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月15日,人民银行表示,2023年金融市场工作会议确定:

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落实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16条政策措施,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短短几句话,但是却把楼市现在,未来给安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看看因城施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大白话就是,看城市的具体情况:

如果未来销售不见好转,那金融支持力度就会加大,房贷利率应该会持续下调,其他各种花式促销,估计也会继续,甚至更花。

如果销售回暖,楼市稳定,金融支持肯定也会相应地稳住。

如果销售火爆,各种收紧措施就会逐步回归,上调首付比例,提高房贷利率加点,限贷限购等等。

其次看落实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16条政策措施,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

这条没什么好说的,重点是稳定和保交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看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很明显,是要大力发展租房市场;

当然,主要是针对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

为何?

因为一线城市需求依然旺盛,还有大量的刚需存在;

不管房价能降到多少钱,也不可能满足得了所有已经在一线就业的人;

更何况,还有大量的年轻人在源源不断地涌入大城市。

而大城市的土地是有限的,那就只能多种居住形式并存;

买得起的人买房居住,买不起的人就只能租,租又有廉租房、公租房、城中村、私人房、公寓等等可以选择。

比如深圳,甚至还推出了商改住;

把过去的商业楼,写字楼、还有一些工业宿舍等等,改成公寓。

毕竟,在市区上班的人,尤其是上早班的人,住到关外是非常不方便的,通勤时间和成本都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市区的房子,大多数人是根本买不起的,甚至都已经租不起;

这就可能会导致年轻人只能离开,但是深圳的发展是离不开年轻人的支持的;

尤其一个羽翼未丰的年轻人,还没成长到应有的高度,就因为住不起房子,被迫离开深圳的话,那将是深圳的损失。

这样的话,就需要一个能够支撑年轻人生存的空间,需要一个他们能住得起的地方;

至于买,那就肯定是更为靠后的问题了;

所以,这个时候加大租赁市场的建设力度,金融支持,是很合适的。

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其实也就是租售并行的新模式;

只不过,以前是以销售为核心,日后大城市将是存量市场,那就只能发展租赁为核心的市场了。

很多人可能没有细想过,大城市的土地,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大开发,剩下可供开发的土地已经少之又少;

新增必然逐年减少,盘活存量,优化存量,才是未来房地产业的新模式,这也是为何深圳去年就推出商改住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小城市则与大城市几乎完全相反,这些城市基本不缺土地,但是缺人口,而且人口还持续地流出;

没有人口支撑,建再多的房子也没用,自然就不能再建,或是建得少了。

这也就导致了无论大小城市,都没能大量新建房子;

房地产的发展模式,也就不得不改变了。

至于说房价问题,很多人都会说,房价撑不下去了,等着买便宜房子吧!

我也只能说,你们高兴就好。

存量房子也许真的够40亿人居住,但问题是房子在哪里呢?

小城市和农村的房子,有多少人愿意去住呢?

大家都想住在城市的话,怎么办?

城市的房子够得所有人居住吗?

大家都想住一线城市和省会,又该怎么办?

大家又都想住在市区核心地段,又能怎么办?

想清楚这些,就会明白房价的问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货币购买力下降;

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而货币,是可以印出来的,甚至还可以加零,说不定现在更是直接在电脑上加就行了。

所以,房价会怎么变,自己就该心里有数了吧!

而且,央行也明确了,要的是稳定,如果不稳,自然就会持续有新的更大的措施来稳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