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2天,2022年就要过去了,这3年相信大家都有一种梦幻的感觉,总觉得自己浑浑噩噩,好像人生停摆了一样。

我对自己有很多不满的地方,最近写的文章根本没有什么推荐和阅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语言乏味,面目可憎。

整天待在家里,好像跟社会脱节了,但是今天突然一想,我也挺好的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变羊而且一直陪伴照顾84岁的老母亲,也是有价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午,跟出版社的编辑通微信上交流一会,她后来打过来语音,我们聊了半个多小时,说我编的这部工科教材有人文色彩,和别人的都不一样。她称赞我是一个神仙作者,她说读书稿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个很好学的学生,读着这些文字就感觉到有一个亲切的老师在面前。哎哟!她这个话说得让我感觉到非常幸福。

突然心情就好起来,然后再给老妈做晚饭,吃完饭之后,我忍不住想写点文字,回想这3年,我觉得自己好像也不完全是一无是处,之所以这么说,是想给自己一点鼓励,因为我的心情确实是阴沉灰暗了很长时间。

2019年的年底,朋友把我拉进头条,参加了一个培训班,然后根据培训班布置的作业,我顺利地拿到了原创和黄V。

2020年初,相信大家记忆犹新,所有人的生活状态都发生了变化,过完年之后,我就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看了不少的资料,开始写了几篇长文章。2020年1月份,我有一篇文章得了青云奖,有1000元的奖励,2月份有6篇获奖,没有想到在3月份的时候,平台突然给我发来消息,说我获得了优质账号,奖金是5000元,也就是2020年1月我唯一的那一篇青云文章让我获得了历史领域的优质账号。不过到3月份以后,我就与青云无缘了,头条也把青云奖励的数量大大减少,以至于差不多在6月份的时候就取消了这项奖励。我的文章不很受读者欢迎,流量不太好,我的条友们大多是情感领域,编小故事,婆媳矛盾、出轨开小旅馆之类的,这样我不擅长,也不喜欢,我的文章侧重于文史领域,但我的水平又达不到,写不出通俗易懂的好作品,因此我后面就没有什么收益了。

不过,当时的流量和单价跟现在比,还算是比较好的。

2020年9月底,我去西藏玩儿了一下,现在想想那个时候还是比较幸福的,2020年后半年,全国都比较轻松,我正好国庆节前有一周没课,就和女儿一起报了一个旅行团去西藏玩儿了一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庆节避开人流高峰,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一个关系很好的条友私下跟说,有一个征文他觉得我可以参加,朋友这么鼓励信任我,虽然我心想这个东西是不可能的事儿,不过我也认真地查了好多资料,那是浙江湖州发起的一个征文活动,事实上是要赞美湖州的这样一个活动。

20 19年的时候我去过浙江几天,还写了8篇游记,光是杭州我就写了5篇,我喜欢浙江这个地方。但是湖州我没有去过,正是因为我去过浙江,去过太湖流域,似乎对湖州就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又查了很多的资料,我写了一篇文章,这篇征文没想到让我得了一等奖。

一个多月后,平台给我发来获奖的消息,得了1万元的奖金。简直让我兴奋至极,这已经是快到2020年的年底了,我记得此后热播历史剧《燕云台》《清平乐》《大秦赋》《大宋宫词》,我都一集不落地看完了,还开始看相关的正史,我有整套《二十四史》,《辽史》《宋史》《史记》也都好好看看,为此写了不少文章,流量还挺不错,一天能有几十块钱吧,偶尔有个爆文,能得千把块钱。不过头条突然撤回了我的黄V,也许认为我领域不垂直吧。

2020年前后,我写文章大约挣了3万多块钱。

2021年春季,我的课程也比较多,在头条写文章少了, 账号处于荒废状态。 2021年五一之前,我回到了我的河南老家,已经有20多年没有回去,我童年的时候在舅舅家的村子生活,后来十几岁到兰州,然后一直上学、工作,就再也没有回去过。

我回老家之后感慨特别多,跟亲戚们聚会也让我有非常多的感触,回老家还看到了去世舅舅留下的家谱手稿,都放了20来年,发黄了,布满灰尘,我把那些东西拍照,然后仔仔细细地研究。

我的童年时期,大概8岁到13岁,有5年期间是在我舅舅家那个乡下度过的,给我的一生留下了非常美好的感受和回忆。现在年龄越大,越发怀念那段时光,再加上这次回乡之行,有很多情绪想诉诸文字。

2021年的下半年,我开始写家族史这样的书稿,一共写了27万字。我的家乡河南南阳历史文化非常丰富,我要写跟我家乡有关的东西,自古至今这个大背景要交代一下,要不断查资料,也了解了很多家乡的历史名人、文化故事,有一些事情要去推敲,要去不断地查资料。关于自己家族内部的事情,好多事儿我也需要去刨根问底,打电话问一些老人,所以我这一年主要都是干这个事儿。

但是我乐此不疲,经常晚上睡不着想这个事儿,睡不着了爬起来就开始写,写一写、改一改、删一删,比如说某一个舅舅的家庭,写出来一两万字就分享给他的子孙们看,他们看了之后都很激动。这一夸赞我更有干劲。

2021年底整个写出来之后,我又不断地校对、插图,2022年1月,先让北京工作的弟弟帮忙校对,他认认真真看完后打印出来送给北京我的七姨,她已经86岁了,但头脑特别清晰,她看完后非常激动,赞不绝口,说:“我们这个家族怎么还出了你这样一个孩子?你妈妈咋生了你这么好的孩子?”这给了我莫大的肯定,我也感觉到很幸福。当然,我能理解她的激动,这书稿内容与她的家庭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3月,将整个书稿分享给家族里几个能主事的人看,反倒不像当初看一两万字的片段那么激动,大家都有忙不完的事,过一两个月我问他们的感受,他们或说很好很有意义,或说这一段有点忙,弄得我也不好意思再跟踪,毕竟写的是真人真事,家族历史,自己不便执意出版,再说,牵涉了那么多时代事件,似乎也不适合公开,我也怕影响了后代,因此不了了之。2021年呕心沥血的几十万字,只感动了我自己。不过至今想起还很自豪,觉得付出是值得的。亲戚里年轻后代忙不完自己的事业,他们不知道爷爷的事迹,更别谈往上几代的长辈了。但只要想了解,资料就在那放着。

2022年,春天的课程有80%上网课,也有线下教学,可秋季就没见过学生,一直网课。这一年付出心血最多的是重编教材,教这门课十年后,感受自然不同,重编耗费的心血不亚于初次编写,10月份交给出版社,负责的编辑一直赞不绝口,这让我几个月来麻木不仁的心里又掀起了波澜,其实无论岁数多大,我们都是需要自我认可和社会认可的。

我不想分享图书的封面,因为我不愿在自媒体上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而只想在文字中吐露心声,结识知己。

今天,此刻,我竟然有一点小小的幸福和成就感。

以此文纪念已经逝去的三年。其实很多时候对自己总是否定,羡慕别人干啥都成,自己干啥啥不成,有时候突然就原谅自己、欣赏自己、鼓励自己一下。

当前,活着是王道,不阳是王道,阳了后挺过来是王道,岁末年尾,祝福所有朋友,来年更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