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正有序开展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全国正在有序开展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

米锋强调,要做到重点人群感染早发现早用药,做好定期联系服务和日常健康监测;重症风险人群早识别早转诊,畅通转诊通道;重症人群早干预早集中,加强急诊力量配备,对高危患者优先安排就诊,优化住院收治,保障患者住院需求和重症患者救治需要。

儿童感染新冠后,家长要注意哪些方面?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表示,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精神状况,如果孩子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难于安抚,呻吟,甚至出现精神状态改变、意识障碍或者抽搐等,都要及时就医。

另外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呼吸情况,如果孩子呼吸增快,出现喘息甚至发憋;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甚至无法发声;呼吸费力,如鼻翼扇动,点头样或耸肩样呼吸;口唇青紫,面色苍白或发灰等情况,应尽快就诊。

如果孩子出现喂养困难甚至拒食;频繁呕吐、腹泻,或出现尿量减少等脱水的征象;出现超高热(≥41℃),或持续高热不退,或发热时间超过3天;发热伴有新发的皮疹时,均应及时就医。

春节聚餐儿童在防护方面的注意事项

王荃表示,春节将至,旅途和返乡后及春节期间聚餐儿童在防护方面应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建议尽量不要给孩子安排长途远行,如果孩子生病了就不要带他出行。出行前建议准备好口罩,还有一些免洗的手消或者消毒湿巾,家长出行前要了解目的地的疫情流行和人员流动情况,尽量不去人员过于聚集的地方,因为这样会增加孩子的感染风险。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建议途中做好家长个人和孩子的防护,包括规范佩戴口罩,3岁以下的孩子不常规推荐佩戴口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要做好他们的防护,要做好手卫生,尽量避免孩子到处乱摸,尤其是摸了其他东西之后再摸眼、口、鼻的行为要杜绝。如果可能的话,要尽量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保持咳嗽、打喷嚏的卫生礼仪。

春节期间的聚餐、聚会无法避免,建议尽量少带或者不带低龄儿童参加这样的聚餐、聚会,如果外出聚餐尽量选择卫生条件合格的饭店。另外,应该保证孩子的饮食合理和食品安全,包括动物性的食品应该烧熟、煮透。如果要给小婴儿吃鱼,家长要尽量彻底剔除鱼刺。有一些年长儿童要吃鱼的时候,要提醒孩子们不要狼吞虎咽,避免造成伤害。春节期间要注意不要暴饮暴食,减少刺激性食物、过油、过甜食物的过多摄入。

“阳康”后症状消失应及时停药

“阳康”之后需要继续用药巩固疗效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赵扬玉表示,新冠感染以后,治疗的药物主要是对症,比如针对发热、腹泻、咳嗽等,如果这些症状都消失了,应该及时停药。

药物一方面起治疗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副作用。这里提醒孕妇“阳康”后继续注意防护,同时包括睡眠、营养均衡等,逐渐、适当、个体化地采取一些运动措施,量力而行,逐渐康复。

老年人群应对新冠和流感

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手段

针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如何做好新冠和流感的双重防护,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都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二者有很多相似地方,二者临床表现相似,包括发热、全身酸痛和呼吸道症状,所有人群都是新冠病毒和流感的易感人群。

老年人群是新冠和流感感染以后出现高危的重点人群,也是防护的重点人群。二者作为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类似,通过飞沫传播,因此防护手段也类似,主要包括外出时、去人多和密闭空间时要佩戴口罩,另外要注意清洁双手、多通风。同时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都是疫苗有效的疾病,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中方与世卫组织继续加强疫情防控技术交流合作

米锋介绍,疫情发生三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也为国际抗疫作出重要贡献。

1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通电话,就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交换意见。世卫组织赞赏中方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疫情信息,也注意到,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扩大对各类人群的临床治疗,包括重症监护。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加强疫情防控技术交流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卫生安全。

来源:中国新闻社

校对 |李瑶校审| 陈亚莉责编| 张晨

主办| 九寨沟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