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纷纷议论两种明面飞机时,暗地里的A12也开始了自己的刺探情报生涯。A12原本打算要侦察古巴,但是因为安全的担忧放弃了计划,转而去侦察一个让美国头疼了几十年的国家,而且越来越头疼,对,就是各位身份证上的国家。U2侦察机在苏联也就被击落一架,但是在我国这里跟过年一样,一年一架。美国决定把A12部署在冲绳,只要总统下令,那么随时可以侦察。在部署的过程中,A12发生液压故障而坠毁,经过调查是装配和维护的工人把插座接反了,呃,这是钱没给够还是信仰不坚定?其实从1963年开始,A12确实也自己过年,以一年一架的速度坠毁,15架A12有6架损失,超过了三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美国依旧不敢进入我国侦察,只能在邻国小打小闹,而且还怕万一被击落,残骸以及机密科技会掉落在我国。就这样,A12出事故后,对外声称是SR71,两者又都执行的是侦察任务,只不过A12是中情局操纵的,而SR71是美国空军。最终,美国认为两套飞机的任务太相似,维持两种飞机成本太高,因此A12计划进入尾声,SR71上台成了门面,A12也进入了退役程序。A12由中情局使用而且任务充满争议,多少有点见不得人,因此退役后的A12只有一架被展出,放在了无畏号海空博物馆展出。这架飞机知名度挺高,威尔史密斯在没打人之前还打过高尔夫,就是在这架飞机上。后来A12计划解密,但存放的飞机也没有打动,直到2007年才被送往各地的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A12和YF12都已经尘埃落定,那么我们就顺着时间线,来讲A12家族中最知名的SR71侦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R71和A12基本一样,不同之处是在细节。相比于A12,SR71翼展和高度一样,但是机身长度更长,因此携带的燃油更多,起飞重量和航程均有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维持高速飞行,SR71和A12一样主要采用钛合金制造,而这些钛合金的来源很有意思。米格25的主要材料是航空不锈钢和小部分钛合金,到了米格31,主要材料依旧是钢。SR71研制的时间显然更早,加上更追求极致,因此延续了A12的钛合金结构。除了SR71,那时候的很多美国飞机都开始应用钛合金,导致钛合金供不应求。洛克希德的臭鼬工厂实在没有办法,开始在全国和友好国家寻找钛合金,但是依旧无法满足SR71的建造需求。因此洛克希德最终决定购买矿石冶炼,看中的就是金红石。金红石是金属钛的氧化物,化学名为二氧化钛,主要的用途是颜料和耐高温陶瓷,当然,当钛合金开始大规模应用的时候,二氧化钛也就成了相当稀缺的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氧化钛矿石在美国很少见,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美国便想了一个瞒天过海的行动,利用第三国以及虚假商业活动从苏联买来了大量矿石。两者虽然是冷战,但是有第三者插足的生意可不能不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美国解决了矿石的问题和钛合金短缺的问题,得以大量建造SR71。至于这些SR71的用途,无论是前身A12还是截击机的YF12可都是针对苏联的。所以搞贵重资源的出口可得注意了,说不定你的临时赚钱行为会间接害了你,美国人用尽各种办法折腾咱,别贪图小利,除非你打算机场把车一扔,绿卡头上一放,奔向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都知道飞机最关键的是气动布局,要尽量光滑才能保证原有的设计发挥作用。但实际上,美苏的飞机都是比较粗犷的,没有欧洲飞机那么细致。SR71也是一款相当粗犷的飞机,因为其特殊的蒙皮设计被称作是三马赫的锡鹅。三马赫的锡鹅指的是福特生产的三发Trimotor飞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了波纹铝材的蒙皮。SR71部分蒙皮也使用了类似的波纹材料,一旦热量过高,这些特殊形状的蒙皮会引导金属膨胀的方向,否则飞机会发生严重的形变,增加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设计人员还利用膨胀,蒙皮在低速以及低温情况下是比较松散的,当飞行到高速的时候,热量会使得蒙皮有规律的膨胀,进而结合得更紧密。除此之外,部分蒙皮为了加热燃油还很脆弱而且非常薄,设计者特意在机身的表面画有红线,以提示维修人员不要触碰,否则会破坏机身表面的超薄蒙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散发热量,就连表面涂层,也就是常说的漆都与众不同。SR71的涂层是深蓝偏黑的,这也是它被叫做黑鸟的原因,涂层在高温作用下会变成蓝色,所以应该被叫做蓝鸟。这时候涂层会尽可能的向外界环境辐射红外线,也是一种降低蒙皮温度的方式。最有意思的是,美国军机的机徽是红白蓝颜色,结果飞一次三马赫之后,这些颜色就会变化,这和高速飞行之后红五角星脱落的米格25是异曲同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R71的座舱设计与众不同,为了隔热,框架当然使用钛合金,而玻璃是非常厚的石英,通过超声波和框架固定在一起。高速飞行的时候,座舱位置是全飞机温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外侧玻璃的温度高达316度,这可比各位吃的脆皮五花肉的烤箱温度高多了。不仅如此,机头作为最热的敌方,因为摩擦已经变成了红色,温度高达640度,金属铝都会融化。那SR71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就是使用燃料的流动来带走热量并且散发掉,但这还远远不够,热量想把飞行员烤熟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A12的便携式空调也保留了下来,用于给飞行员的防护服降温。之所以说是防护服,是因为它要起到隔热的作用,全名叫做S970全压力飞行服,就是简化版的宇航服。而且,这种飞行服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在SR71服役的过程中一直升级到S1030版本,这种黄色的飞行服怎么看怎么像是消防员的防火服和宇航服的结合体,再加上颇有太空人既视感的全防护头盔,一看就是执行拯救世界任务去的英雄。唯一出卖飞行员的就是脚上的靴子,不信你们看这位与众不同的跟大鹅一样的内八字大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套飞行服可不简单是在舱内使用,一般的飞机在空中解体,乘客都是冻死的。而SR71飞行员在侦查的过程中需要在两万米以上的高空和超过3马赫的速度弹射,强烈的摩擦会使得飞行员要承受230度的高温,依旧堪比烤箱。经过短暂的高温后,又要经历缺氧和寒冷的煎熬,这时候飞行服还能起到保暖和提供氧气的作用。最有意思的是,高温环境飞行员需要补充水分,设计师还配备了专用的水管来喝水,甚至可以吃牙膏一样的食物,都跟早期的宇航员极其类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座舱内部那不用说是钟表店,液晶屏或者CRT能否应对高温都是问题。不过好在布局一向规整,操作起来没有那么的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鸟作为一种三马赫的飞机,它的起降难度显然是要高于一般飞机的,那么美国人是怎么做的呢?首先,黑鸟配备了减速伞,起降速度高的直接劣势就是需要很长的滑跑距离。减速伞安装在尾椎内的专用舱室内,不过这个减速伞并不常用,这是因为部署黑鸟的机场都有专用的长跑道,足够黑鸟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飞机刹车可从来不是靠减速伞的,最重要的还是轮胎刹车。普通的轮胎填充的是空气,高温下不稳定。黑鸟需要高速飞行,因此便找到古德里奇轮胎公司专门制造了黑鸟的独特轮胎,内部填充的是纯氮气,GTR直呼高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是氮气,轮胎的材料也极为特殊,其橡胶结构的内部还掺杂着铝粉,因此轮胎看起来是银色的,铝粉能够增加轮胎的抗高温能力。正因为此,单个轮胎的价格高达2300美元。不仅价格贵,在很高的降落速度和较重的机身摧残下,这些轮胎的寿命只有20此起降,但实际上,起降3次后,轮胎的磨损程度就变得非常惊悚。要知道黑鸟的降落速度高达310千米每小时,比一般飞机要快上不少,轮胎的摩擦也更加剧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光是轮胎,黑鸟的起落架也很有意思,其主起落架是双轮结构,向前折叠。主起落架没有使用常见的双轮设计,而是单个支柱三个轮子。主起落架的支柱在机身和发动机短舱之间,向内折叠后收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米格25是苏联最快的截击机,速度可以超过3马赫,那么,黑鸟能飞多快呢?按照设计,黑鸟的最快速度应该是3.2马赫,已经非常快了。通常来说,飞机的设计性能一般要高于实际性能,而黑鸟是个例外,因为它更快。美国对外公布的最大速度达到3.5马赫,绝大多数导弹根本追不上它。如果飞行员足够胆大,那么它的速度还会继续提高,只不过有这么几个问题,一是激波,二是过热,三是高空空气太稀薄。激波这个好理解,飞机尖锐的机头会产生激波,随着速度的增加激波的角度会变窄,而当速度超过3.6马赫的时候,激波会作用在发动机进气口上严重干扰进气,原本设计精妙的进气系统会突然失效导致发动机熄火,这可是非常危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鸟既然设计是3.2马赫,意味着它的耐热结构是针对这个速度的,而且有一定的冗余。当速度超过3.5马赫的时候,飞机的大部分耐热结构已经接近崩溃边缘,尤其是座舱部分,极高的温度会使得座舱玻璃和框架结构变形,很容易发生结构性破坏导致飞机直接解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个问题也比较好理解,黑鸟作为大型飞机,发动机如狼似虎,在飞机速度超过3马赫的时候,冲压模式的J58每秒要吸入多达2800立方米的空气,如果贸然进入过高的空域,那么发动机的进气量很有可能会不足,发动机依旧有停车的风险。所以这也是那个时代各种双三飞机难以实现的一大原因,高速和高空都是屏障。一般情况下,黑鸟的最大飞行高度为2.6万米左右,飞行员在接到上级指令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升高并且将速度推向3.5马赫,高度也会达到2.8万米。综合来看,黑鸟确实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它的稳定3.3马赫对于米格25来说已经是危险边缘。在27000米的高空以超过3马赫的速度飞行,不是一般的导弹能够打下来的,而且攻击窗口转瞬即逝,米格25显然没有这个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