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月5日,富士康发布公告称,2022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实现营收约1.4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7%。当前河南郑州航空港区富士康产能与出货量均已恢复到旺季峰值状态,而且园区的员工人数稳定在20万人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早前数据:全球每10件电子产品中有4件来自富士康。其实富士康作为一家起步早的台企,那会它在搞科研时,我们还在为吃饱饭做事。如今单单中国2022年手机总销量就达2.73亿部,有人就在疑惑:为什么中国大陆的代工厂取代不了富士康呢?

二、现象:毋庸置疑,富士康代工厂拥有高超的管理体系和良性循环的产业链

我曾经拜访过宜春的一家新能源公司,他们是做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经过沟通,对方说他们的控股公司是富士康。这是个什么意思呢?

你以为的富士康也许是一家代工厂,事实上它现在已经是一个企业集群,我估计类似这种下属企业星罗棋布在各个领域。

  • 这也可以理解为,相当于它将生产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抓到手里,才会一点点的获取每个环节的利润,最终达到最大限度节约成本的目的。
  • 同时,富士康这样的巨头制造业,工业文化自然非常浓厚,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管理机制,规范也是巨细靡遗。一片物料流下去,如果有问题基本会卡在工厂里,很难流到客户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在这样机制下,每个在富士康工作的人,其实可发挥余地很少,你要做的事情,就如同开窗户那么简单。它的机制里面把几乎所有工作步骤都封装成一个个黑盒子,而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打开这个黑盒子,它还会告诉你要先打开哪个盒子,后打开哪个,你把这些盒子都打开,工作也就做完了。
  • 这和苹果手机与其他手机的区别是一样的。苹果手机似乎除了系统,没有什么其他单项优势,各种单项指标经常被其他厂家按在地上摩擦。但系统组合影响下的整机,消费者体验感,苹果无可比拟。
  • 工厂一样,富士康强在高超的经营管理体系,就如苹果的系统一样。富士康强在整体体系的和谐,并非是设备有多先进,人员技能不能复制等。也就是说,富士康强就强在整体性协调性。

这就感觉好像你为一整个车间规划了一个建设和实施方案一样,其实你就是按照模板提了一下单而已,然后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链。

  • 总的来说,富士康已形成生产管理系统标准化以及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最关键的就是获得上下游的业务资源和多年从业形成的品牌价值。但是,工厂好建,人员不缺,硬件好办,其实就是软件难得,不是吗?

一、分析:富士康的代工技术强吗?其实郭台铭说:靠一流的客户!

简单点的说,富士康确实是把代工系统的SOP执行到非常彻底的公司,也很追求简单,甚至弱化对技能的要求,不懂技术都可以当技术员。试想下,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拿比亚迪举个明显的例子,你说这是比亚迪技术不行吗?那肯定不是吧。

  • 其实华为的P40Pro+就是比亚迪代工的,一样能做IP68级防水,机身公差甚至比苹果更高,有0.05mm。机身重量公差甚至也比苹果标准高,公差正负10mg。
  • 另外,P40Pro+和Mate40Pro+的陶瓷后盖也是三环材料,比亚迪制造,公差水平也能看见了,陶瓷和玻璃不一样,玻璃可以热弯模铸,陶瓷只能烧制,这样烧制的陶瓷后盖还能IP68的水平,并且目前也具备钛合金的加工能力。

那么,你说是比亚迪制造产量不够吗?其实华为旗舰系列一年能达到4000-5000万出货量,比亚迪也都能按时交付。

  • 那么,之所以取代不了富士康,相信原因懂都懂了。其实就是苹果不愿意把订单交给比亚迪而已,因为要是比亚迪代工技术发展上去了,肯定会影响自己小弟的收入,没有订单,当然取代不了。

  • 毫无疑问,在国内,即使抛开比亚迪不算,能够达到国际体系标准的也是多如牛毛。郭台铭曾说:一流的客户,二流的设备,三流的管理,四流的人才。
  • 可以说,富士康拥有最优质的甲方,不拖账期,还能给到毛利余量。这里不仅是自身的,还能养活很多相关联的小厂和创业企业。也就是说,其实是苹果成就了富士康,而像华为这样把订单交给比亚迪的,才是真的在扶植国产。

当然,我们也别以为代工厂没什么技术含量,就连国家的能力也是要用工业化程度来衡量其强弱的。但这种技术,国内的华南或者说深圳,顶级的消费电子供应链,实现产品快速反应,击败日韩竞争对手都是轻而易举的。

三、本质:等大陆在消费类科技产品领域超过苹果,大陆代工厂就能取代富士康了

我们要知道,富士康只不过是众多台湾省IT产业的一个缩影,但整个台湾的电子产业都是美国的配套加工厂。台湾省做的是帮美国代工的活,还得看着美国的脸色过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而且这个客户还不好侍候,万一你不小心功高盖主,代工的抢了主子的利润,主子就会抡起大棒来揍台湾的。要知道,早年VIA主板芯片做的不错,一度超过全球市场55%,美国一道制裁令,整个台湾主板芯片产业关门。
  • 过了几年后,台湾又物色到新的产业,把面板搞的有声有色,美国就更狠了,直接让台湾省抓奇美友达高管,主动送去美国伏罪,有的入狱,有的软禁至今,台湾面板产业也因此没落。
  • 又过了几年,台湾又搞成芯片代工,例如台积电高阶芯片毛利超过60%,比苹果还高得多。美国看不下去了,这不,一个“补贴”令下去,台湾就立刻停止台南3纳米工厂,转移到到美国建3座最先进制程的工厂,顺便还把几千核心工程师打包一起送过去。

还有早年英特尔CPU的报修率挺高的,主要原因是针脚容易弯。于是在2010年前后,英特尔想出一个损招,取消针脚,只保留金属触点,从此再也没有针脚导致的保修问题了。

  • 由于英特尔的强势地位,台湾的主板厂商,不得不在痛骂英特尔的同时,使用新主板CPU插槽。因为新插槽金属簧片极其脆弱,并且必须裸露,所以主板损坏率是英特尔老式针脚CPU的数倍。英特尔成功将自己的损失风险,放大数倍后,转嫁给了主板厂商,成功的做到了损人利己。

由于台湾省的特殊地位,美国确实是给台湾省一些好处。但这些好处又不能太好,所以过去几十年,台湾经济就是在这样被美国反反复复折腾下求生存的。

  • 而现在台湾省也面临一个困境,产业太单一化,例如出口商品里,电子科技产业占比为52%,并且极度依赖美国,已经患上严重的荷兰病。而最大的危机是,美国保持产业领先优势越来越吃力,在电子科技产业里能保持领先的产业也一个一个的减少。

不过说到底,这对台湾省来说也不算是啥大危机,等大陆在消费类科技产品超越美国的时候,台湾省必也会主动投怀送抱的,到时候台湾能获得的好处,只会比从美国那获得的更多。

最后的话:富士康代工技术再怎么吹,科技研发占比低都摆在那里了!

总之,富士康有完备的产业链上下游,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先发优势以及自建的物流等。这些都是别的企业要花个几年才能弄起来的,这样的巨型企业短时间内不会轻易被取代。但是,不得不说,外资企业正在悄无声息地被国内民营企业夺走市场份额,其实已经发生多年了,而且极大概率还会继续。

  • 在我看来,富士康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啥?其实就是“台企”身份。没有这层身份,或许也很难拿到苹果等国际订单。某种程度上说,台湾和香港是我们和欧美沟通的桥梁,很多不方便直接来往的业务,都可以通过这个中间人来做。当然,美国如果愿意在台湾甚至转移到东南亚等国投资代工厂,对于中国经济而言,都是利大于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