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TOP100企业拿地总额12975亿元,同比下降48.9%,近乎腰斩。

从拿地的房企和金额来看,前10的基本都是华润、保利、中海、招商蛇口等等央企国企为主,还有部分地方城市投资公司;

只有极少数民营房企,像碧桂园之类的,还有拿少量土地;

其他像恒大、融创等等以前的大型民营房企,已经几乎不再拿地,尤其是恒大,甚至连之前拿的土地,也已经要么被回收,要么被拍卖了。

从拿地的城市来看,主要也是集中在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重庆成都、西安等经济发达地区;

而且拿地也多以底价成交,极少数有溢价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城市之间的房价已经分化,体现在土地市场也已经分化;

中小城市,尤其是远离省会城市,以及大城市的,连土地都已经卖不出去;

其次,房企之间,民营房企已经没落,央企和国企,还有部分城市的城投公司,正在重组兼并陷入困境的民营房企;

结局大概率是,市场只有少数的国央房企能够存活。

最后,即便是央企、国企,拿地金额也在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2483亿元,珠三角地区为1530亿元,紧跟着是京津冀的1123亿元。

这就很明显了,整个房地产行业,都已经被撕裂、重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

按照房地产行业的开发周期,也就是说,一两年之后,楼市的增量将大幅减少,房地产行业将进入存量房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目前的分化来看,日后能够存活的房企,大概率就是以下50家,包括:

碧桂园、万科、保利发展、融创中国、中海地产、绿地控股、华润置地、招商蛇口、龙湖集团、金科集团、金地集团、新城控股、中国金茂、旭辉集团、绿城中国、龙光集团、中南置地、越秀地产、中国铁建、正荣集团、融信集团、新希望地产、雅居乐、美的置业、远洋集团、滨江集团、时代中国、祥生地产、华发股份、中骏集团、宝龙地产、金辉集团、禹洲集团、首开股份、合景泰富集团、华宇集团、大悦城控股、仁恒置地、佳源国际、建发房产、路劲集团、大华集团、中交房地产、保利置业、电建地产、俊发集团、联发集团、建业集团、东原集团、德信地产。

也许部分有误差,但大体差不了多少;

还想要继续在房地产行业挣饭吃的人,最好是往这些公司去发展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哪些城市值得购买投资的,大致也就是几大经济区,大约也是目前房价比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

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等15个重点城市;

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41个重点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广州、珠海等9个重点城市;

中西部:武汉、长沙、南昌、西安等190个重点城市;

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首先是四大一线城市,其次为各省会城市,最后是围绕在这些城市周边的城市;

离得越近的,机会越好,越值得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有一个误解,以为本号说的是,房价还会大涨之类的;

其实,本号只是在说,这些地区的房子,相对来说,更值得购买和投资;

短期来看,即便是这些城市的房价,也存在下调的可能。

只是,不知道这次洗牌,需要多长的时间;

而且,随着洗牌的深入,这些城市必然逐步进入存量房时代,到时候需求不减,存量房涨价,也就会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