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4个新动态,中方将与俄罗斯和南非举行联合海军演习,多个“国之重器”首次亮相中国航展,中星19号卫星发射成功,多国专家点赞中国经验助推世界可持续发展当前国际局势并不安稳,但我国作为发展中的新兴力量,却一直在发挥着稳定作用,作为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参与者向世界展示中国态度。近日又有4件事与此相关。第一件事,据日前南非新闻门户网站援引南非国防军消息,中国、俄罗斯和南非计划于2023年2月在南非东部海岸举行联合海军演习,相关信息将会在12月举行最终计划会议后决定。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安全形势坚定的维护者,也非常愿意与其他国家一起参与基于维护和平目的的军事演习,近段时间以来国际局势动荡不安,我们也非常有必要确保自己的军事实力,与其他国家举办联合军演有助于解放军适应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战斗需求,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军事实力。

第二件事,11月8日至13日,第十四届中国航展将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行,据悉本届将有线上线下43个国家和地区的740多家企业参与,参展飞机超110架。而据我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大校6日介绍,本次航展将有我国的歼-20、运-20和空警-500、轰-6K、红-9B等50型武器装备集中参展,运油-20、歼-16、攻击-2无人机首次振翅中国航展,还有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共舞。除此之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将携200多项“高、精、尖”航天科技产品和项目集中亮相,1:1空间站组合体展示舱的展出更是重中之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本次航展是一次集中展示我国近年来新装备的机会,而展出内容也非常吸引人眼球,充分展示了我国的军事实力和创新实力。第三件事,北京时间11月5日19时5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星19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为跨太平洋重要航线、东太平洋海域及北美西海岸等覆盖区域通过通信服务。显而易见的是,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不仅为国内服务,同样有利于全球。中国卫星今年来发射频率越来越高,国外鼓吹“中国太空威胁论”的声音也越来越响,而这颗卫星就是我国关注国际合作、维护国际通信安全的重要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件事,6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部级高级别会议在武汉闭幕,多国专家对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经验予以肯定,称赞中国经验发挥的关键作用。巴西专家称中国经验为巴西某些地区的生态保护方法提供了借鉴;世界保护区委员会点赞了中方在应对气候及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与其他国家积极交流的做法;俄罗斯专家期待中俄能一起取得更大的成果;美国专家则表示中国在过去15到20年间,始终在环境有关的技术项目上处于科技创新前沿。近年来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对国际社会采取行动的要求也愈发迫切,尤其今年以来气候危机问题凸显,在环境保护上取得了显著成绩的中国就成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对象。如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七次会议(COP27)正在埃及召开,中国作为举足轻重的大国,也会担负起我们一直以来的责任,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为世界改善气候的努力贡献出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