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看到中国科协的公告,心情有些沉重。

我们来跟大家一起看一下这个公告,再一起思考一下,接下来这些日子,我们应该怎么变得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先给大家看一下公告的部分主要内容。

12月21日,激光技术专家赵伊君院士、稀有稀土金属冶金专家张国成院士逝世。12月22日,著名材料学专家顾真安院士、消息土木工程与结构力学专家龙驭球院士逝世。12月23日,我国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工程专家卢强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张友尚院士、生态学和森林学家李文华院士逝世。

公告的其余部分,是这些院士的生平介绍以及科学成就评价,我们不再赘述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索一下。

也就是说,从12月21日到12月23日3天时间,有7位院士与我们永别了。中国科协还在公告末尾提到,今年已痛别48位院士。

他们在人群中消失,尽管我们普通人可能连他们的名字都没听说过。

我看了一下这些院士的生平,都有很大的成就,都非常了不起。在中国,院士就是科学的最高殿堂,他们都是中国宝贵的人才。

当然这些院士都是80往上的高龄,有七八位甚至已经到了100岁和100零几岁的年龄。院士高寿,可见国家已经给了他们最好的待遇和保护。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中,这个年龄去世也算是圆满的人生终局了。

公告也并未说明,院士离世是否跟新冠相关,可我们仍然感到沉重,本来冬天寒冷就是人类比较难过的季节,这个冬天疫情来得猛烈,更是雪上加霜。

无独有偶,今天早上看到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高龄患者聚集,等待医治的视频,越发加重了我们的沉重。

面对离别,没有人会不悲伤。我总是在想,我们究竟能做点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的一位医生公开呼吁:绝不能心存侥幸,各地要为重症高峰冲击做好准备。北京正在风暴的中心,我想身处抗疫一线医生的话,一定非常有借鉴意义。

他说,那些高峰还没到来的地区,一定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赶紧行动起来,准备好发热门诊、急诊、重症救治资源。

当然我理解,他这么说并不是夸大新冠病毒有多么厉害,疫情有多么严重。而是在讲,医院本来就要承担很多其他疾病的救治,现在突然多出了新冠重症病人,加上医生护士也会阳,在一段时间内,医疗资源紧张是必然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因为新冠引发的死亡,还是其他病症得不到及时医治而引发的离世,都一样令人悲痛。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我们说的,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放开,就赶紧停止争论,放弃互相攻击,迎接眼前的挑战吧。

这个时候,谁对谁错,甚至中国好还是美国好,都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们要一起面对生存,更要一起面对死亡。

最重要的是,我们始终相信,中国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