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贤定(左一)在活动现场做餽(南华 摄)

12月10日,又到年末,“王升大”——这个祖辈从事米食的“浙江老字号”照例又在宁波王升大博物馆,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热火朝天“搡餽(kuì)搡年糕”活动。
餽和年糕都是宁波人过年必吃的吉祥美食佳品,蕴含着辞旧迎新、喜气洋洋、大吉大利、年年高升等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之意,是宁波当地渊源流长的一种风俗文化。餽,以前用于宁波毛脚女婿过年“挑吉货”上门,为示喜气,特用红粉在餽上点一红点,称“吉餽”;另外,“餽”、“亏”谐音,民间素有“吃亏就是福”、“吃小亏占大便宜”的俗语,故含有“吃餽得福”的吉义。而年糕与“年高”谐音,象征着人们生活年年高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升大员工在活动现场展示“吉餽”(南华 摄)

据王升大博物馆馆长王贤定介绍,他家自从太公起开做餽和年糕,到了他爷爷辈,还把餽和年糕的生意扩展一直做到了上海。当年他家在上海二马路(今九江路)780号开设有专门的店铺,每年要销售数以百吨的“宁波凤岙年糕和餽”,上海的宁波籍老乡纷纷前来抢购解馋,名声一度轰动上海滩。但抗战期间,日寇烧杀抢掠闯进凤岙老街,将“王升大”米号洗劫一空;战乱中祸不单行,土匪也乘机来抢劫、绑票,“王升大”米号自此受到重创一蹶不振,由他的爸爸王阿其惨淡经营维持营生。解放后,改革开放的浪潮让王贤定下海重创祖业,成了“王升大”的第四代掌门人,从此,热腾腾的餽和年糕的米香味又年年荡漾在王升大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孩子们创新绘出新“吉餽”(南华 摄)

当天的“搡餽(kuì)搡年糕”活动现场,王升大员工们个个忙着打年糕做餽,还有人专门负责给每一个餽点上一红点以示吉祥。王贤定在现场边手上忙个不停边告诉大家,他家的宁波凤岙猪油糯米餽曾享誉上海,那是因餽与汤团皮所用的糯米一样,馅子也一样都是猪油芝麻馅,只是一个大是扁圆形,一个小是球形;一个是把芝麻粉、白糖、猪油做调料(干的猪油芝麻馅)洒在餽上露在外面,一个是把湿的猪油芝麻馅包在里面,吃起来,都是热腾腾、香喷喷、油糯糯、甜蜜蜜的味道,所以,餽堪称为“大扁汤团”,与闻名遐迩的宁波汤团有异曲同工之妙,且餽比汤团更有嚼劲。众人一听都恍然大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孩子在众多新“吉餽”中找到了自己画的欣喜不已(南华 摄)

当日活动现场,王升大的员工端出一框框热腾腾新鲜出炉的“吉餽”向大家展示,员工的孩子们则拿起红粉笔在餽上绘出了虎、兔图案,并写上了“辞寅迎卯”“吃餽得福”等字样,创新绘出新“吉餽”,现场一片喜气洋洋的浓郁年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员工们自豪展示新“吉餽”(南华 摄)

据悉,今年王升大博物馆做餽批量多、数量大,许多直销外地。王贤定说,我要尽力闯出我祖辈的昔日风光。(记者 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