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名片#,#了不起的中国基建#

2018年12月,新基建的概念一经提出,就迅速传播,现在已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

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方面:5G基站建设、特高压建设、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这些都是我们下一阶段发展,所必须建设的一些基础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想富,先通路。

想要发展,就得把一些基础设施给建设好。

随着时代发展,这个“先通路”的概念也在与时俱进。

比如说,新能源汽车要发展,那么就必须先把充电桩网络铺好。

智能制造和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作为基础。

新能源光伏、风电要想发展,那么也必须进行特高压建设,才能解决弃风弃光问题。

只有做好这些新基建建设,我们下一阶段的发展,才能打好地基,让我们继续保持在快速发展的状态。

今天文章,我就以介绍特高压产业为例,来跟大家分析新基建的重要性。

(1)特高压的发展

电力长距离运输,需要通过高压电,来降低远距离输电的损耗。

简单理解,越是长距离输送电,就需要越高的电压。

现有高压输电包括3个等级:高压(10KV-220KV)、超高压(330KV-750KV)、特高压1000KV。

我国面积辽阔,本身就有广阔的特高压技术应用空间。

我们的西部资源丰富、日照条件更为充足,更适合发展光伏和风力发电等新能源。

但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一个问题是,西部制造业并不发达,没办法就地消纳如此庞大的发电量,于是每年都有大量的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在西部地区被弃用,就是所谓的弃风弃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想办法把西部富余的发电量,想办法运输到东部。

而要实现动辄数千公里的超长距离输电,那么就需要强大的特高压技术。

这是我们发展特高压技术的现实需求和基础。

要通过特高压技术,把超长距离运输电的成本,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特高压技术,可以说是独步天下,大幅领先于其他国家。

特高压就相当于是“电力的高速公路”,我们现在掌握的特高压技术,也是世界上唯一的特高压技术标准。

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大规模使用特高压技术,来大规模输送电力的国家。

我国第一轮特高压建设是从2006年开始规划,2010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到2017年才基本建设完成。

在这之后,2018年到2020年,我们整体进入到特高压建设的休整期。

但接下来,新一轮的特高压建设即将到来。

据报道,“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交14直”,涉及线路3万余公里,变电换流容量3.4亿千伏安,总投资3800亿元。

下一轮特高压建设,主要就是为了满足碳达峰、碳中和这个长期目标,去打下基础。

(2)碳中和需要

发展新能源是我们的战略,涉及到我们的能源安全。

不过,水力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都有一个共同问题是不够稳定,属于非稳定能源。

水力发电有枯水期和丰水期,发电量差异很大。

光伏发电,白天能发电,晚上不能发电。

风力发电,风力大还是小,也是完全不确定的。

作为不稳定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容易给电网稳定性造成冲击。

为了解决不稳定能源的一些问题,现在只能是想办法发展储能,寄希望于能有技术突破,减少储电成本,这样才有办法解决不稳定能源的弊端。

除此之外,也是需要特高压技术。

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都是集中在西部省份,我们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就需要大力发展新能源。

本来过去这两年,我们集中解决西部弃风弃光问题,包括很多高能耗企业都跑到西部建厂,利用当地廉价的电力价格优势,来消纳当地过剩的电力,这使得当前的弃风弃光率大幅下降。

不过接下来我们新能源发电进一步发展,继续大规模提高光伏和风力发电装机量后,有可能打破当前的平衡,进一步提高弃风弃光率。

所以,这就需要更多特高压,把西部省份这些新能源发的电,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东部省份。

特高压技术也是我们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基础之一。

(3)智能电网

我们的新基建七大方向,很多都不是孤立的。

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和工业互联网是有很多关联。

特高压和充电桩也有一些关联影响。

因为这两个都是我们在构建智能电网的重要两环。

未来可以实现这样一种场景,你可以在晚上电力波谷周期,趁电价比较便宜的时候,通过充电桩把你的新能源汽车充满电。

然后等白天你开车去上班后,你还可以趁电力波峰,趁电价变贵了,通过充电桩,把你新能源汽车里充满的电,给放电回电网,把电卖回给电网,这样你可以从中赚取差价。

而对电网来说,这样做的人越多,那么就越可以有削峰填谷的效果。

这其实就是智能电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功能。

智能电网,每一个接入电网的人,都是用电者,也是售电者。

并且,通过特高压技术,把全国智能电网合并起来后,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去统筹调配全网电力,实现最大程度的削峰填谷,保持全电网稳定。

这个地区的整体电量过剩了,可以马上通过特高压,运输到其他用电紧张的地区。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建设好特高压,满足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国电网的电力调度,就可以更加从容。

同时,这也意味着,这样的电网电力调度会更加碎片化,数据规模会更加庞大,所以就需要有大数据中心,还有人工智能来进一步智能处理数据,来实现智能调度。

所以,要实现这样的智能电网,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充电桩,都缺一不可。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新基建的这七大方向,很多都不是孤立的,作为基础设施影响是可以多方面的,可以互相之间有关联影响,最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这将是我们国家未来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