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济南港效果图

中欧班列年开行量突破800例,实现小清河正式通航。

近日,小清河复航济南港区机器轰鸣,工程设备开足马力,进行码头及港池建设……随着施工不断推进,小清河复航济南段航道及港口主体建设完成,项目进入收尾阶段,预计明年六月完成所有工作,达到通航条件。停航25年后,800年的古河道即将华丽转身,变身黄金水道。

13座桥梁主体完工

水位水量满足需求

近日,记者来到小清河复航起点——济南柴庄节制闸。闸门此时处于开启状态,水流从上游流过各个闸口,汇入通航段的河道中。后期,遇到汛期和枯水期,通过调节闸门的开启数量,可以有效控制水量。

小清河源起济南泉群,从睦里闸向东流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后,到达潍坊市,最终在寿光的羊角沟汇入渤海,全长233公里,流域面积10336平方公里,是一条防洪除涝、灌溉、航运综合利用河道。

随着腹地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小清河水运需求旺盛,航运用水保障率不断提高,沿线地市政府、企业及社会有识之士对小清河复航的呼声越来越高……恢复小清河的航运功能,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小清河复航航道开挖已经基本完成,济南段13座新建桥梁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港口建设全面展开。”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水运处副处长严久旭告诉记者,小清河水量水位已经可以满足通航需求,航道也满足了通航条件,济南段工程现在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计划明年六月份完成全部工程,达到通航条件。

新增两座内河港口

与铁路公路无缝对接

作为山东省头号水利工程,狭窄的小清河怎样实现通航,通航后又该如何组织航运?

在济南市交通运输局水运处办公室,一进门就可以看到墙上挂着的全省航道图。“小清河复航是三级航道建设标准,河道底宽最小要达到45米。”严久旭称,小清河原有航道平均宽度不足30米,现在底宽达到45米的标准,通航后水面宽度可达80米,最宽的地方在100米左右。

穿过国道308上的小清河大桥后,可以清晰地看到济南段章丘港区的港口前沿线,航道一侧的货物堆场正在建设当中,集装箱区域预留了龙门吊的建设位置,另一侧是散货堆场。通航后,运输船只停靠港池,通过龙门吊将集装箱吊装至堆场。

章丘港区是小清河复航济南港的组成部分,此外济南港还建设了主城港区,形成“一港二港区”的发展格局。根据规划,济南港总体规划港口岸线6170米,建成投入使用后预计2030年和2040年货物吞吐量为1230万吨和1530万吨。

主城港区位于小清河复航工程的起点,荷花路小清河大桥下游。水路距羊口港约169公里,陆路距济南市中心30公里,依靠胶济、京沪、邯济等铁路干线,形成济南港通往直接腹地和间接腹地的铁路集疏运干线网。公路有济青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机场路等,拥有便捷发达的公路运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