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国际油价在经历了上周的“五连涨”后又迎来下调。截至第一财经记者发稿,布伦特油价为94.28美元/桶,较上周末(10月9日)的97.92美元/桶下跌3.86%;纽约油价为89.67美元/桶,较本周一(10月10日)的90.82美元/桶下跌1.2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际油价震荡的背后,是供给端欧佩克减产相关决议和需求端相对疲软两大因素博弈的结果。

回顾上周,国际油价大幅“升温”主要是受到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超预期减产决议的影响。10月5日,“欧佩克+”在月度例行会议上宣布下调配额200万桶/日。从供给端来看,该减产幅度是2020年疫情发生后产油国同意大幅减产以来最大的减产幅度,减产规模相当于全球石油出口总量的2%。

虽然欧佩克实际的减产量约85万桶/日,但是国际油价仍然在该减产决议的刺激下短期拉升上调,油价的震荡区间由国庆假期前的80美元/桶至90美元/桶,升至90美元/桶至100美元/桶。国际油价由此走上了持续五天的上扬行情。其中,纽约油价累计上涨16.54%,布伦特油价累计上涨11.32%,两者均创下了七个月来的最大单周涨幅。

针对欧佩克减产对于国际油价的短期提振效果,中信期货首席能源分析师桂晨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短期欧佩克减产或影响有限,但是鉴于目前欧佩克可能随时召开产量会议的政策以及明年尚未明朗的产量配额,导致对未来油价的不确定性增加,后期仍然需要保持对欧佩克产量配额及实际供应的密切关注。”

在经历了上周持续五天的“反弹”后,本周起国际油价又出现下滑趋势。业内人士认为,最新国际油价的下调或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称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下称IMF)下调全球增长预期及宏观需求承压有关。

消息面上,10月11日,IMF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并预测称,2022年和2023年全球经济将同比增加3.2%和2.7%。值得注意的是,该最新的预测值较4月份的预期值分别下调了0.4%和0.9%,较1月份的预期值分别下调了1.2%和1.1%。

“主要产油国欧佩克和俄罗斯减产提供的供应支撑和全球经济走弱带来的需求压力,或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影响原油价格的主要矛盾之一。”桂晨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IMF警告全球经济最糟糕时候尚未来临,这意味着油品需求压力或仍将继续增大。

从需求端来看,海外主要经济体经济的放缓以及紧缩的货币政策对于油品的需求形成了较大的抑制作用。

今年三季度,美国和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本世纪最低水平,连续三个月综合PMI降至荣枯线以下。8月份,美国和欧元区的通胀增幅维持在8.3%和9.1%的水平,美联储和欧央行分别加息75个基点。

中信建投期货在今天发布的研报中分析称,原油市场从国庆期间供应端减产的“利好”中迅速切换到需求端的“利空”上,但是此次国际油价的调整将会非常的克制。产油国从言论到实际行动,未来仍可能随时改变产量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欧佩克产量政策及宏观层面需求因素的博弈外,美国“放储”措施也将在一定程度扰动后续的国际油价的走势。

美国能源部副部长David Turk于昨天公开表示,美国可以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内根据需要动用紧急石油储备来对抗高油价。“我们仍有一些额外的能力,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内根据需要使用战略石油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