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养生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做为养生保健的方式之,艾灸疗法逐渐走向千家万户,被很多养生爱好者所接受。艾灸疗法想要效果好除了要使用质量好的艾条和正确的艾灸方式外,艾灸的顺序也很重要。

艾灸疗法从古代发展到今天经历了由直接灸到悬灸的转变,再到现在已经出现了新型的艾灸贴。从使用方式上来说,悬灸是将艾条或者艾柱点燃后直接对准穴位的方式,还有借助于工具如艾灸盒艾灸罐的艾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何种艾灸方式,配穴都是必要的。根据不同病症,不同体质配出合适自己身体的穴位是艾灸起作用的重要因素。穴位配好后掌握艾灸的正确顺序则成了重中之重。

对于艾灸的顺序,“药王”的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清楚的记载着:艾灸应当遵循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向上后下的原则。那人体各部位如何分阴阳的呢?中国作为农耕大国,古代先民多劳作,基本都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因此,中医将背部、上身归之于阳,腹部、下身归之于阴。在阴阳学说中,头为阳、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无论是初次艾灸还是艾灸老手,艾灸时都要遵循正确的顺序。一般来说艾灸的顺序为: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左侧,后灸右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医扶阳灸法非常注重顺应天时,认为借用自然之气药效才能发挥至最大。所以在艾灸时最好选择在上午9~10点阳气生发之时,下午次之,每个穴位灸15~20分钟,可灸两天歇一天。一个周期过后就能感觉到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