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中旬的一天,周恩来来到毛主席办公室,将手里捏着的一份报告放在了毛主席的桌子上说:“主席,这是关于赵洪文国的情况报告,该如何处理,您还是拿个主意吧,这些年她跟着蒋介石做了很多错事,但在抗战中,她还是有功于国家的,而且她都快七十岁了,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对她宽大处理,不要杀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拿过那份报告看了良久,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要枪决,但他随后的一句话却改变了赵洪文国家人的命运,也让他们对毛主席感恩戴德。

那么这个赵洪文国究竟是谁呢?她为何能让周总理都为其求情呢?而又是因为什么让毛主席下决心要枪毙她呢?

赵洪文国本叫洪文国,因婆家姓赵,这才有了赵洪文国的称呼,她1880年出生在辽宁省丹东市的一个贫困家庭中,十岁时就嫁到了赵家,赵家原本是一个破落户,赵洪文国嫁过来后,与丈夫齐心协力,日子也慢慢地变好。

有钱之后,赵洪文国对左邻右舍毫不吝啬,经常救济贫苦百姓,乐于帮助他人,渐渐地在当地声名鹊起,颇有影响力,只要是她认为不对的事,总会第一个站出来为大家讨要公道。

日本侵占朝鲜后,又意图染指我国东北,经常骚扰当地老百姓,赵洪文国十多岁的时候经历过日俄在我国东北的战争,对此记忆深刻,如今她有了实力,自然是一个站了出来,她发动村民组织联防,修建碉堡,还自己出钱购买枪支,又把儿子赵侗送到牡丹江警察署当警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被日本人占领,邓铁梅成立了“东北民众自卫军”,赵侗也加入其中,赵洪文国就组织了村民去支持民众自卫军,积极参加抗日活动。

当时,东北到处都是抗日游击队,只要有人带头就能拉出一票人马,赵洪文国组织村民参加抗日活动,还率领次子赵忠,女儿赵理勇和部分青壮组建了抗日游击队,将自己的家产全都拿出来作为活动经费。

她号召本村乡亲跟她一起抗日救国,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拿着大刀长矛土枪偷袭敌人哨所,抢劫物资,看到零星的鬼子就冲上去砍杀,缴获的东西全都武装了队伍。

当时赵洪文国已经过了五十岁,她不辞辛劳,不惧艰险,连续数年为保卫国家而战,在组建游击队之前,她也就能杀个鸡,然而短短数年,她就成了当地有名的双枪老太,一手双枪出神入化,百发百中,手上更是杀了不知多少鬼子。

游击队员们大多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赵洪文国将队员们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一般,对他们关怀备至,她的家就是游击队的据点,平时一起生活一起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洪文国后来说:“我本来是个没有知识的老太,没有多大的能力,不过是我在游击队里以我的热忱去感化我的兄弟们、同志们,我跟他们一样的生活,一样的工作,帮助他们,爱护他们,所以,他们就跟我打成一片了,这样真诚的互相对待,哪怕后来苦难艰苦的日子,他们都没有丝毫怨言,也没有丝毫变乱,反而工作得很起劲。”

由于和赵侗的关系,赵洪文国的家引起了鬼子的怀疑,一天深夜,三百多名日本鬼子将赵洪文国的家团团围住,抓走了她的全家。

鬼子审问她时,已年过半百的赵洪文国大声斥骂:“你们日本人到我们中国来,把一切东西都抢去了,还要说中国人不对,还说什么义勇军是土匪,要是义勇军真的像你们说的那样,为什么他们不到你们日本去抢劫呢?”

日本人见赵洪文国负隅顽抗,对她严刑拷打,可她愣是咬紧牙关一个字也不肯透露,无奈之下, 他们只能将赵洪文国关押在一个碉堡内,由于拷问不出东西,再加上没有掌握什么证据,没办法处理,只能暂时关押,三个多月后,赵洪文国利用日本人岗哨松懈的机会,顺利逃离了监牢来到了北平。

到达北平后,原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海军东北舰队司令沈鸿烈听说她的事迹后,对她的爱国情怀非常钦佩,送了她两千大洋作为生活费,劝她不要再去前线了,就在北平安度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鸿烈

至此,赵洪文国就在北京居住了下来,然而没过多久,就传来了日本人即将进攻北平的消息,赵洪文国非常气愤,她决心要为保卫北平出力。

她利用自己的名气组织了一批青年人、大学生,用沈鸿烈给她的两千元购买枪支弹药,重新组织建立抗日游击队。

就在日本人即将进攻北平时,她的长子赵侗也来到了北平,这时,赵洪文国购买的枪支已经到货,但需要她们亲自运送,青年人自告奋勇要负责这项任务,但被赵洪文国拒绝了:“我就是个老妇人,他们就算把我抓住枪毙了,也没有关系,你们还要活着继续打鬼子!”

她亲自负责运输这些枪支弹药,不让任何人帮忙,好在此行顺利,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

赵洪文国组织了五十人,正准备起事,武器还没有发到每个人手里,就因为汉奸告密,突然遭到了两百多名敌人的包围,枪支弹药全都被抢走,还牺牲了两名队员。

赵洪文国得知消息后没有气馁,重新开始找熟人借钱买武器,这次募捐借到的钱更多了,她购买的枪支弹药也很多,还发动了很多青年学生参加游击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人占领北平后,赵洪文国要护送参加游击队的青年人出城,她雇用了两个和她年龄差不多大的老太婆,嘱咐她们一次带几名青年出城,要是碰到盘问,就说这些是自己的侄儿等等。

她们不光要护送青年出城,还要把枪支弹药带出城去,她就和其他两个老太太把枪支藏在被子里面,每次出城带一些出去,每次都是如此。

有一次,她们三个老太太一起出发,赵洪文国提了一手提箱的子弹,当一个警察来到身边时,三个老太太齐齐坐在她们的东西上,警察询问她们:“你们要到哪里去?”

“不知道,逃难呀,哪里没战争就逃到哪里去。”

“这话恐怕靠不住吧?”

“我们三个老婆子能做什么?你要是要东西,就把箱子里的破被褥拿去吧!”

那警察看她说的不像假话,就挥挥手让她们离开了,三人这才逃过一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击队刚成立后不久,就来了两百多名鬼子包围了她们,赵洪文国带着队员奋起反抗,击毙了十多名日军,因为害怕报复,她只能带着队员逃进了深山中。

半个多月后,赵洪文国得到情报,德胜门外第二监狱第二天要枪杀一批人,她立即组织开会决定救人,当天晚上,她带着一部分队员伪装成伪军,趁着天黑摸到了监狱门口,骗开门后,她双枪齐发撂倒数个敌人,对立面的“囚犯”大吼道:“我们是游击队,是专门来救你们出狱的!”

几百名“囚犯”和游击队员一起砸开牢门,打死了看守的日本兵,夺下武器逃走了,当晚,赵侗对几百名被救出来的人说:“我们是抗日游击队,你们愿意留下的就留下来,不愿意的就回家去吧。”出乎他意料的是,几百人全都留了下来。

赵洪文国带领的队伍一下子发展到近千人,赵侗将游击队定名为“国民抗日军”,由他担任司令,随后他带着部队来到山东东部山区,赵洪文国则是到了武汉为游击队筹集经费。

南京沦陷后,国民党中央党政机关都临时搬到了武汉,赵洪文国到这里后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欢迎,郭沫若还安排日本女作家绿川英子和赵洪文国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绿川英子

赵洪文国对绿川英子说:“过去,我胆子很小,连杀鸡都不敢看,可现在,我能带兵,还能打仗……中国和日本是邻居,邻居必须要讲礼仪、讲道理,不应该欺负别人,你应该好好对日本人说,这样欺负中国是不对的……孩子,你要记住,中国人是杀不绝、压不垮的,我们虽然没有飞机大炮,可我们有菜刀、有镰刀、有千千万万不怕掉脑袋的中国人!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早晚能把日本人赶出中国去!”

绿川英子将赵洪文国的这些话都写进了自己的文章中,最后还在结尾赞扬她:“她是一代觉醒的妇女代表,中国正因为有无数个这样的母亲,所以才永远不会亡!”

1938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对赵洪文国的采访,她说:“这两天我很难过,因为精神上不痛快,昨天我在轮渡上碰见一位妇道,说是要逃到湖南或贵州去,我想这多差劲,现在有钱可以逃,将来钱花光了怎么逃?现在国家已经到这个地步了,还有不少人在打牌、睡懒觉,我看了真的很着急。从前线来的人告诉我,这次马当打的时候,这边守的是东北人,那边打的也是东北人,你说这听了多泄劲!所以我希望武汉人民能准备组织起来,别等到敌人来了被人抽着去打咱自己人,我们这边多一个游击队,就可以多打死一个敌人。有人说,游击队没有用,这我可不同意,要是没有游击队在后方牵制敌人,敌人早就打过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一段时间,赵洪文国经常现身更演讲场合,呼吁大家全民抗战,早日把日本人赶出去,她从东北到西南,在中华大地不断奔波,先后去成都、江津、合江等数十个县市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和尊敬,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英雄,蒋介石也多次接见她,亲切地称她是“游击队之母”。

不久,她的长子来重庆,受到了蒋介石的接见,随后返回了前线,1940年春,赵侗阵亡的消息传来,赵洪文国的声望更上一层楼,她将自己的女儿赵理勇又送上了前线,她本人也来到了“十万青年从军”支援参军办事处,继续宣传和组织工作,此时,重庆各大报刊不断报道她的事迹,这让“游击队之母”的名号响彻大西南。

对于赵侗的死,其中另有隐情,1939年,赵侗主动到重庆投靠蒋介石,蒋介石大喜过望,他希望利用赵侗和其母亲的声望来打击八路军,就委任他为“国民抗日军”总司令,还派他去华北和八路军争夺地盘,破坏我党建立的敌后根据地。

赵侗自从投靠蒋介石后,靠着蒋介石给他的新式武器,信心逐渐大增,想着要和120师扳扳手腕,可是贺龙却不是好惹的,他命令部队迂回出击,一举将赵侗所部消灭,这也是当初重庆所传的“赵侗在前线阵亡”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聂荣臻提起这件事还对贺龙说道:“你们做了一件好事,不然的话,任由赵侗发展起来,还会出现许多麻烦。”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迫不及待地想要发动内战,他利用赵侗之死的真相,挑起赵洪文国对我党的敌对不满,还把她派回华北,委任她为“晋察冀剿匪司令”。

赵洪文国到山西后,招兵买马,收编了很多国民党的溃兵以及敌伪军,再拉上了自己的一些亲朋党羽,组建了三个团,在晋察冀边界不断挑起摩擦。

然而还没等她反应过来,蒋介石已经是兵败如山倒,赵洪文国也没了立锥之地,只能东躲西藏,山西解放时,她跟着阎锡山仓皇逃窜。

当时,第二野战军曾特意派出工作人员对她劝降,让她珍惜自己的荣誉弃暗投明,及时回到人民群众的队伍当中,可是赵洪文国听惯了“忠君”的戏文,再加上长子的死,拒绝了招安:“你们休要在此挑灯拨火,诱惑忠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秋,赵洪文国跟着十六兵团残部来到了四川什邡,有一天,兵团司令董宋珩去见赵洪文国,希望她能跟自己一起起义,话还没说完,就被赵洪文国训斥了一番:“委员长以国士待我等,我等该以国士报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49年冬,重庆解放前夕,蒋介石飞临重庆,赵洪文国得知后,立即带着次子赵忠,女婿李元超等去见蒋介石,蒋介石对她的“忠心”很是赞赏,当场任命她为“西南游击军第二路绥靖司令”,还发给她大批武器。

赵洪文国得到任命后,连夜赶到广汉,此时贺龙已经率领部队进入四川,解放了绵阳,堵住了她的去路,赵洪文国只好赶往什邡,董宋珩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出警戒部队,通知赵部远道而过,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12月下旬,十六兵团在什邡宣布起义,赵洪文国统辖的第三团也跟着在绵竹宣布起义。原西南军区副参谋长李夫克曾亲自到赵洪文国的“司令部”,劝她弃暗投明,告知她这样既可以保持抗日英雄的荣誉,还能为人民再立新功,但赵洪文国不听劝阻,继续与人民为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洪文国身边的第一团由儿子赵忠、女儿赵理勇、女婿李元超等掌握,他的孙子、孙女、亲朋等全都在第一团,可谓是她的“死忠”,他们盘踞在什邡县三河乡红白场一带,占山为王,叫嚣着要“反攻”,不断派人接触已经起义的部队,策反起义部队302师叛变,在当地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

当地驻扎的解放军得到情报后,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立即电令十八兵团派出部队前往什邡县平乱,历时二十多天,终于将叛军全部歼灭,活捉匪首26人,赵洪文国躲藏在什邡县高桥镇河边农民余华富家,被我军活捉。

赵洪文国在被关押期间,毫无认错表现,态度顽固、拒不认罪,很多人在得知赵洪文国被捕的消息后,都希望能对她宽大处理,按照她在解放前后的经历来说,理应判处死刑,但当地政府考虑到她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与声望,一时不知该如何审判,只能将这件事形成报告汇报给了周恩来。

周恩来看完报告后也有些拿不定主意,这才找到了毛主席,考虑到她的过往,委婉地提出是否能宽大处理,但毛主席思考后却说道:“不行,一定要枪决,至于他的家属,全都无条件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他又略带感慨地说:“她在抗日战争时期确实做了很多工作,是有积极作用的,但这不能掩盖她所犯下的罪行,鉴于她的态度,理应枪决,至于她的亲属,还是妥善安置吧!”

就这样,对于赵洪文国的处理,毛主席一言而定,1950年7月16日,赵洪文国被押回什邡县处决,至于他的子女及其后代则全部无条件释放。

对于赵洪文国的处理,当时很多人都不建议杀,就连周总理也希望能宽大处理,毕竟她在抗战时期的名声太大了,如果枪决,可能会刺激到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但毛主席之所以是一代伟人,就是因为他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他明白,如果不处决赵洪文国,以她的认罪态度,不但不会心生感激,反而会遗留更大的后患,为了不给之后的剿匪工作留下隐患,毛主席还是决定枪毙赵洪文国,但对于赵洪文国的子女及其后代,却下令无条件释放,还要求要妥善安置他们,由此可见,毛主席的高瞻远瞩确实是常人所不能及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洪文国的一生是个悲剧,作为一个女人,年过半百拿起枪保卫国家,但却走上了一条歧途,成为了蒋介石的牺牲品,自绝于人民、自绝于国家,最终沦落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