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5岁开始钓鱼,是个钓鱼爱好者。来广州5年了,一直没有痛快地钓过鱼,因为钓点太难找了。上周,我意外发现了一个水清鱼多的野塘,半天钓了4斤多。十一有地方钓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从小喜欢钓鱼,跟爷爷有关。

爷爷也是钓鱼爱好者,每隔两三天,就要扛上鱼竿,蹲守在池塘边。

他用的鱼竿,都是自己制作的。

从竹林里挑出三年以上的小毛竹,弯曲的地方用煤油灯烤得出汗,掰直,再用冷水淬火,竹竿就直了。

他用的鱼饵主要是蚯蚓,拿起一把钉耙,到菜地或者水沟旁一挖,蚯蚓便满地乱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次爷爷钓鱼回来,离门口还有几十米远,我就飞奔迎上去,一把抢过他手中的鱼篓。

如果鱼篓里有一斤以上的大鱼,我就会欢呼雀跃,有鱼吃啦,爷爷钓大鱼啦。

这时,奶奶就会从屋里探出头来,瞪爷爷一眼,有些生气地说,正事不干,天天就知道钓鱼!

然后,她乐呵呵地接过鱼篓,清理鱼去了。

不一会儿,炊烟从烟囱里袅袅升起,像盘龙一样在空中升腾弥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一股鱼香扑鼻而来,奶奶在煎鱼和炖鱼汤了。

很快,丰盛的全鱼宴就端上了桌,有辣椒煎鱼,还有酸菜鱼头汤。

早就拿着碗筷等着的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块的鱼肉塞进嘴里。

鱼刺不怕,我4岁开始就学会了挑鱼刺的技能。

5岁开始,我就成了爷爷钓鱼时的跟屁虫,而且很快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上饵、抛竿、提竿、取钩等一系列动作。

从此,我和爷爷就成了钓友,池塘边经常可以看到我们爷孙俩蹲守的情景。

爷爷活到老,钓到老,在他90岁去世那年还经常钓鱼。

爷爷去世后,他用过的鱼竿留给了我,这些鱼竿我用了好多年,一直舍不得扔,保存至今。

后来,我考上大学,参加工作,在很多城市待过,但对钓鱼的爱好从未放弃过。

每到一个城市,我都会四处寻找各种河塘沟渠,抛投几竿,过过钓鱼的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这些水域的鱼大都不能吃,也不敢吃。

5年前,我来到广州工作,没有合适的钓点,钓的鱼不能吃,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上周末,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池塘,它不大,水也不深,但很清,鱼也很多,站在岸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我立即下竿,立马中鱼,不时还双飞,有一次双钩还同时钓了三条鱼,钓的鱼都是罗非,大的有半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半天时间,钓了一大袋,回家用弹簧秤一称,竟有4斤2两。

由于池塘的水质很干净,当晚,我便煮了5条大点的罗非鱼,吃起来很香,还有一股淡淡的甜味。

以后,终于有地方钓鱼了。

明天就是十一,我准备大钓一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天天疲于奔命的年纪,在到处是水泥森林的城市,还能有这样一处宁静的池塘可以垂钓,还能有这样一个爱好可以愉悦身心,便觉是人生之大幸也!