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二章主要讲,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有两面性。圣人跳出两面性的束缚,把内心放在道中,与道一体,看着万物生死往复,辅助万物自然生长。只有这样,万物才会像归复道一样的归复圣人。

译文:天下人都觉得一个事物美,那么这个事物也一定有丑的一面。天下都觉得一个事物好,这个事物一定也有坏的一面。所以说,有和无总是共同出现,困难和简单总是相对的,长和短是比较得出的,高和低是在一起才知道的,音乐和噪音是相互调和的,前和后是相互跟随的。所以圣人站在“道”的视角中,去做事情,去教化万物。站在“道”的视角中,看着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去说三道四。站在“道”的视角中,仿佛万物都是自己生的,但是却不占为己有。站在“道”的视角中,去辅助万物繁荣生长,却不让万物产生依赖。最后,像“道”一样,能够让万物生机勃勃,却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只有这样,圣人和万物不会脱离,二者才能长久稳定的生生不息。

思考:第二章,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为老子给出了两个难题。

难题一:在第一章中,老子刚提出了一个“道”的概念,在还没说清楚的情况下,第二章直接就告诉我们“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就纳闷了,既然“无为”了,还能做事情?既然“不言”了,还能教育别人?容易让人感到迷惑。

难题二:第二章的前三句,老子还在论述事物的两面性,第四句直接就跳到圣人去如何行事了。事物的两面性和圣人如何行事,有啥关系?

就以上这两个难题来看,老子第二章写的并不是很容易懂。在我看来,凡是写的不够浅显易懂的,不是读者的问题,而且作者的问题,所以老子这章写的并不好,容易让读者产生疑惑。

老子在最后两句,解释了圣人如何“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说白了,就是站在“道”中,去行事。可是,新的疑问又来了。“道”是虚无的,是宇宙本源,可人是实实在在的,是有血有肉的,人如何能够站在“道”中行事?我认为,一个实实存在的人,是无法站在一个虚无的“道”中的。如果非要站,只能把自己内心也修炼到“虚无”境界,带着“虚无”之心去做事情。可是,谁能做到带着“虚无”之心呢?这时,老子提出了一个“圣人”的概念。在老子看来,“圣人”是可以做到的。我就想问了,《道德经》写了两千多年了,这两千年中,能够站在“道”中去行事的“圣人”都有谁?他们都取得什么成就了?所以,在我看来,“圣人”是一个人格化了的神。可以说和“道”一样,是一个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章的可取之处在于,老子描述出了,做为一个“圣人”,看世间万物是一种什么景象,“圣人”是如何做事的。那就是,圣人看万物,如同“道”看万物一样,看着万物生死往复,看着万物如同自己孩子。圣人做事,如同“道”做事一样,辅助万物生长而不横加干涉指责。这就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真正含义。

可是,这样做事情,对普通人来说,对读者来说,又有何益处呢?我们下篇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