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渔村到大都市,与江苏唇齿相依的上海,究竟如何一步一步脱离江苏做大做呢?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刚刚成立,便在上海设立特别市,管辖区域包括如今上海老城区,黄浦江以东沿河地区,以及如今宝山区在黄浦江沿岸到吴淞口的部分,而整个上海特别市也是依靠黄浦江两岸而设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为何着重加了“特别”这个修饰,是因为当时国民政府想要直辖上海,却遭遇了和当时江苏省的经济利益冲突。自上海开埠以来,列强的侵略,在客观上催生了上海局部区域的近代化,也导致江苏想要极力“挽留”经济发达的上海。正因为如此,最终上海县在升格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分为二,江苏省仍保留之前部分上海县的奇特局面。

而作为上海市的前身,上海县又是从何时出现的呢?其实最早唐朝时期,天宝年间,如今上海区域就已经归属华亭县管辖,县衙和中心辖区在如今的松江区,属于上海比较靠内的区域。不过这么设置也并不奇怪,因为当时黄浦江下游到长江入海口,都是河流冲刷出的浅滩淤泥,只有渔民从事捕渔业,上海的简称“沪”就是从“扈”演变而来,是一种古代渔民自创的捕鱼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社会,这里在经济上自然也是全国“吊车尾”,没想到如今全国的经济中心,曾经也是穷山恶水的代名词。

后来,局面的改变从南宋开始,当时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和航运贸易的发展,朝廷为了适应航运贸易,顺黄浦江而下,在浦西设立了上海镇,到元朝时期,上海镇升格为上海县,归属从华亭县升格的松江府管辖,上海也跟随着松江府第一次从苏州府分隔出来。

之后明朝到清朝中期,也一直保持着这样的隶属关系,松江府和上海县在明朝一直属于明南直隶,后来到了清朝又属于分割出的江苏省。此时的上海县,虽然已经赶上了江南地区的发展,但是距离从小渔村成为大都市,在历史上还差一段偶然因素,这也预示着上海脱离江苏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知道吗?历史上,江苏和上海本是一家,那后来究竟发生什么让上海出现从江苏“撕裂”的局面?被打破宁静的上海又是如何上演“两极反转”的?

在清朝统治下的上海县,虽然中心占据如今上海老城区这个黄金区域,但是在当时包括上海县在内的南部,主要区域属于松江府,下辖的青浦、金山、奉贤、南汇等县,也都是后来才成为了上海的区县,北部的宝山、嘉定以及崇明岛,当时还隶属于从苏州府划出的太仓州管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当时上海县相比于整个松江府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但历史吊诡却在清末出现了。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打破了上海的平静,随着战后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上海成为了必须向英国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这里的上海指的就是上海县,反转也就从此时开始上演。

那当时英国人为何会看中上海县,而不是松江府府衙驻地所在华亭县呢?虽然那里能接触到的政府级别更高,经济条件也更好。但是作为老牌资本主义殖民国家,英国佬用毒辣的眼光发现,处在黄浦江下游,和吴淞江交汇,并且临近长江出海口的上海县,不仅是天然的滨海良港,可以直通海路,更重要的是从这里通过长江,可顺江而上深入中国内陆,成为深入殖民中国的“前哨”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当时的清朝官员却没有心思想这些,为了对洋人敬而远之,清政府在黄浦江西岸,如今上海中心的黄浦区,也就是当时上海县城所在地的外围,给英国人划了一片滩涂地,用以建设港口和领事馆。

而这一行为直接催生了上海英租界的产生,之后法国和美国相继建立了法租界和美租界,美租界后来又和英租界合并,联合多国成立公共租界,它们全部一字排开分布在黄浦江以西,苏州河两岸,面积超过上海县城数倍。而由于它们拥有完全独立的税收、司法权力,以及租界工部局这样独立的行政机构,这让租界区域成为真正的城中之城,国中之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租界内的工商业繁荣,也很快辐射到上海县其他区域,并且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中国近代官办工商企业,也落户上海县,甚至为了在经济上更好的对接上海租界,与之连成一片。于是,上海县在1912年开始拆城墙、筑新路,逐步向近代工业城市发展,此时的上海县虽仍属于松江府,却在经济地位上实现了反转,为之后的正式“脱离”埋下了伏笔。

经济地位的“豪横”,注定了上海在历史中脱离江苏的宿命,新中国的诞生又给了上海怎样的新生?

1912年随着清政府的覆灭,民国的建立,上海行政区划直面调整,松江府被废除,仅保留驻地原华亭县区域,设立松江县。而上海县与如今上海地区众多其他县,被统一划归新设立的“沪海道”管辖。但是由于上海县已与租界融为一体,并在经济上成为全国翘楚,还让北洋政府在1925年以其为核心,短暂设立过淞沪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当时的上海县究竟有多强?包含租借在内,总人口与已经超过150万,进出口贸易占全国一半,工业人口和工业产值也占全国一半。这样一个在当时占据中国工商业半壁江山的耀眼明珠,自然成为各方势力争夺和重点关照的对象。后来,北伐军击败北洋军阀,占领上海,国民政府刚刚成立,便急不可耐的在原上海县的基础上,包括租界和外围,拓展了6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直接从江苏省划走,并成立了上海特别市,而上海县只保留原本的边缘地区属于江苏。

从一省下辖之县,直接跃升两级归属直辖,上海脱离江苏迎来了飞越,但是租借和殖民压迫仍未覆灭,上海灯红酒绿的浮华之下是无数劳工的血泪。在又经历了抗战的血火摧残之后,上海在解放战争后期才真正迎来了解放,也获得了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上海主要区域依然维持之前大小,在外围设立了半包围的松江专区,延续了归属江苏的建制,直到1958年包括崇明县和松江专区总共10个县,从江苏划归上海,上海面积也扩大了10倍之多,达到近6000平方公里,大致与如今相当。

之后,一个崭新的上海市开始冉冉升起,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浦东奇迹被创造,上海再一次爆发作为沿海大城市的经济内生动力,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领头羊和全国经济的火车头,走在了时代的最前沿。就此,上海这张国际名片诞生,看完这段上海从江苏分离历史的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点赞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