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11月29日,国务院发布《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提出:

要坚持“应接尽接”原则,加快提升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

加强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是对国家优化防控工作20条措施的具体落实,也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

国家正在加快构筑风险防控的防线,着力打好、兜稳老年人风险防控这条底线,为进一步调整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未接种疫苗者,这三类人群患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的几率最大。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重症的危险人群,若是再叠加基础性疾病,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引发重症的风险更高。

实践表明,疫苗接种对降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仍然有较好的效果。

因此,针对老年人的疫苗接种工作,提到了当前防控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这并不突然。

与此相关的是,国家优化防控20条措施中,除了提出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以外,还有三条工作措施重点指向老年人:

11条: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
13条: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尤其是满足重症高风险和老年患者治疗需求。
14条:强化重点人群保护,摸清老年人等群体底数,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

这些措施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筑牢老年人应对疫情的防线,兜住老年人防控病毒的底线,降低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02

很多人希望放松疫情防控措施,提出放开管控,像治疗感冒一样对付现在的奥密克戎病毒。

从奥密克戎新的变异株病毒所造成的威胁来看,致病力、毒力与最初的新冠肺炎原始毒株相比已大大减弱,风险后果正在减轻。

但由于它传播力很强,造成大量人群感染,其中包括老年人在内的三类人群。虽然重症和危重症比率极小,但集中在上述三种人群,绝对数量不小。

根据香港BA.2疫情从确诊病例看差不多感染了16%的人口,参考香港灭活疫苗的病死率数据,我国3500万的80岁以上老人中将有560万感染,60-79岁的老人会有3664万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0岁以上可能的病死人数

因此,国家疫情防控虽然已具备了逐步宽松的客观条件,但在“放开”之前,还缺少最后的“安全阀”,就是针对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人群,做好各项预防和治疗措施,兜住最后的风险底线,减轻和避免病毒感染导致的严重后果。

针对老年人群体筑牢防线,兜住底线,国家进一步调整防控措施才会有基本保证。

反之,如果老年人这一群体的防线不牢,底线得不到保障,过早解除防控措施,降低防控标准,老年人群体的生命健康将受到威胁,这既不符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也有悖于我国防控工作的根本价值观。

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的覆盖率,大幅降低重症死亡风险,就是兜住底线,为老年人应对可能到来的病毒感染打好最低保护屏障。

03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完成之日,就是我们防控“放开”的时候呢?

11月29日的这个工作方案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但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

结合我国老年人群疫苗接种实际,第一剂次加强免疫与全程接种时间间隔,由以前的6个月调整为3个月以上。就是说接种过第一剂次的,三个月以后就可以接种第二、第三剂疫苗。

截至11月28日,60岁以上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第一剂接种率已超过90%。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2742.6万人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其中,完成全程接种2356.3万人,占80岁以上人口的65.8%,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445.6万人。

因此,继续做好60-79岁,特别是8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工作,这是工作重点。

尤其是80岁以上老人,之前由于行动不便没有接种的,现在可能要加强动员宣传,鼓励接种。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在建议接种之列。

目前看来,还有1200万80岁以上老人没有完成全程接种,如果要完成加强免疫,这个数字要达到2000多万。按目前的接种进度还远远低于预期,任务还很重,还需要一段时间。

说到底,正因为这部分人群总数之大,才会让国家“时时放心不下”,不构筑疫苗接种工作的防线、底线,就难以进行下一步的决策调整。

当病毒能防得住(疫苗接种、药物储备),治疗又有保障(分级诊疗、床位充足),疫情防治的屏障将会得到大大加强,我们在疫情风险控制环节上的压力将大大降低,防控工作将会发生一个根本的转变,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和状态。

到那一天,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形势将会大为改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