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井观商

醉井观商

关注
1.3万粉丝
0关注
3.3万被推荐
IP属地:福建

财务总监

15枚勋章

商业人物、行业商机,醉眼财经

  • 字节跳动的股权架构,看看张一鸣占了多少?
    字节跳动,那可是个庞然大物。股权结构?跟玩俄罗斯套娃似的,一层套一层,想摸清门道,得费一番功夫。张一鸣?他肯定占大头,具体多少?这可是商业机密,比女朋友的口红颜色还难猜。 内部结构复杂,据说像个方阵,各个部门精兵强将,互相配合,又互相制衡。 AI链条,那更是字节跳动的核心竞争力,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绝世武功,练成了就能称霸江湖。 不过,这江湖风云变幻,谁也说不准明天会发生什么。 现在,大家都在盯着字节跳动的动向,毕竟,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互联网的神经。 这股权结构,就像一盘棋,步步惊心,谁也无法预料最终的结局。 有人说,张一鸣的权力稳固;也有人说,权力分散,各有各的算盘。真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目前,字节跳动依然在高速发展,它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势不可挡。 但,这列车开往何方? 没人知道。
    热点情报所
  • 有个在澳大利亚的华人家中装个储能电池,连工包料13500澳元,政府鼓励使用新能源补贴2500澳元。然后他算了下,自己相当于也是要付11000澳元,估计8年才回本。不过在澳洲做这种光伏工程电气工程是要持证上岗,两个小时的工作量,可想而知赚钱程度有多高。所以在澳洲一个持牌的光伏,电气工程,电工之类人员年收入二三十万澳元很常见的。
    热点情报所
  • 我说几句很多人不爱听的加拿大大实话。大家都知道,加拿大是一个福利国,福利水平让你怀疑人生——没错,是那种让你觉得自己是不是生来就该过得像小王子一样的国家。
    可问题是,这个好像“人人有份”的福利制度,也没能避免贫富差距的拉大。你看,那些在商业区、闹市街头的流浪汉,你不觉得挺有意思吗?就算是寒冬腊月,他们依旧可以在街角找个地方蹲下,裹得跟“肉饼”似的,露出一只眼睛,随时准备跟过路人交换寒冷的眼神。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这些流浪汉那么多,难道加拿大的福利国家真的那么慷慨? 真相是,加拿大的福利制度中有个特别“体贴”的部分:只要你在经济上处于困境,账户里不到1000加元,完全没有工作收入,每个月就能拿到救济金。单身的最多500-700加元(大概3000-4000人民币),三口之家也能拿1100-1300加元。你别笑,按照汇率5.38来算,这个福利比你想象的要诱人。 可现实情况呢?相当一部分人账户里的余额比这还少,500加元都拿不出来,生活的方式就是月初豪爽地开趴,月中喝点粥,月末靠着救济金苟且偷生。你以为“月光族”只有在国内?不,加拿大也有,当然,他们生活的“逼格”要高一点——靠救济金活下去。同时你再看看加拿大的物价水平,那真是“高贵与廉价”了。 别看加拿大是个福利国家,人家的物价也是有“高贵之处”。作收入也许会让你觉得颇为体面。比如,一名清洁工的平均时薪是30加币(大约人民币156元),年薪七万加币,听起来不差,换算成人民币也有37万多;但是,要知道,你在这种“体面”的工作中,没几个月可能就得在温哥华多伦多的高档街区旁边那一片冰雪地里做清洁,想想就觉得冻得直发抖。 再看看洗碗工的薪水——15加币一小时,年薪三万六千加币(人民币18万)。如果你从事的是服务员行业,时薪也是30加币,算上小费,一年能拿到36万人民币左右,看起来好像还行。但是,生活成本可不便宜,想在多伦多、温哥华这种地方混下去,你就要开始研究如何用便宜的披萨套餐填饱肚子了——不然光靠这点收入,可不容易活得下去。要是在加拿大,你可能会突然发现,什么都比中国贵,除了吃个便宜的快餐和住一晚上青旅。 说到这里,大家千万不要觉得加拿大好像是个“消费天堂”生活压力比你想象的还要大,尤其是医疗方面,听说这儿看病是免费的,几乎所有的手术和检查都能免费搞定,但等候时间真的能让你有种“即使是病死了,也不如等到看病”之感。你在排队时,绝对有机会看到医护人员眼神里那种“又一个病人”的绝望,尤其是当医生的目标是每天不看超过25个病人的时候。幸运的是,如果你真的非常急,医生可能会变得有“高效”一面——直接把你拖到手术台上。 至于生育福利,嗯,别急,加拿大对产妇可是相当友好的。15周的产假,收入大约是原本收入的55%。这还不算,育儿假更是给得不差钱,一起算上,就是大手笔。每年还可以领点“牛奶金”和“托儿补助”,几乎让你不花一分钱就能体验到这片土地上的“父母特权”。不过,别指望福利无止境——所有补贴都不可能替代你心中最爱的温暖家庭。大部分人都知道,只有保持好心态,享受这份福利,你的生活就能更轻松些。 总的来说加拿大的生活就是这样,也让你体验到不一样的“冷酷”温暖。
    热点情报所
  • 为什么不直接发钱?因为效果太慢。有网友举例,给一人发五千,14亿人,全部就是7万亿。你家今天晚上多了1.5万,你会立即花出去吗?大概率不会。你可能留着,给银行付房贷。银杭发给你票票,你下个月又还给银杭,岂不是多此一举?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直接发钱效果慢?看看美国就知道了,发钱能救急,提振消费信心,钱会流转起来。关键得精准发放,给真正需要的人,别一锅炖。你家如果真的多了1.5万,我不信你会不花费,只是数额多少的问题,不可能不花,就算你还给银杭,那你下个月不也省下一笔,你下个月也会花多一点。 其实,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需求跟收入是成正比的,也就是收入越高开销也越大。所以需要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居民的工资。现在的人为什么不愿意多消费。就是因为现在收入水平不允许了,所以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
    热点情报所
  • 我们国家越来越繁荣富强,人民是不是越来越幸福安康?我给大家一组相当直观的数据?
    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 202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 从收入(当年现价)角度看,20年城乡收入分别翻了6.12倍和8.27倍。而物质消费呢?农村肉鱼蛋奶水果消费量翻了3倍,全国居民电、气、汽车等主要工业品消费量翻了6倍以上。 总体而言物价涨幅不快,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改善明显(巨大)。不是吗?
    热点情报所
  • 我想说,未来至少50年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因为你想替代,工业年用电量6万亿度,你们先考虑好去哪儿补上这6万亿度电,再寻思着怎么建工厂。要知道,机器不比人,我评论区里的那些殖人可以忍受层层克扣最后拿3毛钱发帖,但功耗100千瓦的机器你只给3千瓦的输入功率它是不会动的,不是吗?难道你们还真想用爱发电啊......
    热点情报所
  • 我说个冷知识:2024年12月14号,韩国国会投票弹劾尹卡卡通过。李在明在国会吃饭,他们并有团队人员国会工作餐。大侄子们都说韩国人吃肉根本不是事,好好好,知道了。但是看了李在明的工作餐,他们一定是不爱吃肉吧。散会!
    热点情报所
  • 日产一直以来有个毛病。好听点说,就是落后了不知道怎么追。难听点说,就是傲慢。往远了说,曾经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还是有点位置的。曾经2015年附近,每个月还能卖2000多台。到2019年月均能卖3000,甚至个别月份到了4000。
    但是当时豪车消费者的年龄层在不断下移,年轻人买豪车的比例越来越大。BBA三家快速转身,设计越来越年轻时尚。结果英菲尼迪没跟上。这几年下来,BBA的销量相对2019年还略有增加,如果相对2015年,几乎是翻倍。但英菲尼迪,到现在每个月销量仅剩200台,几乎已经是倒闭倒计时了。 说回主品牌日产,日产曾经在中国也是风光无二,2007年,中国市场年销20万辆,到了2016年,年销超过100万辆。10年翻5倍,这种增速在当年是断档领先的。甚至有一年,日产品牌还超过丰田和大众,登顶中国汽车年度销量最高的品牌。但是,到了2020年开始,形势就急转直下。中国市场新势力崛起,新能源高速增长。 当时几个趋势,混动,电动,SUV,智能化,智能驾驶,性价比。日产只有轩逸在性价比这一点上还苦苦支撑,其他一个都没抓住。而轩逸的性价比其实也已经名存实亡了,我预计明年轩逸的销量会大幅下跌。 混动,日产几乎是放弃的;电动,他们做得倒是早,但就做了一款(后面补了一款不伦不类的轩逸纯电),现在谁家能靠一款车打一个赛道的。不知道日产是不是觉得自己的轩逸这么些年好像就是一款车打天下,看着特斯拉也是一款车打好几年,觉得电动车搞一款也就够了;SUV,这个更搞笑,本来日产的SUV就不是很领先,当然,曾经也能打一打。 但他居然在奇骏上引入三缸发动机,尤其是当时市面上已经有两三款三缸发动机的车型接连扑街,消费者对三缸发动机抵触情绪明显的情况下,还是头铁地上了。最后把自己唯一还能打的SUV,自己给自己打废了,推出三缸发动机的次年,奇骏销量暴跌60%。2015年奇骏月销有3万多,哪怕到了2020年,月销还有1.5万左右,到现在,奇骏月销已经只剩2000了,可以说20万以上的SUV市场,是日产自己搞丢的,丢得莫名其妙。 智能化和智能驾驶,这两个就不说了,也不是日产一家的问题,基本上所有非国产品牌在这个领域都扑街。至于性价比,确实一直都是轩逸的看家本领,10-15万元这一档的轿车,轩逸和朗逸这两个逸曾经是吊打其他车型的。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个别人有的我都有,我还便宜。但是当比亚迪的秦已经杀到7.98万的时候。轩逸的崩盘也就已经提上日程了。 这几年,整个过程回顾下来,我们发现日产就是一个无头苍蝇,甚至是个没吃饱的无头苍蝇。动作不多,主要靠等,仅有的几个动作还是胡搞瞎搞,动一下捅自己一刀。这种车企不倒闭,谁倒闭。但是倒闭的路上也不能太孤单,这次拉上本田,准备一起倒。 说实话,我觉得本田就不应该答应合并。本田在中国市场虽然也崩,但全球市场其实还稳得住,也就是说还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这次如果把日产这个拖油瓶一起绑上,那只能死得更快。他们没搞懂一个商业逻辑,市场竞争,讲的是竞争力,不是体量。大块头不是竞争优势。日产和本田,本身的产品就是竞争关系,赛道重叠,除非你合并后能形成垄断,否则这种同质化的合并就是最莫名其妙的合并。两个废物合并之后只能是一个更大的废物。
    热点情报所
  • 俄罗斯商品馆遍地开花,有城市一个月开73家,这是真进口还是智商税?
    俄罗斯食品馆的商品当然不能说是涉及虚假宣传,因为产地是明确标定的,只要仔细查看就知道哪些是国产哪些是进口的。但是虽然不能说是虚假宣传,但是可以说他们是打了个擦边球,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也可以算是某种智商税。 首先,大家要明白如今遍地开花的俄罗斯食品馆的背后逻辑是什么?大环境是,随着卢布对美元的巨幅贬值,以及跟人民币三者汇率之间的差异,中间的利润差是非常可观的。但是你要知道,单纯的换汇是严重违法,比抢劫判得重。而做俄罗斯商品贸易的本质,其实就是拿人民币换美元,再拿美元到俄罗斯购买商品,再把商品拿到中国出售。因为三种货币之间的巨大差异,即使是这样周转增加了耗损,依旧有巨额利润。 但是呢,这里面其实存在一个问题,一方面是俄罗斯的商品产能有限,另一方面则是,这个商贸流程周期可能有点长。而对于遍地开花的俄罗斯食品馆来说,保证货源充足是第一位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保证货源的充足与及时有效补充?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纯进口商品与国产商品搭配销售。像是什么酒类、麦片、巧克力等产品都是进口自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由中国公司代理进入国内销售渠道。这些商品的特点就是,利润足,放得住,等得起。 而相比之下,像是大列巴、肉肠、奶粉,要么是快消品,储存周期短,要么是口味差异可能会影响销路,你要真是卖纯正俄罗斯货,销量还真不如东北的改良款。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东北哈尔滨,秋林公司生产的红肠、大列巴以及格瓦斯广受欢迎,秋林格瓦斯甚至有自己的主题曲!但是喝惯了秋林格瓦斯的人,真给他一瓶俄罗斯人喝的格瓦斯饮料,不一定能喝的习惯——有一股急支糖浆味。秋林牌之所以广受欢迎,就是因为几十年来立足东北,针对国人的饮食特点对产品做出了改良。 那么好了,只要进口货和国产货搭配销售,那么俄罗斯食品馆就可以做到利润最大化。最后有不少商品都是由国内厂家生产,多为“东北造”。拿比较畅销的俄罗斯大列巴、风味牛筋肠和奶粉来说,这三个商品的产地来自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哈尔滨市和齐齐哈尔市,还有某品牌驼奶片,产地来自广东潮州……这些商品的执行标准和国内一样,虽然贴有俄罗斯标签,但并非真正进口。这一招别说中国的俄罗斯食品馆在玩,连俄罗斯人自己这么多年都一直在这么玩。 举个例子,2017年,我在圣彼得堡逛街,当时因为刚刚参观了冬宫博物馆,想买个俄罗斯的小纪念品,于是就走进了一家规模比较大的俄罗斯彩蛋店,毕竟谁不知道俄罗斯法贝热彩蛋的鼎鼎大名呢?当然价格也确实是高,店员看到我的纠结,直接引导我来到另外一个柜台,说如果感觉价高,可以看看这些,价格便宜性价比高。从表面上看,这些彩蛋同样做工精良,艺术表现力很强,但是价格却便宜了一大半还多。差别在哪?这些是中国生产的彩蛋啊。 总之,进口与国产货搭配销售的游戏,大家都在玩,只不过有的商品是用来走量,有的商品是拉抬格调做品牌背书,有的商品是用来换汇,有的商品是浑水摸鱼……
    热点情报所
  • 真不要脸了,保时捷CEO称“两年后赢回中国”。这句话咋就听起来这么耳熟啊,原来是早前起亚中国高管现惊人言论:把中国企业“烧死”再抢市场。堂堂保时捷,咋就跟起亚一样low。意思是,眼下打不过中国车了呗。
    确实,问界M9现在能卖五十多万一辆,一个月能卖出去一万五千多辆。保时捷Macan也就五十多万开走,问题是这货能卖几辆?在同样花五十多万买车,问界品牌和保时捷品牌都可以选的时候,中国消费者压倒性的选择了华为问界M9。 保时捷那动力性,那智能化,在中国车面前实在不能打。不要说五十多万的Macan,就算价格高一些的Taycan,911,帕梅,卡宴,它们的品质在中国车面前也完全不值那个数。中国富哥富姐又不都是傻子,一定要花很多钱买个标。所以保时捷今年在中国整体暴跌29%,最多的时候下跌40%。这个跌幅甚至不亚于日系。 但是保时捷嘴上又不能输,只能来一句,你给我等着!等就等呗。现在是国外汽车厂商与中国汽车厂商之间差距最小的时候,以后中国厂商的产品优势只会越来越大。他们的产品,现在都打不过中国车,两年后……就凭保时捷和起亚那点研发能力?是纯电/混动/增程系统能做的强过比亚迪呢,还是电池能比宁德时代做的更好呢,还是能研发出来比华为更强大的智能驾驶大模型、智能座舱? 没这个能力知道吗?两年后赢回中国?虽然保时捷做车不行,但是CEO做梦的水平还可以的。
    热点情报所
  • 我发现一个波天的富贵,现在国内的天然牛黄需求大概是5吨,人工牛黄需求500吨,人工牛黄900元/公斤。天然牛黄年产量大约1吨,天然牛黄主要用于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高端中成药,主要治疗中风等病症。
    未来随着老龄化时代的来临,天然牛黄的需求大概会保持30%增长率。5年以后,天然牛黄需求为18吨,假设体外培育牛黄替代率可以达到50%(这是比较保守的计算)。那么这部分体外培育牛黄需求为9吨。而500吨的人工牛黄中,体外培育牛黄替代率为2.5%,这部分需求有12吨。两者相加,一共有21吨需求市场了!
    热点情报所
  • 大专毕业班生去当兵是最划算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专毕业班生,只要各科成绩没有挂科,就可以顺利参军入伍。
    大专毕业班生参军入伍有以下福利:一是享学费补偿,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2万元。二是可以提前半年入伍,到了毕业时学校发放毕业证书。三是在部队转士官跟毕业生一样,享受二期第一年工资待遇,四是在部队干满12年,享政府安排工作(事业编或国企单位)。五是退伍回家,享退役军人专升本政策(全日制本科),六是退伍回家考公,享退役军人专项岗位招聘。 以上就是我列举的大专毕业班生参军入伍最直观最实在的待遇,当然还有很多优待政策我没有一一列举,如旅游、创业、看病等。大专学历想当兵的小伙伴,一定要收藏起来。以上只是个人观点!
    热点情报所
  • 我想说,其实在1万到1.5万人均GDP区间的经济体中,中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生活水平时完全鹤立鸡群,某些人均GDP跟中国类似的经济体实际发展成色很低,GDP注水严重。
    比如墨西哥2023年人均GDP1.36万美元,中国才1.25万美元,然而实际上墨西哥的人均现金可支配收入只有21540人民币(不含虚拟租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仅有23%,而略窄口径下中国人均现金可支配收入有36850人民币(不含虚拟租金和实物收入),占GDP的比重为41.2%。 因此,墨西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中国全国平均的58.5%,比中国相对穷的甘肃省还要低。人均可支配收入比GDP真实多了,实际上墨西哥的人均收入水平、人均能源消耗水平、人均消费水平及基础设施水平都远比不上国内。墨西哥的实际生活水平都不一定比得过甘肃省,尽管甘肃人均GDP才6900美元,名义人均GDP只有墨西哥的一半。可见人均GDP这个东西有时候是很不靠谱的。 还有墨西哥消费水平和层次也是远低于国内。比如汽车是大多数中产阶级的必需品,2023年是墨西哥汽车市场近几年最高光的一年,汽车总销量136万辆,注意这个数字涵盖了乘用车和商用车,除以墨西哥1.28亿的总人口,2023年墨西哥新车销量大约为每万人106辆。同一年,中国乘用车销量2606万辆,商用车销量403万辆,合计3009万辆,人均新车销量为每万人213辆。中国是每万人213,墨西哥是每万人106,不及中国的一半。 就算是甘肃省2023年乘用车新车销量257165辆,但我没有找到汽车总销量和商用车销量,按照全国总销量是乘用车销量的1.154倍推算,甘肃新车总销量应该接近30万辆,人均新车销量为每万人120辆左右,距离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但仍高于墨西哥了。 可见,像人均GDP和中国差不多的土耳其、墨西哥等,它们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应当明显低于中国。人均GDP数字并不能真实地反应中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的位置,即使是中国的中西部内陆省份也已经足够将全世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挑落马下。 如果向上比较,能在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上较中国略占优势的(比中国高三分之一左右或以内),基本要数人均2万美元左右的东欧国家如波兰、克罗地亚、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它们又被称为准发达国家,如果考虑物价因素,中国平均收入的实际购买力或许已经可以和上述国家达到不分伯仲的地步。
    热点情报所
  • 我刚刚看了印尼煤炭的资料,一声长叹,因为他的成本实在是太低了。
    印尼的煤炭90%以上都是露天开采,完全成本只有200左右,而离南方沿海又特别近,仅仅隔了一个南海,比我们的北方港口到南方沿海距离少了近一半,运输成本也就50左右,到港成本也就250左右。就算品质最差的3800千卡的煤炭,现在的到港价450元以上,印尼煤还有200元以上的暴利。而同样品质的北方煤炭成本远远超过了450,运过来就是巨亏。 其实山西煤炭的开采成本是和印尼差不多的,露天矿完全成本也就200左右,但是运输成本实在太贵了,从三西运到北方港口200多,海运又是100多,合计运输成本400左右,加上200的开采成成本,合计超过600元。同样是3800大卡的煤炭,到港价450元,印尼煤能赚200元,还是暴利状态,而三西的煤却亏了150元,这还怎么竞争?如果是井工矿,只能亏得更多了。而山西还是以井工矿为主。露天矿增产是非常容易的,多几台挖机产量就上来,如果放任进口,在如此暴利的情况下,印尼煤只会越挖越多,根本无法抑制增产的冲动。 2020年,印尼煤炭产量5.6亿吨,今年超过了8亿吨,4年时间产量增长了2.4亿吨以上,而这增产的煤,都运到了南方沿海地区,如果放任其进口,估计用不了2年印尼产量就超过了10亿吨。可见,无论成本端还是运输端,三西的煤炭根本不是印尼煤的对手,如果强行让三西的煤炭去保供南部沿海地区,就必须控制进口量,维护煤价,让三西的煤炭行业有利可图,否则,整个行业迟早会被印尼的低价倾销给搞死。 要么,就完全放弃南部沿海的煤炭市场,把他全部交给以印尼为主的进口煤。同时,对三西地区的煤炭产能进行控制,能保证南部沿海以外的其他地区供需平衡就足够了。
    热点情报所
  • 养乐多上海公司解散、工厂停产,原因大家别乱想,其实很简单,去年开了无锡二厂。2023年,养乐多(中国)集团在江苏无锡的无锡第二工厂竣工。彼时数据显示,该公司在中国内地市场的生产基地增至7处,日产能创新高至合计约1600万瓶。
    也就是说,只是公司正常降本增效的决策,为什么大家一看到关厂,就是他不行了,更有甚者又搬出外资撤离中国那套(请抄作业也多想想,又不是套娃)。把产线向低成本地区转移不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操作吗? 当然,养乐多这两年也是都挺难的。2023年的日均销售瓶数:中国的下降简直没眼看,广州、上海、北京、总部基本都是15%-20%的下滑。2024年上半年的情况:降幅收窄但还是下降,而且仍然维持在双位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降本增效是合理的,至于那些说什么又一个大厂倒闭了,又一个外资撤离了,好像一片凄凉,这就有误导方向的嫌疑了吧!
    热点情报所
  • 关于芯片国产化这事,有个做高精度仪表、仪器、低噪声源等等高精度设备的项目负责人说,所有的同行都避不开一款LDO——LT3045,至于它的优点就不说了,内行不用说,外行看不懂,但是现在我们有国产化替代了,共模GM1205,尽管它还不像前者那样有优异的指标但LT3045的99%应用场景都足够用于替代了。
    而且这只是一个起点不是吗?ZYNQ有了复旦微,STM32有了兆易创新,国产化完善。他作为一个项目负责人,意味着我有了更多的选择,意味着他不必再为全国产化抓耳挠腮的选型和一遍又一遍的改设计了,意味着他的产品有了更高的利润,年底能拿到更多的提成,意味着他可以大胆地告诉审查,我的板子/腔体/模块,100%国产化,意味着有问题他可以随时随地的跟厂家沟通了。 至少,中文的说明书看起来没那么费力不是吗?知道吗,他说只是在高云买了10片用于项目验证,板子起不来,高云在成都的工程师直接上门来帮他解决了,最后是因为他自己疏忽某个引脚没有设置正确了。慢慢来吧,我们都在期待国内全面发力的那一天。所以说,在你看不到的很多地方,其实国产化芯片都已经在默默发力了,中国芯片产量达1399亿颗,这里面包罗万象,可不单单是28nm、14nm,甚至是7nm的突破了。中国芯,加油吧!
    热点情报所
  • 难怪中企不想再参与越南高铁,原来和这件事有关:连法国都看不下去了!
    自从越南通过了南北高铁投资计划,你有没有发现中方好像根本不在意,反倒是日本媒体持续报道了几天。按说这个投资673.4亿美元的项目,无论是从施工难度和项目契合度,中铁都非常适合。那为啥这次不感兴趣了呢? 这其实和2011年发生的一件事有关。当时,中铁六局中标了河内的轻轨项目。以他们的实力,应该是手拿把攥很快搞定。但是没想到,这个项目前前后后折腾了7年才完工。为啥呢?因为从项目启动初期,在施工勘测、土地征用、工程审查、环境评估等方面处处受到越南官方和民间的刁难。 哪怕最后项目建成了,越南还要求中方再花5000万美元进行服务测试。然而这一项合同里并未规定,中方当然不干。于是越南以此为借口拒绝付款。接下来双方频繁谈判,最终越南聘请了法国咨询公司ACT进行评估,希望能挑出中方施工单位的问题,从而赖掉尾款。没想到,法国对中方施工质量给予极高的评价。于是越南被迫在2021年验收了该项目,此时已经10年过去了。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谁还敢接这个高铁项目。更不用说越南方面还要求转让高铁建设技术。
    热点情报所
  • 有钱人如何少交税?在美国,同样年赚100万美元,实际税后收入很不同。
    1. 普通薪资收入 (Normal) 以工资的形式赚取收入,比如每年100万美元的薪水。这类收入被视为普通所得收入(Ordinary Income),需要缴纳40%的所得税。 结果:税后仅剩 60万美元。高薪资收入税率高,因此拿W2工资会损失大量收入。(越高薪交税越多,最高一档是40%) 2. 少缴税 (Less Tax) 从公司获得价值100万美元的股票,而非直接拿工资。当他们需要资金时,会选择出售股票,这类收入会被征收资本利得税(Capital Gains Tax),税率较低(通常为25%)。 结果:税后剩下 75万美元。资本收益的税率比普通w2薪资收入的税率低,是一种有效的节税手段。 (“少缴税”是指持有公司股票的情况,并不是指RSU。这里的股票可能是: 1. 创业者持有的公司股份 2. 董事、高管等因早期投入获得的公司股票。3. 投资人或股东通过资本投资获得的股票。) 3. 完全避税 (No Tax) 富人并不出售股票,而是用持有的价值100万美元的公司股票作为抵押品向银行贷款。他们将贷款当作“收入”来花费,但贷款并不被视为收入,因此不需要缴纳任何税。 股票继续升值,而他们可以用更高的股票价值去借更多的钱。只有当他们出售股票时,才会缴纳资本利得税。 结果:表面上“没有收入”,因此完全不缴税,而且可以无限循环借贷。借贷的钱不是收入,不需要缴税,而股票价值的增长为他们提供更高的抵押能力。 总的来说,美国税法偏向资本持有者!美国税法对资本(如股票、房地产)持有者的税率低于劳动收入者,使得高资产人群比普通工薪阶层更容易减轻税负。在鼓励投资、经商,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贫富差距扩大和税负分配不公。
    热点情报所
  • 我给大家看看美联储手中的牌到底有多大?看几个数字,体会一下数量级:
    美债,36万亿,看清楚了,是万亿,10000亿,单位是美元; 美股,60+万亿; 美房地产,40+万亿; 再算上其他的美国企业债、各种金融资产,奔着150-200万亿美元去了。所以说,美联储,稍微调整利率,就会影响美国这上百万亿美元资产的估值,所谓美元潮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美国自己这100多200万亿美元的资产波动。波动1%,就是1-2万亿美元;波动10%,就是10-20万亿美元,好好体会这个数量级,你就知道美联储为何不受白宫所控的原因了吧!
    热点情报所
  • 我给大家一组数据,其实自川普开启贸易战以来的7年,中国在低端制造业领域的优势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在不断强化。
    网上对“低端制造业”的定义有很多,但大体上不外乎这个意思: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的制造业领域。主要包括服装、纺织品、塑料制品、家具、鞋类、箱包等(按照出口额大小排序)。懂王2017年上台后对我们发起了大规模贸易战,我就以2017年与去年2023年进行比较: 1服装:2017年,中国大陆(下同,不再注明)服装出口额为1584.63亿美元,占世界服装出口总额的32.84%;2023年,服装出口额为1591.4亿美元(基本0增长),占世界比重为31.64%,变化也不大。 2纺织品:2017年,纺织品出口额为1098.85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出口总额的35.90%;2023年,纺织品出口额为1345亿美元(增长22.4%),占比未知。 3塑料制品:2017年,塑料制品出口金额为627.29亿美元‌,同比增长8.62%‌,塑料制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约为 20%;2023年,塑料制品出口金额为1008.1亿美元(增长60.71%),‌2023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占比世界33.3%‌‌。 4家具:2017年,家具行业累计出口514.24亿美元,占全球家具出口额的比例达到35.2%;2023年,家具行业累计出口641.96亿美元(增长24.84%),占比不详。 5鞋类:2017年,鞋类出口量达到了93.1亿双、出口额为456亿美元,中国出口占比世界34.9%、产量占比世界57.5%;2023年,据葡萄牙鞋业协会(APICCAPS)出版的《2024年世界鞋业年报》,中国出口鞋类产品合计89.58亿双(下降4.3%)、出口额530亿美元(增长8.2%),出口占比未知,产量占比为63.8%(上升6.3%)。 6箱包:2017年,箱包出口额为278.6亿美元‌‌,占世界箱包出口总额的33%;2023年,箱包出口额为357.3亿美元‌‌(增长28.25%),占世界比重接近40%(上升约7%)。 其实现在是2024年末,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逐渐走向产业升级之路,化工、汽车、造船等中高端制造已经是挑大梁的角色,低端制造业已非中国经济主战场。但即便如此,低端制造业仍对中国经济贡献颇多: 1在过去7年内,六大低端制造业除了服装业0增长,另外五个增长8%~60%不等,很明显是在给GDP创造增量; 2这六个行业,中国出口额目前占全世界出口额基本都在1/3以上,有的甚至高达60%,证明中国在低端制造业领域甚至强化了统治地位。 越南、印度、孟加拉的确在发展,但他们在争夺低端制造业增量上的能力并没有胜过中国。这一方面源于中国受教育人口仍然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国在设备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等方面的开拓,使得低端制造业部分领域高端化。 最后:从长远来看,随着少子化加剧,我们的确存在产业外流的风险。但在中高端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至少2035年之前,中国在低端制造业的统治地位仍然无可撼动。
    热点情报所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