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民最满意的就是心态好,身体好,住房好,还有一个好村支书。提起村支书,村村都健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面来聆听一下,山西一村支书凭什么思路,按月给老人发放养老金,并让村民不出村就能挣钱,还让村民住上别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李大爷回忆背景:

本村一位85岁高龄的李大爷说,他们村当时是塞北最贫苦的半山村,土地贫瘠,在2003年全村拥有800多人,党员11名,大学文化程度仅仅5人,这5人毕业后被分配到某县工作,还拥有1200多亩山地。

历史遗留问题多,村民意见大,村“两委”班子软弱,村级各项事业停滞不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深山能人出俊鸟:

郭奔驰(化名),在200年秋,退伍回村,脱下军装后,看到村里穷面貌,在村党支部和村民代表大会上表态说,“村里没有好领导就没有好的发展”。

与会人员一致赞同他的话题,随后得到镇党委的肯定,经过慎重考虑被任命为该村党支部书记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厉风行的他,说干就干。他带上笔和本走进村民家里,一一了解民情,民意最大的问题就是村民没钱挣,没有盖上新式房屋,和养老问题。

怎么办?村“两委”多次召集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一致同意慎重决定,想办法发展村内企业,增加村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为父老乡亲谋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支书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工农关系,与当地煤矿协商,争取服务项目,将煤矿每天出煤8万吨,煤矸石3万吨,由村里排放冶理,将石头排到山里,上面盖上10厘米厚的沃土,造田,第三年内,造出了5000亩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平整土地后,雷厉风行的他与村委主任,多次到县工商联说明来意争取企业入住该村,承诺,“村两委一定会全力支持,以妈妈式的服务为企业提供发展环境”。

尔后,工商联召集了有实力,守信用,守法纪的信用企业家们共商发展大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村企共话后,有12家企业经过考察地形和环境后,入住该村,第一家企业是运输公司,成立后他让村民入股,总投资600万元,村民认购49%的股份。

在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合作愉快的前提下,使入股的村民每年能有100%的回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滚动发展:

有了这个企业后,郭支书又与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共同拿出了可行发展方案,利用煤矿的煤矸石办起了砖厂,水泥厂等多家村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13年,他放弃了“小富即安”的保守,又投资3亿元,与县,市畜牧局联系,在专家的推荐下,建立了名优特新的奶牛养殖园区,牛粪用作施肥,更用在养蘑菇,养红薯苗等农业上。

牛奶通过园区销售和送货上门等服务,让村民不出村就能挣钱,重要的是挣钱有保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远大理想的郭支书,与外地花卉市场老板协商合作,开发了蝴蝶兰项目的基地。据85岁老人说,这个市场每天人车很多,村民在这里上班的人也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满足的他,又投巨资建起了混凝土搅拌站,还有服务煤矿职工的公寓和材料设备厂。

据他说,在2005年,全村年产值在5亿元。村里可支配资金在5000万元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为民谋幸福:

村里有了积累,盖了村党群服务中心,学校,卫生保健室,剧场,还盖起了别墅楼,让全体村民住进了新房,告别了土坯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里出钱并给60岁以上老人按月发放100元,70岁以上老人发200元,80岁以上老人,每人3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后记:

村里有了好的领导人就能发展,村支书有了好的思路,就能壮大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欢迎网友留言,交流治村经验,共话美好未来。

#故事#

#农村#

#好人#

#养老#

#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