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谏臣魏徵去世,对唐太宗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损失,因而太宗在朝堂上有了上述这番话。

太宗这番话对我们现代人而言也很有借鉴意义,我们不仅需要时时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还要注意从内在修炼自己。

我们不仅要从别人身上寻找到自己的不足,向别人好的行为看齐,只这样还不行,还要让自己的内心充盈起来,有大的历史观。

读历史,便是修炼历史观的不二法宝。一说到读史,不可错过的便是《史记》和《资治通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记》兼具故事性和趣味性,享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称,而《资治通鉴》就更厉害了。

《资治通鉴》的是司马光和其助手耗费19年完成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它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王教科书”,成书于北宋,而书名是由宋神宗钦定的。

在南宋时期,只有皇帝和太子能读。清朝时,康熙帝乾隆爷看完后还有御批传世,一代伟人毛泽东阅读《资治通鉴》更是多达17遍。

从“资治通鉴”四个字就能看出来,它所承担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历史使命了。

《资治通鉴》中所包含的领导艺术、管理经验、用人智慧、权谋战略等,自古都被认为是学习历史、汲取智慧、指导人生的经典之作。

《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三百多万字,这么浩大的工程,普通人该怎么阅读呢?推荐“思想隐士”熊逸版的《资治通鉴》。

熊逸老师带着他的秘密“七把刀”,像庖丁解牛一样地,一句一句地为我们精解这部《资治通鉴》。

熊逸老师并不局限于历史和《资治通鉴》本身,而是和《史记》、《战国策》等多方对比,并从中引发出了对当今社会、文化等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二辑》,共9册,内容涵盖了《资治通鉴》周纪三、周纪四、周纪五,以及秦纪一、秦纪二,讲述了战国诸侯的土崩瓦解与大秦帝国的崛起。

在第二辑里,熊逸老师细分出了260个小问题。这些问题会带着我们一起思考:战国时期为什么能任用外国人为相?为什么说秦朝实行郡县制是历史的必然?

又或者,屈原为何在《资治通鉴》里毫无戏份?高手怎样在权力暗战中谋篇布局?到底该不该任用鸡鸣狗盗之徒?

来聊聊我最喜欢的三个话题吧。

一、为什么说替罪羊是一种政治智慧?

我们可以把每个国家看做一个公司,国君就是这个公司的老板,大臣就是老板手下的领导。

当然,战国时期公司怎样发展,完全取决于老板的最终决定。

但老板也有犯错的时候呀,犯错了就得承担责任,有句话叫做引咎辞职,但国君才不会轻易摘下自己的皇冠呢,这个时候就要有人来“背锅”了。

而“背锅”的人往往是那种有比较大权力的,最好还有点招百姓烦的那种,比如宰相。

这时国君就说了,我政策是这么这么的,但是具体方案执行呀,全是你宰相在做,所以错全在宰相,你引咎辞职吧,百姓就能重新过上好日子了。

这就是既能一种保全国君地位,又能换取百姓拥戴的政治智慧。

又比如《三国演义》中,曹操有一次带兵打仗,经过一片麦田,曹操下令不许践踏麦田,违令者斩,但他自己的马却踏了。

曹操自己刚下了命令,如果不执行那就是打他自己脸,执行吧,那他就没命了,怎么办呢?那就做个戏呗。

曹操先斩了自己的马,然后假装要自刎,等到有人阻止他时,再借坡下驴,割了一缕头发,还搬出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先把脑袋存着”的话。

不得不说曹操确实高,手下人一下见识到了曹操的雷厉,还对曹操越加佩服。

二、燕昭王筑宫是怎么一回事?

燕国发动了子之之乱,齐国假意帮燕国平定内乱,但却没动一兵一卒就顺便把燕国给灭了。

燕国后任国君燕昭王打算向秦国学习,改革图强,广纳天下贤士。

燕昭王就对老臣郭隗说,你有没有认识的很厉害的人呀,都推荐给我吧。郭隗就给燕昭王讲了个“千金市马骨”的故事。

有个皇帝,很想要千里马,就给了大臣一千两银子买马,结果大臣花了五百两,抱回来一堆马骨。

皇帝很生气。大臣说,人家知道你花重金买死马,还怕没有活马送来吗?结果,很快就有人把千里马送到了皇帝面前。

郭隗说,大王啊,你也把我死马当活马试试,那些有能力的人知道了自己也就来了。

既然燕昭王要吸引人才,给自己做广告,那广告肯定得大气一些,于是他就按自己宫殿的标准,就给郭隗筑宫,把他当老师对待。

当然了,皇帝住的地方叫“宫”,郭隗的院子就不能叫同名了,反正中华文字博大精深,那就叫“黄金台”,大气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燕昭王求贤的广告出去了,还在历史上传成了一段美话。

唐朝诗人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就是他对燕昭王求贤一事的称赞和对国君不重视自己的叹息。

三、为什么背信弃义的张仪很吃得开?

在第二册里,张仪出场的戏份很多,对张仪这个人我是很好奇的。

张仪和苏秦师从鬼谷子,都以自己的雄辩之才而自豪,两个人也是好友。

但因为两人经历都很相似,而苏秦又很早就被退出历史舞台,所以司马光把笔墨基本都给到了张仪。

在《资治通鉴》里,张仪处处逢源,位极人臣,但也确实是个背信弃义之人。

张仪最臭名的就是拿商於六百里地换楚怀王和齐国的断交,结果就是齐国和秦国好上了。

楚国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有点凉凉了。

楚怀王对张仪,是恨不得扒他的皮抽他的筋,再喝他的血。

楚怀王最终又拿地和秦国和解,条件是要张仪,迫于压力张仪滚回了老家魏国,还帮魏国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战争。

单看张仪的职场之路,可谓是游刃有余,风生水起。在几大国家里他都曾做到了权臣的位置,实现了权和名。

就秦国的外交官来说,他是称职的。但在诸侯国中,总在算计,并不见得人缘就是最好的。

就国内职场环境而言,实干派多得是,不满意他的人也很多,权臣若只凭嘴皮子是难以服众的。

还有,鉴于张仪外来务工者的身份,所以一旦有任何响动,是不会有人支援他的。

其实从张仪的职场之路,我们还可以生出这样一个疑问:是获得成功但可能没朋友重要呢?还是做一个普通人拥有和谐的环境更重要呢?

相信各位有自己的看法。好了,一不小心说得又有点多了,而有的又说得比较简略。

总之,《资治通鉴》这样一部充满内涵的史书,是值得花费时间去品鉴的。跟着熊逸老师,从今天开始,世事洞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