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11月28日开通试运营。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起自光明区6号线光明站,止于深莞边界,线路全长6.13公里,设深理工、中大、圳美、光明4站4区间。6号线支线的建成通车对中交集团进一步开拓深圳地铁市场、推动进城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号线支线二工区常务副经理王喜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作为一座生态园林城市,作为施工方,如何环保优限处置渣土是施工方最头疼的地方,七年来,中国交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融入当地城市建设理念,建设绿色地铁。在6号线支线的建设过程中,中交主动引入盾构渣土环保处理系统,通过对盾构渣土多级筛分,将渣土处理成黏土球、大石块、砂和泥饼,并将泥浆脱水干化、尾水循环利用。对从渣土里分离出来的碎石和砂经过配比用于盾构注浆,脱水泥饼改良后可以用于地铁车站基坑顶板回填。避免了地下施工阶段,盾构渣土外运带来的大量人力、物力消耗和运输过程中的扬尘等环境影响。中交探索城市轨道交通“碳治理”,打造“全生命周期”绿色地铁上创新创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工程建设中,中国交建建设者更是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先后克服了地层上软下硬,区间下穿大陂河,沿线穿越广深港客运专线,与市政下穿隧道同步施工风险大,不规则多边形深基坑及疫情反复、工期紧等建设难题。其中,在中大站B出入口施工中,采用了装配式型钢组合支撑,有效解决了不规则多边形深基坑在选用常规混凝土支撑时造成大量弃渣等环保问题,达到资源节约、环保节能的目的;在高架段首次采用刚性接触网,利用门型架悬挂安装方法,解决了高架段与主线地下段声屏障的高度落差,在降噪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了景观的统一与和谐;在中大站C出入口旁,首次在深圳建设了地下自行车智能立体停车库,从根本上解决地铁口、繁华商业区等自行车乱停乱放,影响市容环境的问题,对深圳市自行车停车库的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推动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记者:李果

通讯员:李冰心 郝思远

编辑:尹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