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医学教授是国家非常宝贵的人力资源,也是引领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培养一位医学教授的时间非常漫长,而且还需要医学者拥有极高的天赋。因此,每位医学教授都是各地区的重点保护人才。

疫情发展的三年多里,我国的医疗系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大量的普通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都离不开这些医学人才的默默付出。他们并没有在网络发声,也并不是所谓的网红专家,只是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暨南大学59岁医学教授离世,年前还曾出诊

普通百姓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春节过后大家都恢复正常的生活。但是在这段时间里面,我们会发现很多大学里面的著名教授、特别是医院里面的顶尖医生,都在这个敏感的时期频繁离世。我们在感到惋惜的同时,确实也应该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根据广东省医师协会发布讣告,深圳市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暨南大学研究生导师陈递林教授不幸离世,终年只有59岁。这是一位顶尖的医学教授,也是深圳市特意引进的医学高端人才。陈递林教授的突然离世,同事和朋友都感到很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递林教授出生于贵州安顺关岭县,上个世纪80年代,以优异的成绩被华西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录取(如今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进行本硕博连读,于1992年拿到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从一个普通的贫困县高中毕业,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全国顶尖医科大学的博士,陈递林教授可以说是当时的天之骄子,其天赋也是异于常人,所以在后续的工作当中,有着非常大的成就。

当时的博士含金量非常高,陈递林先生可以直接留在学校任教。但是他放弃这良好的工作机会,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博士毕业以后,投身到深圳特区的建设,成为深圳市首名引进的妇产科博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深圳人民医院正处于筹划发展阶段,陈递林先生积极推动医院妇科的发展,并且建立起一套完善检查以及剖腹产制度。由于自身的科研成果突出,陈递林先生又被211高校暨南大学聘请为教授,并且成为研究生导师,为妇科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端人才。

现在的妇科里面基本都是以女医生为主,像陈递林这样的顶尖男教授,已经变得非常罕见。根据知情人透露的消息,在年前还可以看到陈递林教授坐诊信息,所以目前突如其来的噩耗,大家都会感到比较意外。深圳市人民医院以及暨南大学也没有公布具体原因,容易让人猜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顶尖医学人才,为何频繁离世?

按照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来看,正常人应该都能够活到73.5岁,拥有更好的医疗资源,本身就是顶尖医生的医学教授,按道理来说,整体的寿命应该会更长。最近半年以来,折损的医学教授已经比以往增加数倍,陈递林教授只是其中的一份子。

笔者觉得,这里面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第一个就是属于突发疾病意外离世,这种事每年都会有个例,属于正常现象。第二种就是最近三年过于劳累,最终拖垮身体。第三种就是受到新冠病毒的影响,由于自身又有基础疾病,最终没有扛住,遗憾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笔者观点里面一直提到,我国医学类教授的总体工作强度过大,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削减。以陈递林教授为例,他不仅是深圳人民医院的主治医师,还是暨南大学的医学教授。这些身份就意味着他需要坚持教学,还要坚持出诊,还需要搞好自身的科研事业。

教学和实践的相结合,确实是当代医学教授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现在的医院对医生也有很高的学术要求,特别是论文产出方面更是有数量要求,需要耗费医学教授大量的时间。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无用的工作去掉,让这些人才都得到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可能人才的折损率就会大大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愿逝者能够安息,也希望我们的高校以及其附属医院,能够有更加合理的排班制度。更希望国家能逐渐降低对医学教授的论文要求,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出诊,耐心地为病人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