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最近这阵子,辉瑞口服药Paxlovid需求激增,可谓一药难求,甚至在私下交易中炒到上万元一盒,印度仿制版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这波代购印度药的不是药神,是商人。

华大基因CEO尹烨说,有朋友花高价买了仿制药,急等着救命用,没想到拿来一做检测,发现根本没有有效成本,纯粹是假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位科普博主帮不同渠道买的仿制药做了检测,多数不含奈玛特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实锤了代购来的多半是假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买这些药的基本都是想给家里老人用,让他们少受罪。可要是假药真让老人们吃了,不但起不到效果,还可能耽误治疗,简直得不偿失。

这帮代购的、造假的,连这种昧良心的钱都要赚,称得上可恨、可憎、可恶。

值得深究的是,这帮人代购的仿制药是造假的结果,那么代购的Paxlovid就是真的吗?

与此同时,辉瑞口服药带来了更多“商机”。

有人直接 打着代购名号诈骗,连药都不给就拿钱跑路,把趁火打劫演绎得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人借助公司的便利,原价开药,高价转卖,转手就是好几倍的利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之现在不少城市的社区医院都可以医保开到药,只需要自付几百块就能买到,主要是针对有慢性基础病、处于发病初期的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道会不会有人钻其中的空子,忽悠生病老人去开药,然后拿来转手倒卖,发一笔横财。

毕竟利益面前,总有人乐于铤而走险。

02

实际上,就在最近这段时间,各路牛鬼蛇神轮番上阵,为财为利,面目狰狞,耗尽心机。

有消费者买制氧机碰到了问题。

正常下单买的机器,都送到门口中转站了,还能被召回,再一看链接,价格直接翻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人员后来出来解释说是发错了,正在安排重发,又解释涨价是因为原材料涨价、人手不够等多原因导致,不是故意为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离奇的是,明明发现了问题却没有在第一时间补发,非要让消费者曝光才更新处理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在让人心里不得不打鼓啊。

但这也是某种现状。当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商品价格增长,某些商家刻意选择漏发、延发那些早期的便宜订单,以获得更高的利益。

药物更是矛盾的引爆点。

有人盲目去药店扫货囤药,炫耀“跑了4家药店才买到的,一共刷了1500+,败家不?”,并大言不惭地表示自己第二天还要继续扫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情况,每个人发烧不会超过四天,一盒药都用不到,就算家里人口比较多,准备一两盒也完全足够,根本没必要囤这么多。

盲目囤药导致最直接的结果是,真正需要药的人根本买不到,只能到处托关系求人;而且这些用不到的药放久了过期,还造成浪费。

当然,部分人并不单纯出于谨慎而囤药,他们看到了商机,试图高价转卖,赚上一笔。

就连某些药店都无法抵抗这笔暴利,以配货的模式进行捆绑销售。消费者失去了抉择的权利,“成年人只能选择都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城市的药物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时,又有人把视线转移到那些偏远的小县城。

有段时间,某个买药攻略在各大网站上流传着,教导人们如何把定位改到小县城,然后借助当地快递员的辅助,购买当地的药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受害县城众多。这些地方具有某种共性,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留守在当地的都是最需要药物的老人和孩子。

而且,他们不懂网上购物,除了去线下药店,很难找到别的购买药物的渠道。

然而,当异地买药攻略盛行后,每每当他们走进药店,咨询是否有某种药物时,总是只有否定的答案,最终只好败兴而归。

普通人的困境不被体谅,依旧有人乐此不疲地用这样卑劣的行为囤药。

这些人买空了一个县城,立刻转移去另一个县城,好似蝗虫过境般,寸草不生,片药不留。

利益面前,人性好似不值一提。

03

被困扰的普通人还有更多。

前阵子,朋友说团购的口罩被偷了。当时刚巧是N95口罩涨价缺货的时候,以前几毛钱一个的口罩,卖到了四五块,还不一定买得到。

朋友千方百计找到购买渠道,几天后收到快递清点数量,发现总数对不上,再结合破破烂烂的外包装,大伙得出了结论: 口罩被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它朋友也有相似的遭遇,哪怕用的顺丰,也无济于事,只收获被拆开的包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互联网上,也有不少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当口罩、退烧药、体温计成为可遇不可求的必需物资时,它们的出现让人眼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买给老人的血氧仪也没有逃过如此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多时候,包裹并不是整个消失的,而是被细细挑选,小心地拿走一部分。

寄出来九包布洛芬,收到一看只剩下四包,不知道该不该谢谢对方没把人逼到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急用的退烧贴留下两片,就像留下仅剩的良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夸张的情况,还留下了一个空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贼给你关上了门,但留了扇锁死的窗。

为了找到更多的下手对象,快递箱被划出各种各样的口子,用以承受它们被窥探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智慧的人们想到了应对的办法:伪装。

箱子的外包装上写着无关紧要的名字,或是大葱,或是花草,总之不会是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的零食被拆开,剪成小片的药被放进去再复原,争取让所有人都看不出里面藏着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姐妹掏空了面包,把中间用来藏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人把药裹在被子里,厚厚地包裹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起来像过家家,但并不好笑,还有些可悲。

大家的药要么是想方设法买到的,要么是特意准备给家里人的,都着急等着用,一旦被偷,只能干瞪眼、纯生气,没有一点办法。

所以,人们不得不为此煞费苦心,去对抗那些被利益驱动的恶意。

04

艰难的时刻,原本人们应该相互帮助,偏偏有人只想自己,自私自利,全然置别人于不顾。

下面这则新闻就是很好的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女士在小区群里看到了邻居的求助消息,说自己发烧了,家里没有药。正在生病的她特别能体谅那些病着却没有药的人有多难受,提出把用不完的退烧药分给对方一些。

双方约好时间,女士忍着不适下床找药。因为她在发烧,所以双腿发软,脑子更是一团浆糊,行动起来也慢了半拍。

来拿药的邻居却不理会,到了门口就哐哐敲门。女士礼貌地请他稍等,反而换来大力踹门,好似在宣泄不满,旁人看了还以为有仇。

女士感到害怕,但答应的事她还是决定照办,依旧打开门,把药递给对方。没想到对方毫不领情,一开门就直接上手推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接着,咄咄逼人,大声质问:

“你为什么让我等这么久?”

女士克制地解释,说自己生着病,很不舒服,还要找药、剪药,所以才慢了些。

可能是女士的礼貌让人觉得好欺负,也可能是这位邻居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话。

对方蹬鼻子上脸,变本加厉地破口大骂。

每一句都是不堪入耳的人身攻击:

“你怎么不去死?”

“你个废物,现在不是站着好好的吗?”

“你就是下水道里的臭蟑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大言不惭地表示:

“我阳了三天我怎么好好的,你这个废物。”

这话很矛盾。如果你觉得自己好好的,为什么一开始又要在业主群里求药呢?

随后,更多侮辱性用词被说了出来。很难想象,这是对帮助他的好心人说出来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女士后来给出的时间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情其实发生在短短半个小时内,男子在门口等待的时间仅4分钟,就表现得如此不耐烦,甚至在拿到药后还去而复返,继续宣泄自己的情绪,一副世界都该围着自己转的姿态。

女士寒透了心,最终选择报警处理。不过,警方能做的也只是调节矛盾,让对方道歉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道经此一役后,这位女士还愿不愿意继续当送药的好心人,更不知道看到这则新闻的人们又会怎样去衡量行善的边界。

当个体的利益凌驾在道德之上,当善良总是被回报以恶意,恶开始驱逐善。

05

且不论上面那些陌生人间的伤害与拉扯,身处困境时,就连本该亲密的家人都充满“算计”。

知乎上有个问题:

怀孕的老婆阳了,该分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丈夫从外地出差回来,听闻怀孕8个月的老婆阳了,在发烧,希望他回家陪伴,负起责任。

他很是纠结,并不愿意摊上感染的风险,一个劲地把回家这件事定义为“做没有意义的牺牲、徒劳地增加家里的负担”。

要知道,孕妇在感染后很受罪,能使用的药物有限,需要看顾的数据多,尤其是大月份的孕妇,本就行动不便,还发烧,更需要照顾。

而这时,该依靠的家人却只想着独善其身,不愿尽一份义务,简直连某些陌生人都不如。

看过这样的事迹,再去看那些生病几天后发现家里成了垃圾场的新闻,都觉得不值一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古人的智慧好似又一次得到了验证。

06

以前看过的纪录片里讲,传递病毒的其实是“爱”。因为越是感染性强的病毒,越是会容易传染给那些愿意来照顾你、爱护你的亲人。

当下,病毒恰好成为了照妖镜、试金石,明明白白照出了人性的复杂与人心的美恶。

毕竟一切顺遂时,每个人都看起来像好人;唯有遭遇不幸时,才会暴露真实的面目。

好在,有人释放恶意,就有人付出善意;有人趁机牟利,也有人无私助人。

江湖大侠在儿童医院门口摆摊,专门给发烧的儿童送药,还嘱咐拿到药的家长,等孩子烧退后就把药传给下一个人,别让它们被浪费。

很多药店把药品拆分成小剂量,免费发放给需要的人,以便更多人能用到。

线上求助平台里,有人故意撩骚、玩下流的段子,但也有人真正看到了需要帮助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只企鹅很难熬过南极的冬天,所以它们会抱团取暖,共同抵御寒风;内圈的企鹅觉得热了,就会和外圈的企鹅交换位置,形成平衡。

那么,人们又该如何走过这个冬天呢?恐怕也得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助力。

好比说,两个人都病了,却只有一颗药,内部无法解决问题,必须向外找到第二颗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下的生活进程里,不幸中的万幸是,我们获得了一个分辨人心的机会,能看清谁是自私的、无法依托的,谁又是可靠的、值得感谢的。

这个答案或许能陪伴我们迎来春天。

可以看到一篇 “性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