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在全球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很多国家都在加息,比如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在疫情造成的经济萎缩的背景下,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大规模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来支持经济,同时,全球范围内的供应短缺和物流成本上涨也导致了物价的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都知道,美联储在2021年11月开始加息后,市场对其他主要央行加息的预期也开始升温,引发了全球市场的波动。然而,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通胀率一直控制得很好,国内存款贷款利率也不高,甚至去年还一度降准降息。

但是最近,可能细心的朋友们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国内四大行的长期存款利率均有了一定程度的上调,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国内的利率以后也会越来越高呢?

1. 全球加息

2022年,全球主要央行开始以20多年来最快速度和最大规模进行加息,旨在遏制各国不断飙升的通胀。

这其中,美国一直是加息的“风向标”,欧洲和英国央行则选择了“恶补作业”。其中,美联储自去年3月以来已经连续第八次加息,本轮加息周期内再度加息25个基点,表明其进一步延续加息的步伐。

与此相比,欧洲中央银行自2022年7月开始加息以来,已经连续4次大幅加息,累计加息250个基点。英国央行自2021年12月以来连续第十次加息,基准利率提高至4%。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也已连续第九次加息,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3.35%。

事实上,加息一直是各国央行通胀时期的一种主要手段。通过提高利率,央行可以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然而,在加息时期,企业和消费者将面临更高的借款成本,从而可能减缓经济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中国利率一直较低

相比全球相比,我国2022年的全年通胀率还不足2%,控制得相当好,这也就给了我们金融政策更大的施展空间,因此,我国之前的整体利率一直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上。

截至去年底,我国央行基准利率仍然保持在2.85%的水平,而且已经维持了接近两年时间。此外,央行也多次通过逆回购等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