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1971年10月25日,在这具有非凡历史意义的一天,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决议案。在35张反对票当中,仅有1张来自欧洲国家,而投票者正是南欧小岛国马耳他。那么,马耳他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它为何要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马耳他位于地中海的中心位置,由5个小岛组成,国土面积为316平方公里(相当于香港面积的1/3),总人口约47.6万,首都是瓦莱塔。马耳他历史悠久,早在前10世纪左右,便成为古希腊人的重要据点。此后两千多年间,马耳他先后遭受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西西里王国、马耳他骑士团、法国、英国的统治,直到1964年9月21日才宣布独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耳他地理位置图

马耳他与中国远隔万里,相互交往的历史很短,并且先前从未有过历史积怨或利益纠纷。更何况,马耳他与中国同属第三世界国家,都曾经历过长期的反帝反殖斗争,理应在国际场合站在“同一战线”。然而,在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马耳他却违逆世界潮流,投下整个欧洲唯一一张反对票。

站在马耳他的立场上来看,它这样做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原来,马耳他甫一独立便开始抱美国的“大腿”,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依附美国,在外交政策上更是唯后者马首是瞻。由于美国长期阻挠中国大陆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以此来检验盟国的“忠心”,因此每次投票表决代表权问题时,马耳他都会站到美国一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耳他总理明托夫会见中国代表团

工党领袖明托夫组阁后,虽然在多个国际场合提倡“不结盟主义”,主张跟社会主义阵营改善关系,但由于外交“惯性”的缘故,他在宣誓就职的当年,还是屈从美国的意愿,指示马耳他驻联合国大使投票反对中国入联。当时,包括英法德等美国盟友在内,欧洲国家或投票支持中国入联,或弃权,唯有马耳他一意孤行,可以说是相当不识时务。

然而,马耳他的阻挠并不能改变最终结果,中国依然获得恢复合法席位所需的支持票。经此一事,明托夫终于认清形势,自知若再顽固地坚持反华政策,只会让马耳他在国际上变得更加孤立,损害其利益。为此,马耳他随后果断放弃反华政策,并在1972年1月31日跟中国建交。此时,距离马耳他投票“封杀”中国,仅仅过去98天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马建交后,两国间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不仅高层互访频繁、经贸合作发展顺利,并且在文化、教育、卫生、民政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渐增多。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前往马耳他旅游、经商、学习乃至移民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关于该国的各种信息愈发引起国人的关注,尤其是它的经济状况和婚姻政策,更是容易引起热议。

独立之初,马耳他由于国小民寡、自然资源匮乏,加之工业基础薄弱,因此经济发展只能依靠旅游业、造船和修船业。但旅游业受气候影响很大,而造船和修船业又长期陷入不景气,所以马耳他的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粮食也基本依赖进口,每年需要大量的国际援助才能勉强维持生存。正因如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马耳他都被视为一个失败的欧洲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耳他首都瓦莱塔

转机出现在2004年。当年,马耳他如愿以偿地加入欧盟,借助英法德等大国的援助和指导,该国政府不断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并推出系列改革措施,使得经济状况不断改善。如今,马耳他已发展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以服务业、金融业和旅游业为主,人均GDP约为3.1万美元(约合20.2万人民币),是中国的3倍。

除了经济发达外,马耳他禁止离婚的政策,同样使其显得与众不同。作为虔诚的天主教国家,早在接受罗马帝国统治时期,马耳他便开始信仰天主教(1523-1798年间,马耳他一直是天主教马耳他骑士团驻地),即使遭受英国统治近200年,也没能让顽强的马耳他人改变信仰。如今,在马耳他的总人口中,约有98%的国民是天主教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耳他教堂婚礼

由于马耳他人都是虔诚的教徒,因而天主教教义是他们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这点在婚姻观上体现得最为明显。马耳他人非常看重婚姻的神圣性,认为这是男女双方在上帝面前立的约定,不允许反悔、更改。正因如此,马耳他政府颁布法律禁止离婚,即使是配偶的任何一方去世或患有重大疾病时,也很难被允许离婚。这种情况,在今天的世界可谓极其罕见。

参考书目

蔡雅洁、吴国庆:《列国志:马耳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