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古华夏,还是新中国,都秉持着和为贵的大国智慧,一个“和”字,包海异,容分歧,化龃龉,既彰显礼仪之邦的风度,又埋下携手大同的远见。

“飘洋过海:瓦良格号预来华”

“看不到航空母舰,我是不甘心的。”从毛主席到周总理,无数伟人盼望着,许诺下,但更多的人,直至溘然长逝,也未曾见到中国航母行于碧海。

新中国成立后,美航空母舰便在台湾海峡开始了对华的严密封锁,看着美制航母在家门口晃悠,纵然万般难受,但中国困于无航母建造的核心技术,只能更多地关注近海作战和岸防装备,然而,这并非意味着中国无意于航母建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在面对南海危局时曾慨叹:“(现在)没有航母,我们不能让中国海军去拼刺刀。”它是困难,却也是动力,在未来海战中,航母的缺失将是致命打击。

80年代中期,《当代海军》杂志刊登了一篇中国航母建造的文章,展望中国海军建设,强调了航母建设的重要性。此时,中国已经开始大胆设想,一定要建造一艘属于自己的航母。

“一些孩子,把自己的压岁钱,几十、上百,上千块都寄到了杂志社。”《当代海军》的编辑哽咽道,“他们说要支持中国海军建造航母”。

人们的呼声越来越大,可事实上,八十年代中期,因为财力和物力紧张,在海军将领的多次申请和强调下,才刚刚敲定航母课题。

及至九十年代,委派的工业部门专家们一直辗转美国、俄罗斯、法国、乌克兰等国考察发展航母的经验,遍寻分析,他们最终相中了乌克兰的“瓦良格”号。
此时,向美英法购买航母基本无望,军工为国家管控,极有可能花重金替他人收拾破铜烂铁。可乌克兰不一样,在苏联解体后,它继承了苏联的军工遗产——苏联黑海造船厂。

“瓦良格”号原定为装备苏联太平洋舰队的第三代重型载机巡洋舰,但在苏联解体后,这艘沉睡于黑海造船厂的航母引发了一场风波。

1991年,“瓦良格”号的总体工程完成度已过半,接管了黑海造船厂的乌克兰却对这艘“大家伙”兴致缺缺,他们希望俄罗斯全价收购这艘航母,但双方最终在款项上僵持不下,最终谈判破裂。

最后乌克兰当局直接撂挑子,将“瓦良格”号这艘性能优良的航母扔给了黑海造船厂自行出售。

乱象入局,趁机收购,这是中国离航母梦最近的一次。1998年,初创的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参加国际竞标,少有人知道,这家主营博彩业的公司背后是中国政府,最终,创律旅游娱乐公司以2000万美元购得“瓦良格”号。

他们对外造势,称将把这艘航母改造为海上综合旅游设施,包括旅馆、迪斯科舞厅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9年7月,“瓦良格”号预开赴中国。

“一波三折:土耳其阻行”

顺风顺水购得“瓦良格”号令众人兴奋不已,那是个绝妙的时机,航母强国不愿意接手乌克兰的“尾货”帮其解围,如同中国一样的航母起步国则眼光毒辣,肯下血本。然而,花钱购买只是第一步,甚至是最简单的一步。此后,中方面临的是繁杂冗长的谈判和磋商。

当中国派遣的船队驶达土控博斯普鲁斯海峡时,遭到了土耳其海关的警告和阻挠。

土耳其方振振有词,“瓦良格”号船体过大,如果强行通航将会危及航道和其他船只正常航行,因而强制其退回黑海。如何驶向中国,这是“瓦良格”号来华遇到的第一重困难。

滞留黑海的花销是巨大的,除却每月必须向乌克兰当局缴纳的1.7万美元停泊费之外,每天还需另支付8500美元,多起款项收费模糊,加上中国后期的诉讼费用,竟然生生冗沉至8000多万美元。

一个初创的澳门博彩旅游企业自然无力和土耳其官方抗衡,迫不得已之下,中国政府从幕后走到台前,开始同土耳其进行艰苦谈判。以真实身份露面,从跨国商贸上升至国家谈判,运输费用激增,这是“瓦良格”号来华遇到的第二层困难。

见买主先现,土耳其背后的“第三国”也跳了出来出谋划策,同年12月,美国驻土耳其大使会见土耳其领导人,建议土耳其禁止“瓦良格”号通过海峡。

至于何谓“建议”,何谓威胁,“第三方国家”似乎总是牵扯不清。

此时,中国还在费心保证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安全保险,“我们可以加派护航拖船,一切损失由我们承担。”提出了多个可行方案,但土耳其在会见美大使后,直接甩出了他们的条件。

苛刻的条件总共20条,包括将护航拖船数增加一倍、通过海峡时必须保证灯火通明、中国每年安排100万旅游者访问土耳其等等,最荒诞的,莫过于中国需缴纳10亿美元的“风险保证金”。而购入“瓦良格”号,也不过2000万美元。

这是刁难,是敲诈,是潜规则,但中国答应了。这一应,等于将中国预备发展航母事业的决心提到了台面上——抑或,这本是心知肚明,乌方装聋作哑,土方趁火打劫,美方暗中使坏,搅作一盘乱棋。

2001年9月,由中国交通部官员和航运专家组成的代表团访问土耳其,长时间的讨价还价,土耳其和美方的巧立名目……如何以充足的耐心和端正的心态去谈判,这是第三层困难。终于,在事项谈妥后,土耳其决定放行。

“瓦良格”号事件如同一块伤疤,烙在了当年的“海军迷”的胸口。便是和平年头,也有乱象纠扯,崛起这条道路,中国一直走得隐忍而艰苦。

2005年4月,“瓦良格”号被拖入大连造船厂第一工场的30万吨船坞,从“瓦良格”号到“辽宁舰”,十年一淬,世界都知道,除船体来自国外,其余设施装备皆来自中国制造。

“大国智慧:以和为贵,以和致远”

饶是土耳其在“瓦良格”号来华时横加阻挠,中国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也未曾想过给土耳其“使绊子”,出于现实,基于和平。

伴随着中国市场、资金和技术不断扩大和进步,2000年至2010年,中土双边贸易额从12亿美元猛增至170多亿美元,在十年间足增长了12倍之多。

而中国的中兴、华为、中钢集团、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等知名企业也在土耳其进行了投资。毫不夸张地说,比之在“瓦良格”事件中土耳其敲诈的名目,中国主动投资、与其合作的项目收益更大、更可持续,远超于所谓的“提供100万游客”和10亿“风险保证金”。

2010年10月,中国和土耳其宣布正式建立和发展战略合作关系,全面提升各个领域的合作水平。尤其是在经贸合作领域,中土双方希望在2010年双边贸易额170亿美元的基础上,于2015年达500亿美元,2020年达1000亿美元。

如果说经贸合作乘上了经济全球化的东风,那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则是中土合作独具潜力的合作领域。

“基建狂魔”的桂冠之下,是中国本着大同胸怀,主动承包中东、非洲等地区的铁路和列车建设的创举——无论何等社会制度,过往恩怨,利益纠葛,都可以悬置私怨,坦诚布公地共建更便利、更高速、更联通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辽宁舰”建造进入白热化阶段时,中国已获承建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铁项目二期工程,这一项目总金额达12.7亿美元,是中土自确立战略合作关系以来最大的基建合作项目。

时至今日,诸如此类项目不计其数,土耳其时能看见中国工人和工程师的身影。土耳其人来中国接受培训,回国传授工程技术。

孔子学院亦是进入了土耳其高等学府,在耶蒂特佩大学和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等大学里,广大土耳其学生受中华文化的吸引,“其实我们的文化中也有很多共通之处。”在采访中,土耳其学生兴奋地表示。

在1999年至2001年的“瓦良格”事件中,大多数人看见的是土耳其的蛮不讲理,中国的忍辱负重。但大国通过土耳其色厉内荏的表象却透视了土耳其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和困境:它是西方诸国逐鹿分权的关隘,亦是主权错位和固化的死水。

于窘迫中窥见天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和”局当前,应有海雾森森。这个三面临海的小国,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在内的绝大多数土耳其海域都被西方强国渗透,“瓦良格”事件或有私心,更多的,则是大国博弈的身影。

为何中国不“教训教训”土耳其?一是知晓在“瓦良格”事件中土耳其的马前卒身份,二是中国从古至今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热爱和平,并非怠于反抗或虚与委蛇,而是相较于困兽作斗,更青睐于以一颗同理心去触碰、相交。

目前,中国与欧洲、中东和非洲的贸易大多仍通过印度洋、马六甲和中国南海的海上运输通道,中国和土耳其在安伊高铁项目的基础上,还将探讨建设一条经中亚、高加索到土耳其的陆上运输道路,为两国和中东,乃至世界多极化态势的推进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