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起水泡怎么办?别担心,不是坏事!说明病邪正在根除!

很多新手朋友艾灸时,无法掌握施灸情况,或是因为对温度不太敏感、急于获得疗效, 常常致使施灸部位出现水泡,烫伤肌肤,短则三五日,长则半月有余才能恢复。那么艾灸烫出水泡究竟是好是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艾灸在我国中医历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养生保健治病之法,其有着温中补虚、调和脾胃、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祛湿消肿等作用。最早对于艾灸的运用便是直接取艾绒,搓成金字塔柱状,放置在要灸灼的穴位或部位上,点燃艾绒,渐致化脓,最后形成瘢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现代人已经不再需要依靠导致穴位皮肤流脓留疤的瘢痕灸来根治疾病。艾灸几乎丧失了自身治病的这一特性,转变为以养生保健为主。因此在灸法上也从原来简单粗暴疗效迅猛的瘢痕灸、直接灸,转换为悬空灸、隔物灸、雀啄灸,避免了直接灼烧皮肤,减少了疼痛,也不再破坏皮肤美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我们在艾灸时,如果不小心出现烫伤、起泡的情况,为了促使灸疮无菌化脓,需要注意调养。《针灸大成》中记载:“灸后不可就饮茶,恐解火气;及食,恐滞经气。须少停一二时,即宜入室静卧,远大事,远色欲,平心定气,凡百俱要宽解。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便是对于出现水泡后注意事项的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主要满足于不同的需求,对于以养生保健为主要目的的我们来说,平日里可以相对温和的灸法,避免皮肤烫伤。希望各位在今后的日子里,可以坚持艾灸,健康生活,开心快乐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