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城镇到农村、从职业人群到城乡居民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1年-1984年建立与发展阶段、1985年-2000年改革与探索阶段和2001年-2010年整合与完善阶段。

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养老保险从单方面的雇主负担逐渐变为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在全国重新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制度。在90年代初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获准对11个行业实行行业统筹,将在编职工养老保险纳入行业统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愿你不生无用之气,不炫无妄之富,不争无谓之礼,不谋过贪之念

至1993年年底,全国共有铁道部、交通部、邮电部、水利部、民航总局、煤炭部、有色金属产业总公司、电力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再保险集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11个行业16个部门的所属企业实行了基本养老保险行业统筹。1998年9月起,11个行业的基本养老保险行业统筹移交地方并实行省级管理。至2020年底,各省份实现了基金省级统收统支,2022年1月1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正式实施,资金在全国范围内互济余缺。

安徽省老科协召开2022至2023年度决策咨询工作会议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起步时,通常是以“上年社会平均工资”作为参保职工的缴费基数,随着制度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先后变化为“上年度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19年国家又调整为“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因此,尽管“个人账户明细表”相关项目名称还是“上年社会平均工资”,但具体数据是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规定的相应统计数据,这些数据在全省适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初,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养老金计发基数基本上都是一个基数。但是,2019年更改缴费基数口径后,对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不让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受到影响,养老金的计发基数采取了过渡性的办法,而是采用了单独的一个养老金的计发基数,养老金的计发基数则和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不相同,养老金计发基数基本上都是高于或等于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目前,除浙江、西藏、新疆、贵州等采用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养老金计发基数外,其他省份每年都会单独下发养老金计发基数。甘肃省也不例外2019年后每年都单独下发养老金计发基数,养老金计发基数都比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要高,保障了过渡期间退休人员养老金不降低。

下面我们看一下甘肃省1995年至2022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退休职工养老金计发基数,你会更明白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可以看到缴费基数和计发基数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甘肃省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养老金计发基数表来看, 1995年到2022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提高了5942.25元,增长了近14倍,养老金计发基数提高了6619.25元,增长了近16倍。退休职工养老金计发基数每年都在增长,所以,职工退休时养老金总比上一年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要高。

社保在线服务

微信搜索关注CTCE-66或“企业员工特别关注”社保服务平台,快速查询社保卡密码,查询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个人账户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