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已经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最常见的失明原因。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黄斑变性的发生率有显著增高的趋势。到2050年,早期AMD患者将是现在的两倍,而严重致盲将是现在的2.6倍。

目前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最有效的是抗VEGF类药物,在我国目前治疗主要有三类,黄斑变性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及康柏西普。面对庞博的市场,国内药企还有更多的药物在研当中。《泛美研究》梳理了目前10家有关抗VEGF类在研药物以及相关企业,详见本文。

EXG102-031注射液获批,黄斑变性赛道迎来种子选手

1月19日,杭州嘉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其新型基因疗法EXG102-031注射液的研究型新药(IND)的申请,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wAMD)。

EXG102-031眼用注射液是治疗黄斑变性(wAMD)的临床阶段的基因治疗药物,与现有的需要反复注射的抗体药物不同,只需要一针注射,就可在体内长期表达并有效治疗视网膜中异常血管形成和血液的渗漏。EXG102-031的I期临床试验将评估EXG102-031在wAMD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同时也会评估其对患者的视力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MD是一种渐进性眼病,由视网膜中心黄斑受损引起,可导致视力模糊和失明。AMD分为干性、湿性两种,其中湿性AMD也被称为新生血管性或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仅在中国就有逾5000万AMD患者,其中十分之一(约500万)患者为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黄斑变性,也称为湿性AMD (wet AMD) 患者。wAMD是一种严重视力丧失和不可逆转失明的眼科疾病,是由异常的血管生长和血液或液体泄漏到黄斑引起的,导致瘢痕形成和中心视力的快速丧失。在全球约5000万与AMD相关的失明中,wAMD约占9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电子产品使用的增加,中国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人数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国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病率从2016年的329万例增长至2020年的376万例,预计到2025年将进一步增长至432万例。

十个在研药品蓄势待发,“四战之国”形势或将打破

湿性的老年性黄斑病变目前的治疗方法就是眼泪注射一种药物,叫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诺华公司)、阿柏西普(瑞泽恩美国再生元公司与德国拜耳合作开发)及康柏西普(康弘药业)是目前在中国获批准上市的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药物,并已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另外,1月29日,齐鲁制药递交了雷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研发代号为QL1205)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这是国内首个申报上市的雷珠单抗生物类似药。

这几年,抗VEGF药物治疗眼科疾病的重要研发方向之一,以下表格为《泛美研究》梳理目前国内眼科市场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在研创新生物药以及相关企业。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月16日,荣昌生物制药宣布RC28-E注射液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Ⅲ期临床试验正式启动,这是今年眼科黄斑病变赛道首个获批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泛美研究》整理及制图

除了杭州嘉因,在这一领域其实还有不少企业也正在加码布局。例如,同为医美企业的康哲药业于2022年7月26日,与一家生物制药公司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订立资产转让协议,从友芝友生物制药购得玻璃体腔内注射用靶向VEGF和ANG2的四价双特异性抗体在全球范围的全部相关资产。增强其眼科业务的竞争力,推动眼科业务快速发展。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针对湿性的老年性黄斑病变,除了注射类药物以外,兆科眼科的PAN-90806对比其他药物,优势就在于患者可以自行用药,无需前往医院进行玻璃腔内注射;同时可减少侵入性注射次数,数据显示,其与lucentis配合使用可使注射次数降低79.4%。这两大优势将极大程度增强患者依从性,未来或将对眼后节用药造成颠覆性改变。

在2020年,我国VEGF单抗类药物的眼科疾病市场总销售收入约为29.68亿元,鉴于我国人口结构已呈现老龄化趋势,且VEGF单抗在治疗wAMD具有较好的疗效,未来VEGF单抗药物在眼科领域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20.94亿元。

国内外竞品众多,药物创新决定优势所在

截至2020年底,眼部黄斑变性是全球三大致盲病种之一。随着年龄增加,视网膜组织退化,变薄,引起黄斑功能下降。随着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眼底病在中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0.6%。由于眼部黄斑变性与老花眼症状相似,并且多数老年人对此病缺乏正确认知,往往认为是眼睛衰老的正常现象,从而导致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带来不可逆的后果。

目前,国内抗VEGF药物市场单一,主要是市面上药物种类可选性少,并且大多都是进口药物,而且价格昂贵。不过现在国内很多企业的药品都在临床阶段,且已到Ⅲ期,相信未来2—3年之内,在研产品会陆续成功上市,到时市场竞争将会更进一步。而中国则是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老年人群中眼科疾病也比较普遍,是VEGF靶向类药物生物药的重要研发产地和市场。

嘉因生物的EXG102-031注射液获批,未来或将快速取代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的市场份额,因为这两者都需要注射3针,维持时间一般为1-1.5年左右。而佳音生物的只需注射一针,后期跟其恢复情况再进行注射,减少注射次数降低感染几率,费用也会相比少一些,这对患者来说无疑是好事。而且,雷珠单抗在国外的市场已经显著减少,阿柏西普目前在国际上使用最为普遍。随着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用药市场的扩大,以及后续雷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上市,诺华制药雷珠单抗的市场份额或将进一步遭到分割。

眼科行业药物市场竞争虽然单一,但很激烈,因为每一家医药企业实力强劲,各家药企在药物效果上都别具优势。尤其生物领域,在研发端的结构创新决定其疗效优势,也是药物开发的源动力,更是专利布局的关键立足点。这些特点都将影响着每个药企的开发、实验、临床等等,同时也将影响着整个眼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