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言

当下楼市的问题,是普通和中产购房者接不动盘了,这个问题是我认为很重要的事情。

因为不管房价怎么上涨,不管各地首付降到几成,结果房子贷款买下来,房贷你总归是要还的,你房价越高,首付越低,你的月供就会越多。

那么当下外面这个行情,杠杆加的越大,每个月所需要的资金流就越大,普通人怎么维持的住呢?

你说炒房客可以利用各种贷款、拆东墙补西墙,但这种毕竟是少数,真正的购房主力,还是看那些半自住、半投资的人,这些人现在对未来的收入不报有期望,在这种情况下,你让他们去高杠杆买房,他们也不敢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那波全国房价上涨,也不是一开始,房价就上涨了。

2015年的时候,国内就已经启动了棚改去库存,当年棚改拆迁房的指标,就达到了600多万套,而就这么多的投入量,在当年都没能把房价冲起来,而是等到了2016年,又是600多万套的棚改拆迁房,才把楼市给拉动起来了。

现在楼市里面比较焦虑的,还是那些手上有点余钱的人是比较焦虑的,那些手上没钱的人,想焦虑也焦虑不起来。

这个时间点买入楼市,如果说后期房价不涨或者不大涨的话,购房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如果买二手房的话,房产中介费、各种契税等等这些钱不管是买房的人,还是卖房的人出,总归是要有人出这个钱的。

这一套下来,光这些费用,一般都在5%左右了,之后房价不涨,持有个三年再卖掉,那三年的持有资金,再加上这个5%的交易费用,损失还是很明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如果说不投资房产的话,那些人又害怕房价上涨,自己踏空了。

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会一直存在的,只要人们的收入能不断增加,人们就会希望自己能住到好房子里面去。

可是这里面的支撑点,是人们的收入可以不断的增加,那如果说人的收入不增加了,那人们还靠什么去买再好的房子呢?

我知道不可能都赚不到钱,有一些人才他们能赚到钱;但问题是,这种人才的数量有多少?

每个大城市,一年要供应多少套新房出来,一年有多少豪宅、改善房出现。

以前那些老人才,大概率是已经有房了,那就全指望这些新人才,还是消化不了的。

所以想要让大城市的改善房房价上涨,要把那些住老破小、刚需房的人给拉进来,让他们去接盘。

这些老破小的房东,把老破小卖了换成去买改善房,次新房的购房款。

那么现在大家可以想想,如果说这些老破小、刚需房,房价跌的很低,这个城市改善房一平卖3万,老破小房价一平跌到3000,这个时候就算把老破小给卖了,能凑的到改善房的购房款吗?

我觉得都有一个线,如果说大城市的老破小、刚需房,真的房价大跌,那么刚开始,也许对改善房、次新房影响不是很大,但只要时间一久,那么影响就会有的。

02、一个城市里面的刚需数量是有限的

现在杭州主城区的房价普遍已经在4万一平了,按照这个房价,一套100平的房子,就需要400万,就算家里帮忙给了120万首付,那还需要贷款280万,一年的房贷就要18万左右。

年薪30万,还要再找一个年收入20万左右的对象,两个人一起负担才行。

杭州虽然产业比较发达,但是年收入一但上了10万以后,工作就没有那么容易好找了。

现在的杭州楼市,只适合那些富二代,或者是那些一无所谓,但是脑子机灵的人,其他的普通人,家里不能给帮助的,自己又不是很聪明的,杭州已经不是适合他们了。

杭州的待售二手房数量虽然已经超过了10万套,但是杭州房价下跌的速度还是比较慢的。

杭州的炒房客经历了很多次杭州房价大跌,相对来说心理素质还是比较稳的。

如果说不是杭州的新房供应量越来越多,再加上全国楼市都在不断的降温,给杭州楼市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杭州房价现在有可能跌幅都不会那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城市里面的刚需,数量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

刚需是那种既有需求,又有买房能力的人,他们才叫刚需,那种只有需求,没有钱的人,不叫刚需。

要产生一个刚需,首先是要有需求,这个需求可以是结婚,可以是孩子上学,可以是想要提高自己的居住质量;其次是要有钱,这个钱不会是凭空掉下来的,要么是自己攒钱,要么是家里人给,显然是要有个资金来源。

那么大家想想,不管是需求端,结婚、生子、提高居住质量,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大量产生的,大家可以看结婚人数和新生儿数量,很明显的都在下降的,至于说提高居住质量,这要有钱,没钱提高个什么。

再看有钱这块,不管个人收入还是家里给钱,这些都是要靠平时积累的,一个城市首付再低也是要钱的,攒个首付不得需要好几年,尤其是当下这种房价比较高的时候,攒个首付真的还是需要比较久的时间,去年成交量那么高,变相的来说,就已经是把过去那几年积攒下来的钱都用掉了。

去年上半年的热度,其实就是把楼市从2018年下半年到2020年,3年攒下来的需求以及首付,一次性的释放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楼市的宏观角度来看,全国房价,要么就普涨、要么就普跌,想要单独一个版块房价一直上涨, 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就像我们都知道2015年棚改去库存一样,你觉得2015年当时棚改去库存,是为了救一线城市的楼市,还是救二线城市的楼市,还是救那些三四五六线城市的楼市?

2015那波救楼市,核心还是因为三四五六线城市库存量太高了,所以当时才搞了棚改去库存。

如果说一二线城市房价不能跌,理由是跌了以后,当地的有房的人,财产就大幅度缩水了,那么三四五六线城市的人,他们的财富不在房子上吗?

现在全国楼市的难点就在这,如果放任三四五线城市房价跌下去,结局就是一起凉凉。

就算是日本、美国等,当年房价泡沫破裂过的国家,房价跌的时候,都是一起跌的,后来涨的时候,也都一起涨的。

03、房子卖不动的两个指标

房子卖不动,从两个指标就能看出来了:

一、全国每年的结婚对数。

大家想想,每年结婚的人数都少了,那么为了结婚而买房的人,就少了嘛,这是一个很真实的需求减少。

二、全国每年的新生儿数量。

这个也是年年都在减少,那么大家想想,这个都减少了,还有那么多需要买学区房的家长吗?孩子都没了,还买个什么劲。

所以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国内楼市里面比较坚硬的刚需,是很少的。

至于说,剩下来的两拨人。

一波是手上有钱,但是他是单身又或者之类的,他就不急着买,他就觉得租房也蛮好的,他不希望被房子束缚住,他就不买拖着,而且对他们来说,房价下跌买了就是亏,何必去亏钱。

还有一波是改善型购房者,这波人他们还是有比较旺盛的改善需求的,现在楼市的主力就是这波人,但是这波人里面也有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的收入要跟得上房价的涨幅,如果说收入不涨房价不涨,他们再看看自己的原来住的那个小房子,心里想想也是可以再将就住的。

收入减少的时候,人们对一些事物的荣忍度明显上涨,比如说本来看到家里面用了10年的冰箱感觉旧了也不好看了,想要换个新的,但又一看到自己的口袋,想想算了还是不买了,旧的也能再用用。

现在很多人说如果房价大跌了,没有房地产作为蓄水池,物价就要上涨了,什么米面油等等的。

但是这些人不会想想,为什么日本当年房价跌了9成之后,日本的物价怎么没有嗖嗖嗖的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房地产真的是个蓄水池,没有房地产,物价就要起飞,那日本房价大跌之后,日本的那些钱去哪里了?

要是M2增加,房价就能大涨,那怎么日本M2都增发了那么多年了,怎么日本房价依旧半死不活的。

房地产是货币的放大器,没有房地产,钱在银行里面就很难流出来,楼市不热,物价想起飞很难。

现在就是这种没有预期,大家预期都不乐观,结果就导致本来就难恢复的经济,变的越难恢复。

所以如果说房价不涨,或者说,没有明显的上涨,想要把楼市搞热起来,还真有点不容易。

至少现在全国的那些职业炒房客,都没有入场,他们都在外面看着。之前那些说炒房客去苏州了、去重庆了、去环京了,其实根本不是炒房客去的,只是一群半吊子,就是那种他们觉得自己是炒房客,觉得自己是在投资房产,而实际上他们就韭菜,是那些职业炒房客收割的韭菜。

现在房价不涨,职业炒房客也缺钱,所以就找了一些垃圾新房楼盘,去给卖给这些觉得自己跟了职业炒房客,就不会亏的人。

我们看到的很多苏州、重庆等地买房的,大部分都是这种半吊子,职业炒房客没有进入楼市的。

发现大家都有一个思想,那就是老百姓的钱不容易,不买房的话,靠什么抗通胀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有没有养过鱼?

如果说,你从鱼店里面,买一条鱼回来,什么都不用管,只要你每天喂它吃东西,它就能长到鱼缸都装不下来,那么人家鱼店赚什么?

把这个道理放到大家买房抗通胀上,如果说,通胀能简简单单的靠贷款买房就能解决了,那么这个游戏也太简单了吧,那还有什么奋斗,大家都买房抗通胀就可以了,以后人人都是有钱人。

我们过去20年的买房抗通胀,是300年来的一个时代红利,是300一遇的机遇,这是不管在什么时候,几百年都会有那么一次的,只要你出生在那个时候,不管你干什么,你都会很顺。

但这,是时代给你的红利,不是你自己的能力有多牛。

买房抗通胀,就是时代的红利,那么现在的这个时代的红利结束了,大家就要靠自己了。

人们只有亏钱了,或者消费了,才会去不断的工作赚钱,如果说人只有赚钱,没有亏钱,大家觉得这现实吗?

04、总结

很多东西,都是在大家不知不觉当中,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大家对未来的预期,真的已经改变了。

我可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一对比,就能发现出来。

以前房涨涨对房价的思想,是全国房价上下都会大涨,房价一直涨,买哪都能赚钱。

后来房涨涨对房价的思想是,只有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才能上涨,三四五六线城市房价都不会涨了,还会跌。

现在房涨涨对房价的思想是,只有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地段,或者是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房价才能上涨,其他地方的房价都会下跌,小城市的房价会跌成白菜价。

大家仔细对比一下这几年那些房涨涨对房价的看法,你就能发现,他们自己也许都不知道,在不知不觉当中,他们的思想已经变了,被现实给教育了。

至于说一线城市的房价真的不会跌吗?这个只有天知道了,反正日本人90年代的时候,也坚信他们的东京房价不会跌。

很多改变,就是在大家不知不觉的时候,就已经变了。大家对房价的预期,越来越低了。

现在脑子里面还觉得房价一年能翻倍的人,应该已经很少了。

现在对于国内的楼市来说,能维持住房价不大跌,保持现状就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

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房产专家,一会鼓吹苏州房价大涨了,一会鼓吹郑州房价反弹了,一会又跳到上海、北京去,但实际上这些地方,房价涨幅是多少呢?哪种类型的房子房价上涨了呢?都没有具体的例子。

尤其是涨幅这一块,到底涨了多少,能跑赢投资房产的成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