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民晚报讯(记者 叶薇)加强传统制造企业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已经成为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关键任务。在昨天举行的“上海智能制造信息基础新设施走进闵行现场会”上,市经信委透露,截至2022年底,上海已建成超6.8万室外基站,并计划在2023年底累计建设超7.2万个室外5G基站,同时累计打造1000项5G应用。“信息基础新设施”已深入千行百业,尤其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已赋能800余项5G应用。“十四五”期间,上海市将推进建设一批信息新设施应用试点示范工厂,为打造信息基础新设施领域标杆性智能工厂奠定基础。

近年来,上海在网络、算力、应用、产业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工业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合作,利用5G、千兆光网、工业PON等技术改造企业内网,建设双千兆行业虚拟专网100余个。算力方面,上海在用机架总数超过20万个,在用算力规模超13EFLOPS,在建算力规模超7EFLOPS,同时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已投入使用;芯片、模组、通用网关等产品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5G模组供给稳步提升、成本持续下降,价格相比于5G商用初期下降80%左右,为5G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汤文侃表示,上海将着力推动园区新设施“提质增量”,“分级分类”加快重点行业转型升级,“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一业一策”“一厂一案”推进改造升级;促进智能场景“触手可及”,加快辅助装配、远程控制、云化实时检测等应用在工厂内实施,打造一批性能优秀的典型应用案例和效果良好的行业综合解决方案;继续完善信息基础新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内容,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出台引导政策,扩大智能制造保障支撑力度。

汤文侃透露,目前,上海在飞机制造、船舶建造、汽车制造三大领域打造了3个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新基建重大示范标杆项目,每个项目围绕信息基础新设施投资超过1亿元。“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引导企业开展5G工厂建设,并在双千兆应用百花齐放的基础上,根据信息基础新设施供给水平与使用能力,包括工厂双千兆内网建设、算力应用等融合基础设施应用情况,推进建设一批信息新设施应用试点示范工厂,为打造信息基础新设施领域标杆性智能工厂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