社会来说,这种渴望扩招的心情是可以理解。即生源稳定的情况下,通过扩大招生人数,来增加区域的中考升学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需要三个方面的协调,高新区进行争取,市教育局批复同意,五十八中的师资跟上。
同时,还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其他的局属高中也在扩大招生,提升全市的普通高中录取率。教育主管部门会尽量一碗水端平,防止政策因素导致的某个区域的普高录取率与其他地区失衡。

如果将来高新区、红岛街道、河套街道的初中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届时应该可以申请增加班级。前提是,城阳区、高新区提前做好统计,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都予以配合。

3月14日,青大附中倒传来一个消息,和青岛二中“共建发展”: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高中分别与青岛二中签署共建发展协议,未来将在创新人才的小初高联合培养、高中教育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展开深度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吾观青岛”参加海信学校的周年活动,发现海信学校也很有意思,除了邀请主管部门的头目,把岛城知名高中的校长们都请来了。

这既是一种公开的自我推介,有利于高中对自身的理解,也算是加强感情沟通。名声在外之后,哪怕是自主招生,也能给孩子们增加个印象分吧。

区域教育水平的提升,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怎样能扩大高新区优质初中的知名度,以及增进与局属高中的互动呢?

五十八中文典路学校,未来应该是要招初中的;39中高新分校,过两年也会有初中的毕业生。

未来,是扩大五十八中高新学校的招生人数?引入39中的高中校区?或者是找地方,先把清华附中的高中部给建起来?一切都在考验相关部门的智慧。

只希望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