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门年夜饭是年味再塑造的一部分

一则题为《上门做年夜饭太火,有厨师10天挣2万》的报道在网上引发热议。虽然报道主要是针对“上门做年夜饭”这个新业态的综合评述,但是多数人在看报道时,就因为“10天挣2万”这组数据,竟然走向不同程度的“阴阳怪气”。

比如“有钱人的生活,我们高攀不起”,再如“全家人一起包饺子不香吗”,又如“这不是朝阳行业,这是短期保姆”。如此种种,不外乎是想强调“消费太高了”、“年夜饭自家人做更好”,“不看好上门做年夜饭这个产业”。

一定程度上,仅就观点来讲,这些看法不见得都经不起推敲。可问题是,看待这样的报道,不能仅仅停留在产业视角上,还要根据现实生活去全面审视。要知道,“上门做年夜饭”这种服务前几年就有了,只不过在没有形成产业规模的情况下,只在小范围讨论和流传。

而且就“上门做年夜饭”这种服务来讲,肯定是从一线城市开始的,它本身算家政上门服务里面偏中高端的一种。就此而言,“有钱人的生活,我们高攀不起”这种论调,好像也没有错,但是只说对一半。因为回到年夜饭上,除却消费成本,其中还掺杂着家庭的习惯和观念。

就此而言,也就能理解,为何有人会说出“全家人一起包饺子不香吗”这种话。因为他(她)们更在乎“年味”之于家庭的考量、之于团聚的考量、之于熟味的考量,当然也包含家庭本来的习惯和观念的驱使。

但是就当下的快节奏生活现实来讲,很多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家庭考虑到“假期少”、“长辈累”,会淡化传统意义上“年味”必须亲自动手的观念,而是倾向于“多陪伴”、“轻松些”。而且区别于酒店和餐厅的是,在家里享受年夜饭服务,就餐时间和就餐环境更宽松一些,更容易让年夜饭的氛围持续更久。

因此对于“这不是朝阳行业,这是短期保姆”这样的论断,只能说有些偏狭了,虽然也描摹出了产业周期短的事实,却没有真正明白“上门做年夜饭”服务存在的现实意义。要知道,“上门做年夜饭”产业肯定不可能搞专属的厨师队伍,也不可能随便找几个做家常便饭的叔叔阿姨应对市场需求,而是从酒店和餐厅的厨师队伍里灵活调用。因为在“10天挣2万”的高回报面前,确实有厨师表示“愿意专门接上门做饭的单”。

我们都知道,不是所有的餐厅和酒店都在过年期间承接年夜饭服务。这种情况下,人员上的接续调用,自然是灵活的。也就是说只要有厨师愿意,很容易挣得满意的薪水。当然这还只是常理,放到当下,因为疫情对餐饮业的冲击,很多厨师在过去三年来,其实收入很不稳定,这种情况下如果有“10天挣2万”这种好事,多半是不会拒绝的。

另外“上门做年夜饭”服务走火,从市场需求角度讲,其实也跟疫情没有完全退去有很大关系。尤其家中有“脆弱人群”的情况,在酒店年夜饭和餐厅年夜饭、上门年夜饭之间,肯定是首选上门年夜饭的。

也就是说,在消费成本、家庭习惯、家庭观念之外,疫情风险的不确定性也是推动“上门年夜饭”服务走火的重要因素之一。说到底,上门做年夜饭背后是“年味”再塑造,一方面人们的观念越来越开放,即便传统仍然保留着,但是更注重人与人交流层面的“年味”,而非是只是吃食层面的“年味”。

如此强调,当然也并非认为吃食层面的“年味”就只是关于吃食,而是当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情况下,人们会不约而同的再塑造“年味”,也就是从“以吃为大”的“年味”逐步转向欢聚、轻松的“年味”。

与此同时,考虑到这一年是疫情三年来的放开之年,人们既有跟家人团聚的诉求,也有对病毒担忧的考虑。如此之下,“上门做年夜饭”这个产业就爆发了。起码从规模上讲,要比非疫情时代多很多。不得不承认,新事物的崛起总是跟现实相关。

至于提供“上门做年夜饭”服务的厨师们“10天挣2万”的数据,应该指的是行业“天花板”,并非行业平均值。对于这个问题上,无论是入场厨师,还是围观群众都要基于事实去审视,而非听风就是雨,没等看完报道就开始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