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黑夜里,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响彻静夜,惊起了小区楼上的居民。

11月4日刚入夜,呼和浩特某封控小区一中年母亲坠楼,哭喊的是她29岁的女儿。

据媒体曝光,坠楼母亲在长期封控中焦虑症加重,而致发生不幸。女儿因楼道单元门被铁皮围挡封住,没有办法出楼察看母亲。邻居们帮忙报警,社区和派出所来人协调处理此事。但悲剧已酿,回天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生在疫情封控期间的这起不幸,不禁让人想起近期媒体曝光的另外两起突发事件:

兰州七里河小孩煤气中毒送医延误;保定男子为幼儿送奶粉持刀闯卡。

事情的具体原由不同,但都因封控而起。

他们都被困于一扇门,一堵围墙,或者一道关卡。

这位母亲,还被困在了自己的心里。

这起不幸,也让人想起两天前鄂尔多斯的一则通告:

“在鄂尔多斯,如您在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期间,遇到特殊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110,非紧急情况请拨打12345市长热线,心理危机请拨打96885热线。对隔离群众报警,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置,提供帮助、解决问题……”

同在内蒙古,如果呼和浩特也有这条通告,如果这位坠楼母亲在焦虑症发作之下,拨打110紧急求助,或拨打96885热线寻求心理救助,悲剧是否就不会发生?可是她什么都没有做。

她或许做过很多次求生的尝试,而最终崩溃在这天的黑夜里。在重度焦虑下,她完全放弃了任何向外界求助的可能,包括放弃了她的女儿。

即使有鄂尔多斯那样公之于众的救助机制,当她主动放弃了生的希望,又有谁能救到她呢?

2

呼和浩特因疫情封控已36天。

据今天当地对此事件的最新通报,轻生母亲所在楼栋单元有感染者,单元门前用三面铁皮组成围挡,只能从外面打开。这种防控做法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通报提到了她女儿在事发之前拨打120及向社区求助的细节,医院和社区存在工作不细致的情形。

事故的发生令人痛惜,当我们明白了导致事故的原因,更生出一种无力的悲伤。

超长封控,可能发生在一个单元,一栋楼,一个小区,一条街道,一座城,甚至一个地区。

我们所在的城市一旦发生疫情,包括我们自己可能都会成为被封控的对象。

对于这起悲剧事件不必过度渲染,但需要正视和反思它所发生的原因。

当那面围挡隔离了世界,她的希望通道或许也少了一条。

这起悲剧不是由封控直接造成,但一定与长时间封控有关。

从安全管理的底线思维来看,长时间的封控可能会造成如下极端事件:

焦虑症、抑郁症患者与社会外界脱离接触,病情加重,引发自杀或其他极端事件;

有基础病患者无法随时就医,延误医治,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突发病患或其它紧急情况下急需救助的群体,得不到及时救助,发生生命危险;

长期心理压力下人们情绪急躁、精神紧张,容易产生社区纠纷冲突,诱发社会不安定因素。

大家赞叹鄂尔多斯的责任担当,其实是内心希望,在这种特殊时期,在每个地区、每座城、每个社会,社会的每个单元,所有身陷封控、遇到困难的人,甚至包括自己,都能得到安全有力的庇护和温暖的人性关怀,而不是简单粗暴、生硬冷漠的一刀切做法。

封控,不等于民众得到了妥当的保护;封控,不等于政府提供了安全的庇护。

尤其是超长时间的封控、简单粗暴的封控,还有可能在疫情灾难之上,进一步加重灾难,引发次生灾难。

3

长时间一刀切封控,看似防住了病毒,却可能屏蔽了人性需求,漠视了生命呵护,带来更大风险。看似简单有效,实际是战术上勤奋、战略上懒惰,最终带来防控工作更大的被动。

长时间一刀切封控,是疫情防控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带来的生命代价,足以抵消抗疫一线人员的所有努力。

长时间一刀切封控,是对精准防控的违背,造成种种不良后果,如果任由发展累积,将可能造成各种社会问题,从根本上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背道而驰。

呼和浩特坠楼事件次日,也就是昨天,国家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指出:

“防控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严重违背了科学精准防控、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坚决果断、科学精准做好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有关部门将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整改不到位、不落实的,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值得注意的是,会上对河南郑州以随意静默封城代替管控的做法提出批评,要求坚决清理和制止各种形式的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行为。

会上还讲到新疆、内蒙古的防控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或许,比起其他疫情省市来,新疆、内蒙古最糟糕的阶段和局面已经过去。毕竟,在当前各地疫情多发的形势下,需要给大家一些希望。

希望,总是美好的。愿那些徘徊在长夜的人们,心存良善的希望,痛哭过后,总是要有黎明的期待,给内心一丝温暖的勇气,走出自己的暗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