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60岁的人群,正常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但是似乎每年调整养老金的过程中,自己却没有增长养老金的待遇,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不是每年都可以增加养老金吗?首先作为农村绝大多数人群来讲,他们所参加的基本养老保险,应该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当然这个养老保险也是属于我们养老保险的范畴,也能够按月领取到养老金的待遇,在60岁之后就可以每个月按时足额的,领取到自己应得的养老金待遇。

只不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它有一个特征,它的缴费水平相对是比较低的,所以说将来所能够享受到退休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原则上来讲也并不是十分的高,绝大多数地区由于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水平,是低于150块钱的,所以绝大多数地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所能够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每个月实际上也都是不足200块钱,这样的一个水平,可想而知,这是一个相对非常低的收入水平,这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每一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待遇,是有所增长的,但是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是通过财政给予补贴的,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条件财政收入是有所不同,所以说每个地区具体的调整金额水平,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说像上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每一年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都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每年几乎是按照100块钱的高标准来进行增长,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超过并达到100元以上的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除了上海市以外,全国其余地区整体的调整水平并不是很高,据我了解最高的地区也不过仅仅只有30块钱左右,可想而知,这样的一个调整水平相对就是比较低的了,而且大部分地区的整体调整水平,其实连30块钱都达不到,仅仅只有5块钱到10块钱左右。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你所在地区,每一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调整,仅仅只是按照5块钱来进行增长,那么这对于绝大多数老人来说,确实它没有一个明显的感受。

好比你的养老金本身是162块钱,就算是增长了5块钱的待遇达到了167块钱,这对于个人来说他的感受,并不是10分的明显,所以说很多老人都会误以为自己的养老金没有增长,但其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待遇每一年也会增长,只不过不同的地区它的增长水平是略微有所不同的,而大部分地区的增长标准,相对都是比较低的,仅仅只有5块钱或者说10块钱,那么这样的一个水平,确实是很难感受到自己养老金在增长,所以很多人就会有这样的一个想法。

感谢阅读,每天讲点退休知识那点事儿,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关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