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上海、浙江等地出现部分学校班级因甲型流感、诺如病毒等原因停课的情况,引发舆论热议,难道疫情封控的日子又要来了吗?在这里,可以肯定的是那种日子已经成为了公众记忆,一去不复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流感病毒主要侵袭上呼吸道,分为甲、乙、丙、丁四种,对人类伤害比较大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甲型和乙型流感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易引起大流行。那么甲流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呢?简而言之,就是甲流的传染性更强、病症更猛烈。2 岁以下的宝宝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容易引发心肌炎、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需要家长格外警惕。

诺如病毒是今年的流行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外环境抵抗力强等特点,可以通过食物、饮水、生活接触、空气等途径传播,全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老年人及患有基础性疾病的群体临床症状可能更严重,还容易引起并发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新冠而言,大家都不陌生,为了避免公众恐慌和不必要的舆情,这次各学校都特别做了说明,病因非新冠。实际上,从目前检测阳性率、发热门诊就诊量、住院患者人数等来看,当前已经进入疫情的低流行期。这一阶段新冠病毒并未消失,不过由于大多数人已经在峰值期感染过,在短期内,康复者抗体和细胞免疫能很有效避免感染,导致病毒传播速度极慢。再者,大家经历过一次,对其中的玄机肯定也已经有所了解了。

记得在我小时候,学校没有停课的概念,只有学生请假,有时候半个班都来不了,老师最后只能让上自习,怕影响班级整体进度。现如今,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越来越高,很多地方要求,若1周内出现10例以上流感样病例,应及时向所属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当地也会根据感染形势做出判断处理。

实际上,因水痘、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导致的停课是很常见的疫情应对方式,由于学校是人流密集交汇区,老师学生在一个密闭空间内朝夕相处,一旦出现感染性疾病,往往引起群体性感染。所以当学校内出现一定数量的病例后,为避免进一步扩散,学校会采取小范围停课的方式来应对。同时新冠让整个社会的医疗体系和防控意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具备了很强的应对突发疾病灾害的经验和措施,所以我们不必过度恐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波停课来看,家长们表现得相当淡定。从疫情时的谈“病”色变,到如今泰然自若,我们经历了恐慌迷茫、疯狂抢购、回头觉醒的阶段。实事求是地讲,上一波疫情过后,我家里治疗新冠的药三年吃不完,希望各位专家千万不要再发各类防治药品了,让公众喘口气赚点钱,韭菜也是有生长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